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

    浔之漫智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6
  • 公司认证: 营业执照已认证
  • 企业性质:私营企业
    成立时间:2017
  • 公司地址: 上海市 松江区 永丰街道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52号3楼
  • 姓名: 聂航
  • 认证: 手机已认证 身份证已认证 微信未绑定

    乌鲁木齐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 所属行业:电气 工控电器 DCS/PLC系统
  • 发布日期:2025-03-03
  • 阅读量:3
  • 价格:666.00 元/台 起
  • 产品规格:模块式
  • 产品数量:1000.00 台
  • 包装说明:全新
  • 发货地址:上海松江永丰  
  • 关键词:西门子代理商,西门子一级代理商

    乌鲁木齐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详细内容



    乌鲁木齐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为特殊用途的机器设备而设计的,用于关键型控制和型应用。这些控制器通常是仪表系统(SIS)的一部分,用在检测具有潜在危险的流程工业环境中。一旦出危险,SIS的应用程序能自动作用,把流程切换到状态。谈到这里,用户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常规PLC已经成功地使用了这么多年了,与PLC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关键型控制和型应用中,不能使用常规的PLC?

    一、综述

    一台PLC采用了特殊的设计,能够实现两个重要目标:
    1.系统不会失效(采用冗余的工作方式),即使元件的失效不可避免;
    2.失效是在可预测的范围内,一旦失效,系统将进入模式。

    在设计PLC时,要考虑到很多因素,需要很多的特殊设计。比如:一台PLC强调内部诊断,结合硬件和软件,可以让设备随时检测自身工作状态的不适;一台PLC具有的软件,要使用一系列的特殊技术,能确保软件的性;一台PLC具有冗余功能,即使一部分失效,也能够维持系统运行;一台PLC还具有外加的机制,不允许通过数字通信接口随便读写内部的数据。

    PLC与常规PLC的不同还在于:PLC需要得到三方机构的认证,满足苛刻的性和性标准。地采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和测试PLC。德国的TUV和美国的FM会提供对PLC设计和测试过程的、三方立的确认和验证,

    特殊的电子线路,细致的诊断软件分析,再加上对所有可能失效进行测试的完整性设计,确保了PLC具有测定99%以上的内部元件潜在危险失效的能力。一种失效模式、影响和诊断分析(FMEDA)方法一直指导着设计,这种方法会指出每个元件是怎样引起系统失效,并且告诉你系统应该如何检测这个失效。TUV的工程师会亲自执行失效测试,把它作为他们认证过程的一个部分。

    严格的标准软件应用于PLC。这些标准需要特殊技术,避免复杂性。进一步的分析和测试,细致地检查操作系统的任务交互操作。这种测试包括实时的交互操作,比如多任务(当使用时)和中断。还需要进行一种特殊的诊断,被称为“程序流控制”和“数据确认”。程序流检查能确保基本功能能按正确的顺序执行,数据确认使所有的关键数据在存储器里进行冗余存储,并且在使用前进行有效性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PLC需要附加的软件测试技术。为了核实数据完整性检查,执行一系列“软件失效注入”测试,也就是人为对程序进行故意破坏,来检查PLC的响应是否运行在预计的方式。软件的设计和测试带有详细的文件资料,这样三方的检查员就能够明白PLC的运行原理,而多数软件开发没有使用这种规范的操作流程,这也正好说明为什么众多的垃圾软件会出现那么多的臭虫而无法发现了。

    二、举例

    下面试通过某公司的一款PLC,来具体地说明PLC与常规PLC的区别。

    2.1PLC与常规PLC的CPU的差别

    常规PLC内部CPU的数量有一个或多个,它或它们的作用是:执行用户的程序、进行I/O的扫描和系统的诊断。但用户的程序通常就进行一次处理,多个CPU的功能是把程序中的逻辑运算、算数运算、通信功能等分担实现,也就是协作处理。

    而PLC的CPU至少有两个或多个,两个CPU的功能是:分别对同一个用户程序各自执行一次,然后再把两个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就输出这个,如果是不一致的,选择的输出。由此看出,这才是PLC与常规PLC大的不同:冗余+比较。

