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模块6ES7222-1BF22-0XA8全年质保
  • 西门子模块6ES7222-1BF22-0XA8全年质保
  • 西门子模块6ES7222-1BF22-0XA8全年质保
  • 西门子模块6ES7222-1BF22-0XA8全年质保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

西门子模块6ES7222-1BF22-0XA8全年质保


1.概述

在塑料挤出中,熔融物料温度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了挤出制品的质量,例如制品表面的残余应力、收缩率及制品质量的稳定性。现有一台双螺杆挤出机,由于较早购置,挤出机的温控系统采用温控仪表。其加热方式为加热瓦分区加热。根据工艺要求,各区设定不同加热温度,采用温控仪表加固态继电器的温控方式。由于温控电路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此外,温控表为断续控温方式,因此各加热区温度波动较大,塑料制品的加工质量难以稳定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以PLC为控制的多回路不等温塑料挤出机温度控制系统。经试验,该系统控温精度高,硬件简单,塑料制品加工质量稳定。

设备概况如下:

双螺杆挤出机,D=120mm,L/D=25,大产量450Kg/h,11个加热段,固体输送段3个,熔融段4个,熔体输送段3个,机头1个。采用水冷方式冷却。

2.系统硬件配置

本系统采用南大傲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的NA200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控制和温控仪表,来实现温度的采集与自动调节。系统要求实现11路温度控制,每一回路均为设定固定值控制。根据实际要求选用相应的功能模块

其中CPU模块选用CPU201-4002+AIM201-0404+AIM201-0201+A0M201-0402,集成有24个数字输入端、16个数字输出端、12个模拟输入端、12个模拟输出端,用模量模块控制调控模块实现不间断输出,好的控制温度。现在用plc做的塑料机械用PID调控模块,很大的占用plc内存,不能时时的反应与控制温度,南大傲拓公司采用时时采制温度方法,能好的控制各温区温度。

温度传感器选用K型热电偶,其测温围适中,线性度较好。

上位机用10.4寸工业触摸屏与 PLC 组成连接。PLC与上位机之间可相互通信,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控。

3.系统工作原理

本系统是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在一个采样周期内,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将检测到的料筒与机头温度信号,经模拟量输入模块AIM201-0404,由CPU读取。CPU将读取的数值PV与设定值SP进行比较,得到偏差e = SP—PV。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温度控制策略进行计算,得到控制输出,通过模拟量模块控制调控模块(本模块是不断电停止,在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忽略为0,而且能及时启动没有延时,在时间做出反应)。通过控制调控模块在一个采样周期中的导通时间即可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时间,或者冷却风机的工作时间,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4.温度控制策略

在进行温度调节调解时,比例调节反映系统偏差的大小,只要有偏差存在,比例调解就会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微调节根据偏差的变化趋势来产生控制作用,它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由于物在料挤出机的不同区段状态不同,所设定的温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区段控制精度也不同。

在固体输送段,物料为固态颗粒,物料与机筒之间的作用力是摩擦力。在摩擦力作用下,电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物料被挤压成固体塞。物料温度升高,软化,该段的设定温度物料的熔融温度,温度控制精度较低。

在熔融段,与机筒内壁接触处的物料达到熔融温度区域,物料开始熔融。物料逐渐由固态熔融为液态。该阶段物料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同时又要防止物料温度过高分解,因此该段温度控制精度较高。

在熔体输送段,该段又被称为均化段。在这一段一是要保证物料成分均匀混合,同时也要保证物料温度均匀分布。该段的温度控制结果决定了终的温度控制结果,因此这一段的温度控制精度。

5.PLC编程

本系统采用NA200编程软件,选用梯形图编制温度控制程序。由于本温控系统中每一回路采用的控制策略及所完成的功能均相同,因此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温度控制程序。程序运行时,主程序调用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计算,得出各加热段相应的输出量。

PLC与上位机的通信主要通过读取和改变 PLC的232来实现,包括实际温度数据块、设定温度数据块、加热调控模块信息数据块、冷却调控模块信息数据块、各中间继电器报警信息数据块等。


 

