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西门子S7-300代理商
  • 云南西门子S7-300代理商
  • 云南西门子S7-300代理商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子

云南西门子S7-300代理商

一、PPI通讯

PPI协议是S7-200CPU基本的通信方式,通过原来自身的端口(PORT0或PORT1)就可以实现通信,是S7-200CPU默认的通信方式。

二、RS485串口通讯

第三方设备大部分支持,西门子S7PLC可以通过选择自由口通信模式控制串口通信。简单的情况是只用发送指令(XMT)向打印机或者变频器等第三方设备发送信息。不管任何情况,都必须通过S7PLC编写程序实现。当选择了自由口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发送指令(XMT)、接收指令(RCV)、发送中断、接收中断来控制通信口的操作。

三、MPI通讯

MPI通信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通信方式,MPI网络通信的速率是19.2Kbit/s~12Mbit/s,MPI网络多支持连接32个节点,通信距离为50M。通信距离远,还可以通过中继器扩展通信距离,但中继器也占用节点。MPI网络节点通常可以挂S7-200、人机介面、编程设备、智能型ET200S及RS485中继器等网络元器件。

西门子PLC与PLC之间的MPI通信一般有3种通信方式:

1、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2、无组态连接通信方式3、组态连接通信方式

四、以太网通讯

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通道,这个思想早在1968年来源于厦威尔大学。1972年,Metcalfe和DavidBoggs设置了一套网络,这套网络把不同的ALTO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同时还连接了EARS激光打印机。这就是世界上个人计算机局域网,这个网络在1973年5月22日运行。Metcalfe在运行这天写了一段备忘录,备忘录的意思是把该网络改名为以太网(Ethernet),其灵感来自于“电磁辐射是可以通过发光的以太来传播”这一想法。1979年,DEC、Intel和Xerox共同将网络标准化。1984年,出现了细电缆以太网产品,后来陆续出现了粗电缆、双绞线、CATV同轴电缆、光缆及多种媒体的混合以太网产品。以太网是目前世界**行的拓朴标准之一,具有传传播速、网络资源丰富、系统功能强、安装简单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很多优点。


五、PROFIBUS-DP通讯

PROFIBUS-DP现场总线是一种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符合欧洲标准和。PROFIBUS-DP通信的结构非常精简,传输速度很高且稳定,非常适合PLC与现场分散的I/O设备之间的通信。、

202202231632193121774.jpg202202231632190084754.jpg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概念

滑模变结构控制(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简称SMVSC)利用控制作用的不连续特性,使系统在两个控制之间切换,从而产生一种与原系统无直接关系的新运动——滑动模态。


这种运动有两个主要的优点:


首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滑模面来实现系统的动力学特征,以满足闭环系统的性能指标;


其次,闭环系统的响应对满足匹配条件的不确定性*不敏感。


这种不变性表明,滑模控制非常适合作为一种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目前,基于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理论在上受到了广泛重视。


然而,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由于系统参数变化、外部扰动以及检测技术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难以获得控制对象模型,且匹配条件往往难以满足,使得滑模控制系统难以达到理想的品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一个系统仅仅考虑滑模控制本身的设计是不够的,必须针对不同的具体系统,借鉴其他控制理论的新进展、新发现,进一步扩充与发展不确定系统的滑模控制理论,这对滑模控制理论的实用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出现了针对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滑模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等策略;以微分几何为工具的基于输入/状态和输入/输出线性化的非线性滑模控制策略;考虑执行机构、传感器动力学特性的高阶滑动模态控制策略;基于逐步修正算法的反步滑模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作为一种特殊的鲁棒控制方法,在解决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特征是具有一套反馈控制律和一个决策规则,该决策规则就是所谓的切换函数,将其作为输入来衡量当前系统的运动状态,并决定在该瞬间系统所应采取的反馈控制律,结果形成了变结构控制系统。该变结构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连接而成,每个子系统有其固定的控制结构且仅在特定的区域内起作用。引进这种变结构特性的优势之一是系统具有每一个结构有用的特性,并可进一步使系统具有单独每个结构都没有的新的特性,这种新的特性即是变结构系统的滑动模态。滑动模态的存在,使得系统在滑动模态下不仅保持对系统结构不确定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鲁棒性,而且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动态性能。迄今为止,变结构控制理论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成为自动控制系统中一种一般的设计方法。它适用的控制任务有镇定与运动跟踪等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