    2.2PLC内部CPU的结构

    PLC包含2个处理器,每个处理器在自己的存储器区中,执行它们自己的逻辑,然后在每个周期的结尾和对方的结果进行比较,每个处理器有它自己立的停机通道,如果检测到结果的不同或有失效成分,它能够实现系统停机,切到状态。这种双处理结构被称为内部的二选一结构。

    PLC通常都有两个处理器,同时进行解码和执行。这种差异提供了失效的下列优点:
    ◎两个可执行码自生成,编译的差异性使得在代码生成时,容易检测系统失效。
    ◎两个生成码由不同的处理器执行,因此,CPU能够在代码执行时,出系统失效和PLC的随机失效。
    ◎两个立的存储器区用于两个处理器,因此,CPU能够出RAM的随机失效,而这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全部RAM检查时测不出来。

    这里我们接着引出PLC与常规PLC二个大的不同:随时+步步进行诊断和检测。这种检测有的是通过自身信息进行的,称为自检;还有的通过对方的信息进行检测,称为互检。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多的检测。

    2.3PLCCPU中的检测

    时钟测量:在处理器电路中,有两个不同的振荡器交叉检查它们的行为,每个处理器使用一个时钟检查另外一个是否运行。如果在一个确定的周期里,检测到对方没有运行,CPU就会进入状态。固件每秒钟会检查两个振荡器的精度。

    监视时钟:一个硬件和一个固件的监视时钟检查PLC的活动和执行用户逻辑的执行时间。这和常规的PLC系统是相同的。

    序列检查:序列检查监视CPU操作系统不同部分的执行。

    存储器检查:所有静态存储器区,包括Flash存储器和RAM,使用循环冗余码(CRC)进行检测,并且双码执行。动态存储器区由双码执行保护,周期性进行检测。在冷启动时,这些检测重新进行初始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PLC的诊断和检测比常规的PLC的检测要多很多,所以相对来说,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复杂。当然,检测和诊断的范围也广范,细致。

    2.4PLCI/O诊断概述

    上面我们对PLC的CPU的情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输入/输出模块的情况。

    所有I/O模块都要执行以下两个诊断功能:
    ◎多的系统层面的诊断,包括了:RAM测试、ROM测试、以及
    ◎根据模块的类型不同,现场层面的诊断,


    (一)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映象区
    1.输入映象寄存器(数字量输入映象区)(I)
    数字量输入映象区是S7-200 CPU为输入端信号状态开辟的一个存储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标志符为I,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开始,CPU对输入点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存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
    输入映象寄存器是PLC接收外部输入的开关量信号的窗口。
    可以按位、字节、字、双字四种方式来存取。
    (1)按“位”方式:从I0.0-I15.7,共有128点
    (2)按“字节”方式:从IB0-IB15,共有16个字节
    (3)按“字”方式:从IW0-IW14,共有8个字
    (4)按“双字”方式:从ID0-ID12,共有4个双字
    2.输出映象寄存器(Q)
    数字量输出映象区是S7-200 CPU为输出端信号状态开辟的一个存储区。输出映像寄存器的标识符为Q(从Q0.0-Q15.7,共有128点),在每个扫描周期的末尾,CPU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数据传送给输出模块,再由后者驱动外部负载。

    可以按位、字节、字、双字四种方式来存取。
    (1)按“位”方式:从Q0.0-Q15.7,共有128点
    (2)按“字节”方式:从0-15,共有16个字节
    (3)按“字”方式:从QW0-QW14,共有8个字
    (4)按“双字”方式:从QD0-QD12,共有4个双字
    (二)模拟量输入映象区和输出映象区
    1.模拟量输入映象区(AI区)
    模拟量输入映象区是S7-200 CPU为模拟量输入端信号开辟的一个存储区。S7-200将测得的模拟量(如温度、压力)转换成一个字长(2个字节)的数字量,模拟量输入映像寄存器用标识符(AI)、数据长度(W)及字节的起始地址表示。
    从AIW0-AIW30,共有16个字,总共允许有16路模拟量输入。
    说明:模拟量输入值为只读数据。

    2.模拟量输出映象区(AQ区)
    模拟量输出映象区是S7-200 CPU为模拟量输出端信号开辟的一个存储区。S7-200将1个字长(2个字节,16位)的数字量按比例转换为电流或电压。模拟量输出映像寄存器用标识符(AQ)、数据长度(W)及字节的起始地址表示。
    从AQW0-AQW30,共有16个字,总共允许有16路模拟量输出。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功能强,性高,使用灵活方便,易于扩展等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冶金、交通、化工、电力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被成为现代工业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