6.画面组态

6.1主屏功能与实现

主屏主要显示各加热区实际温度,加热器及冷风机的开闭状态等,通过图形编辑器和相应的标签管理来实现

7.结束语

本论文点:根据挤出理论,分析挤出机各段的温度分布情况,根据各加热段所处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温度控制精度来设计智能PID温度控制系统,降低了控制难度。用PLC做控制,实现温度控制的要求。经试验,在新的温控系统控制下,挤出机工作平稳,良好的控制效果,温度调量小于3℃,静态误差小于±1℃。



可编程控制器广泛运用于工业现场工作中。了解plc可编程控制器原理有助于人们好顺利地工作。本文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控制的要点来分析研究plc可编程控制器原理。

它源于继电控制装置,但它不像继电装置那样,通过电路的物理过程实现控制,而主要靠运行存储于PLC内存中的程序,进行入出信息变换实现控制。

PLC基于电子计算机,但并不等同于普通计算机。普遍计算机进行入出信息变换,多只考虑信息本身,信息的入出,只要人机界面好就可以了。而PLC则还要考虑信息入出的性、实时性,以及信息的使用等问题。特别要考虑怎么适应于工业环境,如便于安装,抗干扰等问题。

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控制的要点

入出信息变换、物理实现,可以说是PLC实现控制的两个基本要点。

入出信息变换靠运行存储于PLC内存中的程序实现。PLC程序既有生产厂家的系统程序(不可改),又有用户自行开发的应用(用户)程序。系统程序提供运行平台,同时,还为PLC程序运行及信号与信息转换进行必要的公共处理。用户程序由用户按控制要求设计。什么样的控制要求,就应有什么样的用户程序。

物理实现主要靠输人(bbbbb)及输出(OUTPUT)电路。PLC的I/O电路,都是专门设计的。输入电路要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以去掉高频干扰。而且与内部计算机电路在电上是隔离的,靠光耦元件建立联系。输出电路内外也是电隔离的,靠光耦元件或输出继电器建立联系。输出电路还要进行功率放大,以足以带动一般的工业控制元器件,如电磁阀、接触器等等。

I/O电路是很多的,每一输入点或输出点都要有一个I或O电路。PLC有多I/O用点,一般也就有多少个I/O用电路。但由于它们都是由高度集成化的电路组成的,所以,所占体积并不大。

输入电路时刻监视着输入状况,并将其暂存于输入暂存器中。每一输入点都有一个对应的存储其信息的暂存器。

输出电路要把输出锁存器的信息传送给输出点。输出锁存器与输出点也是一一对应的

这里的输入暂存器及输出锁存器实际就是PLC处理器I/O口的寄存器。它们与计算机内存交换信息通过计算机总线,并主要由运行系统程序实现。把输人暂存器的信息读到PLC的内存中,称输入刷新。PLC内存有专门开辟的存放输入信息的映射区。这个区的每一对应位(bit)称之为输入继电器,或称软接点。这些位置成1,表示接点通,置成0为接点断。由于它的状态是由输入刷新得到的,所以,它反映的就是输入状态。

输出锁存器与PLC内存中的输出映射区也是对应的。一个输出锁存器也有一个内存位(bit)与其对应,这个位称为输出继电器,或称输出线圈。靠运行系统程序,输出继电器的状态映射到输出锁存器。这个映射也称输出刷新。输出刷新主要也是靠运行系统程序实现的。这样,用户所要编的程序只是,内存中输入映射区到输出映射区的变换,特别是怎么按输入的时序变换成输出的时序。这是一个数据及逻辑处理问题。由于PLC有强大的指令系统,编写出满足这个要求的程序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较为容易的。


1.引言

  近年来。PLC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控制器,以其体积小,功能齐全,价格低廉,性高等方面具有特的优点,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作为国内主流的印刷机生产厂家为了使产品性能稳定,易于维护,采用了以PLC为主控器的控制方案。由于双色印刷机要求易于操作,精度高,故其输入,输出点较多,因此采用了双机通讯。上位机采用易控王FX2N-40MR-4D/A(2台),主要负责主传动的控制,各机组离合压的控制,以及气泵,气阀的控制等。下位机采用易控王FX2N-40MR-4D/A(2台),主要负责水辊电机的控制,主传动的调速输出,调版电机数据采集等。同时选用了一台MT506 5.7寸触摸屏,主要负责水辊电机速度显示,调版显示,以及整机故障显示等。本系统运行,维护方便,操作简便直观,大大提高了胶印机的档次,受到用户。 

