产品描述
6ES7516-3UN00-0AB0
SIMATIC ET 200S–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功能设备:
可通过多导线连接进行独立的模块化配置
因具有广泛的模块而功能多样:电机起动器、变频器、安全技术、分布式智能以及 IO-Link 模块
可在危险区域 (Zone 2) 中使用
作为带有集成 DI/DO的可扩展模块I/O:SIMATIC ET 200S COMPACT。
SIMATIC ET 200M – 多通道 S7-300:
使用标准 SIMATIC S7-300模块的模块化设计;也可进行冗余设计
故障安全 I/O 模块
在不过 Zone 2 的危险区中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不过 Zone 1。
可进行冗余配置、热插拔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配置更改,因此可获得很高的工厂可用性。
诊断和警报功能等方面都存 在着差别。
在这里提到的所有模块范围中, SIPLUS 组件可用于扩展的温度范围 -25…+60°C 和 有害的空气/冷凝。
诊断、中断 许多模块还会监控信号采集(诊断)和从过程(过程中断)中传回的信号。
这样便可对过程 中出现的错误(例如断线或短路)以及任何过程(例如数字输入时的上升边或下降边)立刻 做出反应。
使用 STEP 7,即可轻松对控制器的响应进行编程。
IM151‑3 PN 接口模块提供下列功能:
连接 ET 200S 与 PROFINET IO。
可以为装配的电子模块和电机启动器准备数据。
可以为背板总线供电。
传送并备份 SIMATIC MMC 卡上的设备名称
更新固件
- 通过 SIMATIC MMC 卡
- 通过 PROFINET IO
IM151‑3 PN 的额定电源电压对导轨(保护导体)的参考电位 M 是通过 RC 组合进行连接的,因此可进行不接地组态。
中断
- 诊断中断
- 过程中断
- 插入/移除模块中断
- 维护中断
其地址空间较大可存储 256 个字节的 I/O 数据。
使用 IM151‑3 PN 较多可扩展 63 个 I/O 模块。
背板总线的较大长度为 2 m。
在一个字节内对模块进行编组(打包)。
IO 模块的记录
选件处理
通过 PROFINET IO 操作的属性
集成了一个 2 端交换机
所支持的以太网服务: ping、arp、网络诊断 (SNMP)/MIB-2,LLDP
端口诊断
端口禁用
等时实时通信
较短更新时间 250 μs
**化启动
*可移动介质/编程设备即可完成设备更换
共享设备
介质冗余
等时实时通信
在 PROFINET 设备间 IRT 数据的周期数据交换是一个同步的传输过程。 发送时钟内的预留带宽可供 IRT IO 数据使用。 预留带宽可确保以预留的等时间隔传输 IRT 数据,同时保持不受其它更高网络负载(例如 TCP/IP 通信或附加的实时通信)的影响。
IRT 选项“高灵活性”
在对系统进行规划和扩展方面具有较大灵活性。 *进行拓扑组态。
IRT 选项“高性能”
需要进行拓扑组态。
提示 IO 控制器在使用“高性能”IRT 选项的 IRT 通信中作为同步主站 如果组态使用“高性能”IRT 选项的 IRT 通信,我们还建议将 IO 控制器用作同步主站。 否则,组态了 IRT 和 RT 的 IO 设备在同步主站发生故障时可能发生故障。 |
提示 较高 EZ3 和 IRT 选项“高性能”的模块量结构 使用 IRT 选项“高性能”时,较大地址空间是 146 个字节 I/O 数据。使用产品版本为 EZ1、EZ2 或 EZ3 的模块时,应将量结构限制为 146 个字节 I/O 数据。否则,通信可能中断。 |
**化启动
PROFINET 的**启动功能可以加快支持 RT 和 IRT 通信的 PROFINET IO 系统中 IO 设备的启动速度。
该功能可缩短相应组态的 IO 设备所要求的时间,以便在下列情况中返回到周期用户数据交换:
在电源恢复接通后
在站重新在线后
在 IO 设备已经激活后
提示 按**级启动时,不能使用 MMC 卡更新固件。 可以通过 LAN 网络执行固件更新。 |
提示 加速时间取决于模块的数量和类型。 |
使用固定连接设置进行电缆连接
如果在 STEP 7 中设置端口的固定连接设置,则还必须禁用“Autonegotiation/Autocrossover”(自动协商/自动交叉)。
*可移动介质/编程设备即可完成设备更换
可简单地更换具有此功能的 IO 设备:
不需要存储有设备名称的可移动介质(如 MMC 卡)。
不必使用编程设备分配设备名称。
现在是通过 IO 控制器为 IO 设备分配设备名称,而不是从可移动介质或编程设备为其分配设备名称。 IO 控制器使用源自 IO 设备的已组态拓扑和相互关系。 组态的设定值拓扑必须符合实际拓扑。
在再次使用已经用过的 IO 设备之前,我们建议您将它们复位为其默认设置
编号 | 操作模式的转换 | 影响 | |
---|---|---|---|
① | POWER ON → STARTUP | 接通电源后,发生以下情况时,CPU 将切换为“STARTUP”模式: 硬件配置与程序块一致。 设置启动类型“暖启动 - RUN”(Warm restart - RUN)。 或 设置启动类型“断电前的暖启动模式”(Warm restart mode before POWER OFF),且 CPU 在断电之前处于 RUN 模式。 | CPU 将清空非保持性存储器中的内容,并将非保持性 DB 中的内容复位为装载存储器的起始值。同时保留保持性存储器和保持性 DB 中的内容。 将保留诊断缓冲区中较新的 500 个条目。 |
② | POWER ON → STOP | 接通电源后,发生以下情况时,CPU 将转入“STOP”模式: 硬件配置与程序块不一致。 或 启动类型“不重启”(No restart)。 设置启动类型“断电前的暖启动模式”(Warm restart mode before POWER OFF),且 CPU 在断电之前处于 STOP 模式。 | CPU 将清空非保持性存储器中的内容,并将非保持性 DB 中的内容复位为装载存储器的起始值。同时保留保持性存储器和保持性 DB 中的内容。 将保留诊断缓冲区中较新的 500 个条目。 |
③ | STOP → STARTUP | 在以下情况下,CPU 将切换为“STARTUP”模式: 硬件配置与程序块一致。 通过编程设备或显示屏将 CPU 设置为“RUN” 模式,且模式选择开关处于 RUN 位置处。 或 将模式选择器从 STOP 设为 RUN 或按操作模式按钮 RUN 。1) | CPU 将清空非保持性存储器中的内容,并将非保持性 DB 中的内容复位为装载存储器的起始值。同时保留保持性存储器和保持性 DB 中的内容。 将保留诊断缓冲区中较新的 500 个条目。 |
④ | STARTUP → STOP | 在下列情况下,CPU 将从“STARTUP”模式返回“STOP”模式: CPU 在启动过程中检测到错误。 通过编程设备、显示屏或模式选择开关/键,将 CPU 设置为“STOP”模式。1) CPU 在启动 OB 中执行 STOP 命令。 | 操作模式的转换对数据无影响。 |
⑤ | STARTUP → RUN | 在下列情况下,CPU 将从“STARTUP”模式进入“RUN”模式: CPU 已对 PLC 变量进行了初始化。 CPU 已成功启动块。 | |
⑥ | RUN → STOP | 在下列情况下,CPU 将从“RUN”模式返回“STOP”模式: CPU 检测到防止进一步工作的错误。 CPU 在用户程序中执行 STOP 命令。 通过编程设备、显示屏或模式选择开关/键,将 CPU 设置为“STOP”模式。1) |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