    高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性。故障也就大大降低。尽管PLC在设计制造时已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它对工业环境比较适应,但是为了确保整个系统稳定,还是应当尽量使PLC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并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1  PLC控制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1.1电源的干扰。PLC系统控制的正常供电电源均由电网供电。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空间的辐射电磁场(EMI)主要是由电力网络、电气设备的暂态过程、雷电、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等产生的,通常称为辐射干扰,若PLC系统置于所射频场内,就会收到辐射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可能造成程序错误或运算错误,从而产生误输入并引起误输出,这将会造成设备的失控和误动作,从而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

    1.2信号线引入的干扰。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号之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入。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变送器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的电网干扰;二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由此引起系统故障的情况也很多。

    1.3接地系统的干扰。接地是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1.4变频器干扰。一是变频器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产生谐波对电网产生传导干扰,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二是变频器的输出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干扰,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2  抗干扰的措施

    2.1 电源干扰的抑制。一般通过设置屏蔽电缆和PLC局部屏蔽及高压泄放元件进行保护。选用隔离性能较好的设备、选用优良的电源、动力线和信号线走线要加合理等等,对电源变压器、处理器、编程器等主要部件,采用导电、导磁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屏蔽处理,以防止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电源调整与保护:电源波动造成电压畸变或毛刺,将对PLC及I/O模块产生不良影响。对微处理器部件所需要的+5V电源采用多级滤波处理,并用集成电压调整器进行调整,以适应交流电网的波动和过电压、欠电压的影响。尽量时电源线平行走线,时电源线对地呈低阻抗,以减少电源噪声干扰。其屏蔽层接地方式不同,对干扰抑制效果不一样,一般次级线圈不能接地。输入、输出线应用双绞线且屏蔽层应接地,以抑制共摸干扰。此外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在电源输入端串接LC滤波电路等。

    2.2 信号线引入的防干扰措施。动力线、控制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分别配线,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之间应采用双绞线连接。将PLC的I/O线和大功率线分开走线,如在同槽内,分开捆扎交流线、直流线,若条件允许,分槽走线,这不仅能使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距离,并能将干扰降到限度。此外利用信号隔离器解决干扰问题也是很理想的办法,其原理是将PLC接收的信号,通过半导体器件调制变换,然后通过光感或磁感器件进行隔离转换,然后再进行解调变换回隔离前原信号或不同信号,同时对隔离后信号的供电电源进行隔离处理。保证变换后的信号、电源、地之间立。只要在有干扰的地方,输入端和输出端中间加上这种隔离器,就可有效解决干扰问题。 

    2.3 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在PLC控制系统中,具有多种形式的“接地”,主要有:
    (1)信号地。输入端信号元件的地;
    (2)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N线;
    (3)屏蔽地。为防止静电和磁场感应而设置的外壳或金属丝网,通过专门的铜导线将其接入地下;
    (4)保护地。将机器设备的外壳或设备内立器件的外壳接地,用于保护人身和防止设备漏电。
    为了抑制附加在电源及输入、输出端的干扰,应对PLC系统进行良好的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方式与信号频率有关,当频率1MHz时,可用一点接地;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之间时,通常情况下,PLC控制系统采用一点接地,将所有地线端子和近接地点相连接,以获得的抗干扰能力。接地线截面积不能小于2mm2,接地电阻不能大于100Ω,接地线使用地线。

    2.4变频器干扰的抑制。
    (1)加隔离变压器,主要是针对来自电源的传导干扰,可以将绝大部分的传导干扰阻隔在隔离变压器之前。
    (2)使用滤波器,滤波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具有防止将设备本身的干扰传导给电源,有些还兼有尖峰电压吸收功能。
    (3)使用输出电抗器,在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增加交流电抗器主要是减少变频器输出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线路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其它设备正常。 

    3  结论

    PLC控制系统中的干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抗干扰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抗干扰,才能够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随着PLC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如何的使用PLC也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不久的将来,PLC会有大的发展,产品的品种会丰富、规格齐全,通过的人机界面、完备的通信设备会好地适应各种工业控制场合的需求,PLC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控制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202221739073176584.jpg20220222173907301904.jpg202202221739072455394.jpg202202221739070642804.jpg