2 系统结构 
  上位机与下位机采用了RS485通讯,选择主流MODBUS-RTU通讯方便,。对多色机而言,因素很重要。在设计中,每个机组既要考虑到控制,其中包括本位机组的急停,按钮;还要考虑方便操作,包括每个机组均应有正点,反点按钮。因此,一方面输入点增加很多;另一方面,走线也很不方便。采用总线式通讯,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各机组的走线可以按照就近原则。 由于印刷机是一个精度较高的机械,印刷品的好坏一方面在于机械加工以及安装的精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水路,墨路的平衡以及合压的准确性。双色机的每一色组,都有水路和墨路装置。为了便于水辊速度的调节,每根水辊都用一个变频器控制,同时,主电机速度也需要变频器调节。因此,为了实现多路速度调节,采用 MODBUS-RTU通讯协议可以将变频器进行网络化控制,很好地实现了多路速度调节要求。 
在印刷过程中,调版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尤其对多色机来说,各组版对正的精度会对印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套印不准,印刷品就会出现字面重叠或影像不清。一般来说,印版轴向调节范围为-2mm~+2mm ,周向调节范围为-1mm~+1mm。如果使用手动调版,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精度不高。为了实现自动打版,我们在版辊上安装了电位器,通过电位器将模拟量传送给4A/D,经过PLC处理,可将版辊的转动精度很好地控制在打版范围内。 
系统配置MT506,使用人机界面,能明确指示并告知操作员机器设备目前的状况,使操作变得简单生动。使用触摸屏,还可以使机器配线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减少PLC控制所需的I/O点数,降低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整套设备的附加。易控王板式PLC有很好的通用性,能在线监视并修改程序,不必很麻烦的重复插拔接口。 

3.人机界面设计 
  在人机界面中,设计了多幅画面,包括整体图形,故障显示,机器速度和计数显示,水辊速度显示,调版监控等。故障显示使用指示器,给出位元件即可实现闪动效果,让操作者很方便的知道故障部位,整体感很好。在水辊速度显示中,设计了一个柱状图,可以显示水量增加大小,只需按下柱状图,就可增加水量,同时也可方便监控。

4.结束语 
  印刷机的一套电气设计属于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软件设计,涵盖范围较广。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部分,其它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MT506触摸屏与易控王PLC有很好的通用性。


20220222173907301904.jpg202202231632210850864.jpg202202231632201798164.jpg202202231632200382714.jpg







传统的饮料灌装生产线的电气设备控制系统是传统的继电器—— 接触器控制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人机对话靠指示灯+按钮+扬声器的工作方式,响应慢,故障率高,性差,系统的工作状态、故障处理、设备监控与维护只能凭经验被动的去查故障点。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造成合格率低,生产成本增加。而自动化生产线在众多领域应用得非常广泛,其控制部分常常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它使得生产线运行加平稳,定位加,功能加完善,操作加方便。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重要、应用多的控制设备。电工(IEC)1987年2月颁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三稿中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I/O),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简单说,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个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通用计算机。 

PLC顾及了工业现场的环境,具有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完善、组合灵活;编程方便;安装、维修简单等特点。因此,在生产流水线,机床设计改造等复杂系统中,PLC代替继电接触控制已成为必然。 

在饮料灌装机设备方面,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英国的制造水平相对较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国家的饮料灌装机的发展趋势来确定我们国家于他们之间的差距,应该向哪方面发展才能缩小之间的差距,是我国的饮料灌装机尽快跻身世界行列。本文在研究了PLC的特点、基本结构和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将PLC技术引入了饮料灌装生产线,设计了基于PLC的饮料灌装设备,并在杭州娃哈哈公司得到了初步应用。 

1 PLC的基本结构 

PLC本质上是一台用于控制的计算机,因此,它与一般的控制机在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PLC的主要特点是与控制对象有强的接口能力,也就是说,它的基本结构主要是围绕适于过程控制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1)CPU模块:CPU模块是可编程的模块,它主要由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两部分组成。 

(2)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是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设备连接的接口。 

(3)编程设备:编程设备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中重要的外围设备,利用它可以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用户程序,也可以在线监视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情况。 

