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5SL4414-7CC
车镗专机的控制要求
1)本系统有七台电机:油泵电机、右主轴电机、右快速电机、右工速电机、左主轴电机、左快速电机、左工速电机。
2)工作台有两个工位,由液压系统实现两工位的转换和加工工件的夹紧与松开。
3)有自动和点动两种工作方式,其中自动工作方式又有三种形式:全自动循环、Ⅰ工位循环、Ⅱ工位循环工作。全自动循环过程是从Ⅰ工位→Ⅱ工位→Ⅰ工位,Ⅰ工位循环、Ⅱ工位循环工作是指工件只在Ⅰ工位或Ⅱ工位时的加工循环。
4)手动工作方式包括左、右主轴的点动对,左、右动力头的进与快退点动,手动松开工件、手动移位等。
5)左、右床身导轨应具有自动润滑功能(YV7、YV8)。
6)左、右快速电动机均采用电磁铁抱闸制动(YB1、YB2)。
7)油泵起动后,液压系统要有一定的压力缓冲,才允许开始工作,工作结束要卸荷。
8)具有电源、油泵工作、原位、工作指令等信号的指示。
9)具有照明和必要的联锁环节和保护环节。
说明:以上仅列一些基本要求,同学在设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或改进,以达到较佳效果。
三、实践任务与要求:
1)根据设备工艺要求,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正确选用PLC;
3)PLC I/O点分配,并绘制I/O接线图以及其它外部硬件图;
4)绘制系统功能表图;
5)设计梯形图并模拟调试;
1) 正确计算选择电器元件,列出电器元件一览表;
7)绘制电气接线图,接线并调试;
8)整理技术资料,编写使用说明书。
机电设备安装并不能以施工结束作为标准,设备的调试、测试以及试运行、验收等,都属于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流程。尤其是在工程中经常会应用到许多中小型机电设备,尽管体积较小、安装调试相对简单,但所涉及的配套组件和对应标准会更多;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则更多地牵涉到人、机、料、能等单项管理的协调管理,这些都为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本文即就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中的常见技术问题作一些总结与归纳,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领域机电设备安装问题的解决。
1、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伴随着生产设备标准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艺也日趋复杂,专业分工细化,设备安装专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倾斜,这就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工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阻碍。这就要求机电设备安装进度计划必须周密考虑好各项工序的时间预测,兼顾工程投产与技术调试的需要。通常来说,常见机电安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螺栓联接问题。螺栓联接是机电安装中较基本的装配,但操作不当如联接过紧时,螺栓就可能由于电磁力和机械力的长期作用,出现金属疲劳,以至于诱发剪切、螺牙滑丝等部件装配松动的现象,埋下事故隐患。尤其是用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联接,更应当把握好螺栓、螺母间机械效应与电热效应的处理,要压实压紧,避免因压接不紧造成接触电阻增大,由此引发发热——接触面氧化——电阻增大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导致联接处过热、烧熔,出现接地短路、断开事故。
2)振动问题。振动问题原因通常包含3方面:①泵,主要是由于轴承间隙大,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或转子和定子磨擦过强烈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②电机,其成因包括轴承间隙大,转子不平衡或与定子间的气隙不均匀。③安装操作,工艺操作参数如偏离额定参数过多,较易造成泵运行稳定性失衡,如出口阀流量控制不稳定导致的震动等,这就要求设备安装工艺应尽可能地接近于额定参数来操作。
3)**电流问题。出现此种情况,可能存在三种原因:泵轴承损坏,设备内部有异物;电机过载电流整定偏低,线路电阻偏高等;工艺操作所用介质由于密度大或粘度高**出泵的设计能力。
4)电气设备问题。①隔离开关安装操作不当导致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足,致使接触面出现电热氧化、电阻增大的情况,最后触头烧蚀酿成事故。②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民,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③调压装置装配存在误差或装配时落入杂物卡住机构,如不及时加以处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④主变压器绝缘损坏或被击穿。主变吊芯与高压管安装时落入螺帽等杂物、密封装置安装有误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主变绝缘强度的变化,较可能致使局部绝缘遭损毁或击穿,酿成恶性事故。⑤电流互感器因安装检修不慎,使一次绕组开路,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