    1 引言

    等离子熔射由于其温度高且能量集中,能够熔射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的特点在表面改性、功能薄膜制备和材料加工工程中被广泛应用[1-2]。为了保证熔射皮膜成形性与成形质量,在数字图像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等方法基础上进行系统集成控制与工艺优化。当前上几大热喷涂设备和材料生产厂家,如英国bbbbllisation公司、瑞士Sulzer-Metco公司和美国Praxair公司等,已推出基于PC+PLC+现场检测+过程控制的等离子熔射系统。但是由于上相关熔射设备价格昂贵,不能引进到国内每一个加工车间或者科研院所,因此需要自主开发适用于特定工艺的熔射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目前国内已有基于单片机、微机、PLC等进行熔射控制系统开发的相关研究和报道[3],然而如何集成PC机优势以及基于PC+PLC等离子熔射控制系统设计仍需加深入的研究。

    本文基于PC+PLC开发等离子熔射控制系统,采用开放式OPC协议实现二者之间通讯,并在PC中执行机器人路径规划、在线监控与熔射过程数据管理等。结合PLC现场控制稳定性和计算机过程运算与数据存储能力,来保证熔射过程稳定性与过程控制实时性,进而保证等离子熔射在表面改性、快速模具制造等方面高质量应用。

    2 等离子熔射自动控制系统结构

    2.1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PC主要完成对实体进行三维造型、切片、后生成机器人能够识别的机器人路径代码,并根据现场反馈信息进行路径调整,同时也对整个熔射过程进行监控,采样主要工艺参数并保存到加工过程文档中。PLC实现对数控旋转工作台和整个等离子弧发系统实时控制,对现场采样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上位机PC中。

    2.2 PC与PLC功能分配

    在等离子熔射过程中,环境恶劣,噪音等污染严重,干扰强,系统工作周期长。因此现场设备控制采用西门子S7-300型PLC,充分利用该型PLC性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来保证系统性。并配备了A/D、D/A模块和CP5611通讯卡,可以实现模拟量采样与输出和与上位机之间通讯。同时PLC系统还配备了西门子稳压电源,保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性,避免与整个系统共用电源产生干扰。

    由于PLC无法进行监控图表显示、图像处理和复杂算法设计,操作人员也不能直观了解现场状况[4]。为了以上不足,系统增加PC进行现场监控与数据运算,其主要任务是机器人状态信息和皮膜温度采样信息,根据设定工艺优化算法执行结果进行实时熔射路径调节;对等离子射流检测图像进行处理,反馈调节信息至PLC实现对等离子射流发生装置调控;同时能对系统故障做出及时报警,并能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措施和加工现场断点保护等。

    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1 控制软件设计

    控制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参数设定、过程监控、工艺优化、故障信息处理与报表系统等。这些部分相互结合,实现对整个等离子熔射过程状态和实时现场数据监控、系统故障报警和相应处理、熔射主要工艺参数记录和报表打印输出功能等。

    3.2 OPC客户端程序设计

    OPC规范定义了一个工业标准接口,这个标准使得COM技术适用于过程控制和制造自动化等应用领域。OPC是以OLE/COM机制作为应用程序的通讯标准。OLE/COM是一种客户/服务器模式,具有语言无关性、代码重用性、易于集成性等优点。OPC规范了接口函数,不管现场设备以何种形式存在,客户都以统一的方式去访问,从而保证软件对客户的透明性,使得用户从低层开发中脱离出来[5-6]。

    O其客户端程序开发目的是基于OPC协议实现计算机与PLC之间通讯,通过PC机直接读写PLC中变量,提高数据访问速度,保熔射工艺优化算法的运算结果及时传送到PLC现场控制设备中,实现整个系统实时控制,从而能够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软件资源。

    3.3 PLC运行程序设计

    等离子熔射系统由西门子S7-300型PLC作为现场设备控制,实现对现场设备控制,整个工艺过程动作控制和现场数据采样。PLC内部程序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运行两个部分,可分别响应控制面板上按钮动作和上位机发来的控制指令。