(4)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将交流电源转换成可编程控制器所需要的直流电源,是可编程控制器能够正常工作。 

2 饮料灌装生产线控制要求 

(1)系统通过启动按钮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启动后生产流水线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按钮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空瓶子时停止; 

(2)当瓶子在灌装设备下时,延时1秒,灌装设备开始工作,5秒后自动停止; 

(3)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新的空瓶子或停止按钮动作3 软件设计 

软件采用梯形图编程,由模块化原则划分为相对立的功能块。由于初始启动电流较大,若以直接通过电流大小判断电机工作状况,则会发生报警误动作。我们采用速动保护,使系统通过软件实现,当启动初始避开报警判断,再进入电流保护检测状态。 

软件设计规定了在设定方式下,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在线设备的连锁起/停条件。系统开机后,先检测工作状态选择按钮,任何情况,急停按钮均可停止全部设备,以备突发事故时使用。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PLC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了饮料灌装生产线PLC控制系统,系统硬件组成简单、灵活,投资少软件有丰富的指令,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控制功能


1 引言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中,有大量的数字量及模拟量的控制装置,例如电机的启停,电磁阀的开闭,产品的计数,温度、压力、流量的设定与控制等,而PLC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便捷的工具,因此PLC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PLC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2 PLC系统设备选型

 

PLC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单个机器,机群或一个生产过程。不同型号的PLC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分析被控对象的复杂程度,进行I/O点数和I/O点的类型(数字量、模拟量等)统计,列出清单。适当进行内存容量的估计,确定适当的留有余量而不浪费资源的机型(小、中、大形机器)。并且结合市场情况,考察PLC生产厂家的产品及其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网络通信等综合情况,选定价格性能比较好的PLC机型。

目前市场上的PLC产品众多,国外有德国的SIEMENS;日本的 OMRON、MITSUBISHI、FUJI、Panasonic;美国的GE;韩国的LG等。国产有研华、研祥、合力时等。近几年,PLC产品的价格有较大的下降,其性价比越来越高。PLC 的选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确定PLC 控制系统的规模

 

依据工厂生产工艺流程和复杂程度确定系统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

小规模PLC控制系统:单机或者小规模生产过程,控制过程主要是条件、顺序控制,以开关量为主,并且I/O点数小于128 点。一般选用微型PLC,如SIEMENS S7-200等。

中等规模PLC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是复杂逻辑控制和闭环控制,I/O点数在128——512 点之间。应该选用具有模拟量控制、PID控制等功能的PLC,如SIEMENS S7-300等。 

大规模PLC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是大规模过程控制、DCS系统和工厂自动化网络控制,I/O点数在512点以上。应该选用具有通信联网、智能控制、数据库、中断控制、函数运算的PLC,如SIEMENS S7-400等, 再和工业现场总线结合实现工厂工业网络的通讯和控制。

 

2.2 确定PLC I/O 点的类型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分析被控对象的复杂程度,进行I/O点数和I/O点的类型(数字量、模拟量等)统计,列出清单。适当进行内存容量的估计,确定适当的留有软硬件资源余量而不浪费资源的机型(小、中、大型机器)。

 

根据PLC输出端所带的负载是直流型还是交流型,是大电流还是小电流,以及PLC输出点动作的频率等,从而确定输出端采用继电器输出,还是晶体管输出,或品闸管输出。不同的负载选用不同的输出方式,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很重要的。

 

电磁阀的开闭、大电感负载、动作频率低的设备,PLC输出端采用继电器输出或者固态继电器输出;各种指示灯、变频器/数字直流调速器的启动/停止应采用晶体管输出。

2.3 确定PLC编程工具

 

(1) 一般的手持编程器编程。 手持编程器只能用商家规定语句表中的语句表(STL)编程。这种方式效率低,但对于系统容量小、用量小的产品比较适宜,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易于现场调试等优点。 这主要用于微型PLC的编程。

 

(2) 图形编程器编程。图形编程器采用梯形图(LAD)编程,方便直观,一般的电气人员短期内就可应用自如,但该编程器价格较高,主要用于微型PLC和中档PLC。

(3) 计算机加PLC软件包编程 。这种方式是效率的一种方式,但大部分公司的PLC 开发软件包价格昂贵,并且该方式不易于现场调试,主要用于中PLC系统的硬件组态和软件编程。(3) PLC控制系统编程技巧。PLC程序设计的原则是逻辑关系简单明了,易于编程输入,少占内存,减少扫描时间,这是PLC 编程遵循的原则。下面介绍几点技巧。

