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福建西门子S7-200代理商
PLC有哪些常用的网络组态
PLC控制系统
现在,以软件如Wince,MCGS为上位机软件,PLC为下位机而组成的操控体系,已成为广泛应用的操控模式,它结合了计算机的界面友好,直观和PLC安稳、编程灵活的长处,主导计算机操控体系的流行趋势,因此,对PLC的数据交互,组网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PLC与PLC之间,PLC与计算机、PLC与智能设备等都需求进行数据交互,特别是在某些远程操控,操控点分散等场合,PLC的网络功用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PLC组网方式大致可归纳为根据通用串口、根据总线及根据以太网三种。
1通用串口模块
根据串口通讯模块来完成网络衔接,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了计算机链接的方式,在上位机的组态软件中进行相应的设置,*编程,即可与多台PLC进行通讯,以三菱公司的FXlS系列的PLC为例,RS232C/485转换适配器选用FX-485PC—IF,RS-485通讯板选用FXlN-485一BD即可完成,这种方法运用较为便利,性能也很好,关键是串口通讯模块的本钱相对较高。
2根据总线
现在,PLC厂商如OMRON,Siemens等,对其旗下的PLC产品都供给了的网络体系,如OMRON公司的ControllerLink网,DeviceNet网络等,这种网络体系由于厂商产品的专属性,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互通,基本上选定一个厂家的PLC,其他配套设备设备也必须为该厂家的,本钱相对较高,所以应用时有必定的局限。
3根据规范工业以太网
根据规范工业以太网方式进行组网,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层为工控机组成的上位机监控站;*二层为由集线器、双绞线和收发器等组成的工业以太网;*三层为操控站,选择TCP/IP作为通讯协议,并采用C/S模式使操控站和监控站完成面向衔接的通讯。
采用此种方式组网,大的长处在于可以运用现有的工厂局域网,进步综合利用率,且速度快,以太网通讯速率可达100Mbps;若采用光纤传输,则抗干扰才能大大增强,且传输间隔可达数十公里,但是,以太网无法和PLC等串口设备进行直接通讯,需配以相关设备完成通讯,运用上增加了本钱。在一般小中型操控体系中并不多见。
PLC串口通讯如何使用
电力作业人员在使用PLC的时候会接触到很多的通讯协议以及通讯接口,那么你是否了解基本的PLC串口通讯和通讯接口呢?
一、什么是串口通讯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器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 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二、串口通讯的使用
串口通讯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a、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后一位。典型的值为1,1.5和2位。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S7-1200 CPU V2.0(6ES7214-1AE30-0XB0)
软件环境:
(1)Windows 7 Professional SP1 64位
(2)STEP7 V11 SP2
步骤1. 创建DB块: 在项目中添加了S7-1200设备之后,在项目树中此PLC的'程序块'下即可以添加新的数据块。
图1 DB块的创建
在打开的'添加新块'窗口下选择数据块。 以下是对此窗口下各项配置的说明:
名称:此处可以键入DB块的符号名。如果不做更改,那么将保留系统分配的默认符号名。例如此处为DB块分配的符号名为“Data_block_2”;
类型:此处可以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所要创建的数据块类型-全局数据块或背景数据块。如果要创建背景数据块,下拉菜单中列出了此项目中已有的FB供用户选择。
语言:对于创建数据块,此处不可更改。
编号:默认配置为“自动”,即系统自动为所生成的数据块配分块号。当然也可以选择“手动”,则“编号”处的下来菜单变为高亮状态,以便用户自行分配DB块编号。
块访问:默认选项为“已优化”,当选择此项时,数据块中的变量仅有符号名,没有偏移量的信息,该数据块仅可进行符号寻址访问。选择“已优化”创建数据块可优化CPU对存储空间的分配及访问,提升CPU性能;
用户也可以选择“标准-与S7-300/400兼容”,获得与S7-300/400数据块相同的特性,数据块中的变量有符号名和偏移量,可以进行符号访问和地址访问。
注意:数据块的块访问属性只能在创建数据块时定义。创建完成后无法修改数据块的访问属性。如果在编程中需要对数据块进行地址访问,必须在创建该数据块时将块访问设置成“标准-与S7-300/400兼容”。
当以上的数据块属性全部定义完成,点击“确定”按钮即创建完成一个数据块。用户可以在项目树中看到刚刚创建的数据块,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树中的DB块
2. 为数据块定义变量:双击打开数据块即可逐行添加变量,如图3 所示。
图3 DB块的编辑
如果数据块时选择“标准-与S7-300/400兼容”,则在数据块中可以看到“偏移量”列,并且系统在编译之后在该列生成每个变量的地址偏移量。设置成优化访问的数据块则无此列。
默认情况下会有一些变量属性列未被显示出来,可以通过右键单击任意列标题,可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显示被隐藏的列,见图4:
图4 显示隐藏列
表1是对数据块变量定义的所有列的说明:
表1 DB块中的列属性
定义变量的数据类型:可以为变量定义基本数据类型,复杂数据类型(时间与日期,字符串,结构体,数组等),PLC数据类型(如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系统数据类型和硬件数据类型。可以直接键入数据类型标识符,或者通过该列中的选择按钮选择。如下图所示:
图5 定义数据类型
需要创建多个数据类型相同的变量时,可以将光标置于个变量名称的右下角,待光标变为“+”符号后向下拖动光标,即可轻松创建多个具有类似属性的变量:
图6 创建多个变量
DB块数据的保持性:对于可优化访问的数据块,其中的每个变量可以分别设置其保持与否;而标准数据块仅可设置其中所有的变量保持或不保持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