    PLC程序采用Step7进行设计,主要过程包括:在Step7中建立一个新工程SprayControl,然后插入SIMATIC 300 Station,根据PLC硬件配置及模板物理安装位置进行硬件组态。其次插入Simatic PC Station,在其中插入OPC Server和CP5611。在OPC Server的Connections中基于MPI网络建立PC Station与Simatic 300 Station之间网络连接。MPI网络建立成功后,可以在OPC Server中Symbols列表中看到PLC中CPU单元内设计的所有的数字量、模拟量和数据块等各种变量。后基于SimaticNet软件建立名称Spray的OPC服务器,这样就可以通过OPC客户端程序访问PLC中变量。

    PLC中运行程序集中在S7 Program中Blocks里,主要模块包括系统主控模块OB1,负责调用其他功能块等。然后分别设计针对送粉器控制、工作转台控制、机器人故障处理、系统故障处理等功能块,供主控块调用。为了确保PLC程序执行,增加对象块OB80、OB82、OB85分别实现对模板诊断错误和时错误处理,OB121和OB122响应同步错误。设计过程中可以按照变量分类或者针对某一功能块设计数据块,将控制系统中的变量统一分组管理。

    4 结束语

    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PC+PLC等离子熔射自动控制系统。经过实验验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等离子熔射工艺需求,为该工艺由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PC作为上位机提供了良好的人机界面与有效的系统监控和管理,PLC作为下位机执行现场控制,保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性。该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地与机器人、其他执行机构或者生产线等配套组成等离子熔射系统。

    本文作者点:本文结合PC+PLC进行等离子熔射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了PLC在恶劣的熔射环境下性能稳定的特点和PC能够进行图像处理与复杂算法运算的优势,基于OPC协议实现PC与PLC之间的通讯,保证了过程控制中多变量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该自动控制系统为提高等离子熔射皮膜成形性和成形质量奠定了基础。




    0 引言

    本测试系统是式断路器生产流水线上对产品进行自动检验测试的试验设备。它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作为控制,触摸屏为操作和显示单元,控制智能交- 直变频电源产生可调的实际电压接入断路器二次接线,对各型号框架断路器的电操机构、闭合电磁铁、分励脱扣器、欠压脱扣器按出厂检验细则进行自动测试,并判别测试结果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指标要求。采用该测试系统可有效改善框架断路器产品检验工作的规范性,提高特性检测工作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对产品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的管理。

    1 系统总体方案

    本测试系统适用HSW1 系列HSW1-1000 /2000 /3200 /4000、HSW6 系列HSW6-1600 /2500 /4000 固定式/抽屉式框架断路器( 三/四) 特性测试。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整个特性测试系统拟分成6 个工位。

    其中,触摸屏主要用于实现管理和人机交互功能,完成试验产品及用户管理、试验参数设置、试验启停控制、试验过程的实时监控等工作;PLC 接收触摸屏的控制参数及控制命令,控制产生试验所需的可调交- 直流电压,提供给被测断路器的二次回路;同时,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控制,采集试验数据,并将采集的实时试验数据和终试验结果显示在触摸屏上。

    1. 1 可调电压装置

    对框架断路器产品进行二次回路特性试验,根据产品型号及试验项目的不同,给断路器二次回路提供不同的实际电压信号。本系统采用智能程控变频电源的电压调节方案,通过PLC 与程控电源间通信,控制智能程控电源输出相应的电压。

    根据断路器二次回路所需电源功率要求和测试流程要求,选用的一路250 V 8 A 直流变频电源,可调电压范围为0 ~ 250 V;二路交流变频电源,参数为2 kVA,可调电压范围为0 ~500 V,大电流4 A。其中,一台交流电源2 kVA欠压脱扣器使用;另一台交流电源2 kVA 和直流电源供电动操作机构、合闸电磁铁、分励脱扣器切换使用,

    通过RS - 485 接口,PLC 可以与交、直流电源进行通信,监测电源电压、电流及工作状态,控制电源的开机、关机;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设置电压上升/下降的步长。

    1. 2 工装夹具

    根据具体框架二次接线的不同,断路器二次回路设计专门夹具(二次接线相同的框架系列共用一套夹具)。由于HSW1 和HSW6 系列特性测试涉及到的二次回路端子数量与排列一致,只需换二次回路的夹具体,就能实现对各规格断路器进行检测。工装夹具采用气动辅助、手工装夹方式;同时,二次回路的其他信号则直接与控制系统(PLC)相连。