 

PLC各种触点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用复杂的程序来减少触点使用次数。

 

同一个继电器线圈在同一个程序中使用两次称为双线圈输出,双线圈输出容易引起误动作,在程序中尽量要避免线圈重复使用。如果是双线圈输出,可以采用置位和复位操作(以S7-300为例如SQ4.0或者 RQ4.0)。

如果要使PLC多个输出为固定值 1 (常闭),可以采用字传送指令完成,例如 Q2.0、Q2.3、Q2.5、Q2.7同时都为1,可以使用一条指令将十六进制的数据0A9H直接传送QW2即可。

 

对于非重要设备,可以通过硬件上多个触点串联后再接入PLC输入端,或者通过PLC编程来减少I/O点数,节约资源。例如:我们使用一个按钮来控制设备的启动/停止,就可以采用二分频来实现。

 

模块化编程思想的应用:我们可以把正反自锁互锁转程序封装成为一个模块,正反转点动封装成为一个模块,在PLC程序中我们可以重复调用该模块,不但减少编程量,而且减少内存占用量,有利于大型PLC 程序的编制。

 

4 PLC控制系统程序的调试

PLC控制系统程序的调试一般包括I/O端子测试和系统调试两部分内容,良好的调试步骤有利于加速总装调试的过程。

 

4.1 I/O端子测试

 

用手动开关暂时代替现场输入信号,以手动方式逐一对PLC输入端子进行检查、验证,PLC输入端子的指示灯点亮,表示正常;反之,应检查接线或者是I/O点坏。

 

我们可以编写一个小程序,在输出电源良好的情况下,检查所有PLC输出端子指示灯是否全亮。PLC输入端子的指示灯点亮,表示正常。反之,应检查接线或者是I/O点坏。

 

4.2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应按控制要求将电源、外部电路与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好,然后装载程序于PLC中,运行PLC进行调试。将PLC与现场设备连接。在正式调试前检查整个PLC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接地线、设备连接线、I/O连线等。在保证整个硬件连接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即可送电。

 

把PLC控制单元的工作方式设置为“RUN”开始运行。反复调试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调试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硬件作适当以配合软件的调试。应保持足够长的运行时间使问题充分暴露并加以纠正。调试中多数是控制程序问题。一般分以下几步进行: 

(1) 对每一个现场信号和控制量做单测试;

(2) 检查硬件/修改程序;

(3) 对现场信号和控制量做综合测试; 

(4) 带设备调试;

 

(5) 调试结束。

 

5 结束语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个步骤有序的系统工程,要想做到熟练自如,需要反复设计和实践。本文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PLC的编程语言中,梯形图是为广泛使用的语言,通过PLC的指令系统将梯形图变成PLC能接受程序,由编程器键入到PLC用户存储区去。而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十分相似,主要原因是PLC梯形图的发明大致上沿用户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元件符号,仅个别处有些不同。

PLC与继电器控制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组成器件不同 继电器控制线路是由许多真正的硬件继电器组成的。而PLC是由许多“软继电器”组成的,这些“继电器”实际上是存储器中的触发器,可以置“0”或置“1”。 (2)触点的数量不同 硬继电器的触点数有限,一般只有4至8对;而“软继电器”可供编程的触点数有无限对,因为触发器状态可取用任意次。 (3)控制方法不同 继电器控制是通过元件之间的硬接线来实现的,因此其控制功能就固定在线路中了,因此功能专一,不灵活;而PLC控制是通过软件编程来解决的,只要程序改变,功能可跟着改变,控制很灵活。又因PLC是通过循环扫描工作的,不存在继电器控制线路中的联锁与互锁电路,控制设计大大简化了。 (4)工作方式不同 在继电器控制线路中,当电源接通时,线路中各继电器都处于受制约状态,该合的合,该断的断。而在PLC的梯形图中,各“软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中,从客观上看,每个“软继电器”受条件制约,接通时间是短暂的。也就是说继电器在控制的工作方式是并行的,而PLC的工作方式是串行的。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