    1. 3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由触摸屏和PLC 2 部分组成。

    整个检测系统的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主要由PLC实现。系统采用的DVP60ES200R 具有2 个RS -485 接口,1 个RS - 232 接口。其中,2 个RS -485 接口分别用于与智能交流电源和智能直流电源通信,实时获得件的电源电压,便于控制系统对二次电源进行监控。系统中的各类开关量均与PLC 的数字I /O 模块相连,通过数字I /O 模块,PLC 分别实现工件到位检测、二次夹具到位检测、被测断路器件动作控制、二次电源类型选择等实时控制功能,并且实时监测( 通过二次接线)被测断路器的状态和一些保护限位开关的状态。

    操作界面选用DOP-B07S200 触摸屏,PLC 和触摸屏之间采用串口(RS - 232) 进行通信,触摸屏同时预留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的以太网接口。操作人员通过触摸屏,实现系统管理和人机交互。

    除了试品用户管理及试验的显示和输出之外,试验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根据试品的类型、人机交互地设置试验方式和试验参数,然后将设定值转换为相关的控制参数和控制命令,通过通信接口传送给PLC;同时,触摸屏也将通过通信接口接收PLC 采集到的实时试验数据并显示,以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触摸屏与PLC 之间的数据通信周期设置在100 ~ 200 ms 之间。

    2 控制软件及试验流程

    触摸屏为上位机,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调度,PLC 则根据触摸屏提供的控制命令和控制参数,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数据,并把采集的数据反馈给触摸屏,以给出控制软件的总体思路及试验流程。

    2. 1 控制主程序流程

    其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 用户登录/注销机制)、产品管理(产品编号等信息)、试验参数和试验模式设置、系统自检(检查试验参数的设置、被测工件的状态以及工件的装夹等是否正常)、试验过程的启动与监控、输出测试等。

    2. 2 试验项目与测试流程

    本系统主要用于框架断路器二次回路在不同电压条件下动作性的测试。根据相关标准和产品实际情况,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几个试验项目:

    (1) 1. 1Ue,0. 85Ue的测试。电动操作机构、闭合电磁铁、分励脱扣器、欠压脱扣器各测试5 次,各器件工作应正常;若单项不合格,则显示不合格项并报警。

    (2) 0. 7Ue的测试。只针对分励脱扣器进行,测试5 次,断路器应能动作。

    (3) 欠压脱扣器瞬时测试。施加0. 35Ue欠压线圈,应不能吸合,从0. 35Ue上升至0. 85Ue前,欠压线圈应能吸合,并显示吸合时的电压;断路器从0. 85Ue下降,在(0. 7 ~ 0. 35)Ue范围内应断开,并显示断开时的电压;电压应在约30 s时间内从额定控制电源电压降至0 V。

    (4) 欠压脱扣器延时测试。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欠压线圈施加的电压从0. 85Ue下降至0,保持50% 延时时间,之后上升至Ue,断路器应不动作;欠压线圈施加的电压从Ue下降至0,多保持120% 延时时间,在此时间范围内断路器应动作,并测量延时断开时间。

    系统设置4 种测试模式:全自动( 一次自动完成所选择的所有试验项目)、单步自动( 单个流程只进行一次循环)、每五步自动( 完成单个流程的五次循环)和手动。随着所选试验项目和试验模式的不同,具体的测试流程会有所区别,

    3 结语

    式断路器二次回路特性测试系统既可以单进行自动检测工作,又可与自动输送流水线结合,实现产品全自动。系统已在出厂检验、产品制造部门成功投入使用,为HSW1 系列智能型式断路器产品出厂检验提供了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系统不但可以满足智能型式断路器测试的要求,还可为产品的设计和性能改进、分析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故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欢迎来到浔之漫智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网站, 具体地址是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52号3楼,联系人是聂航。 主要经营电气相关产品。 单位注册资金单位注册资金人民币 100 万元以下。 价格战,是很多行业都有过的恶性竞争,不少厂家为了在价格战役中获胜,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而我们公司坚决杜绝价格战,坚持用优质的原材料及先进的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