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5SY6202-7CC
1.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为建立、保持和断开在物理实体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程的特性。它是建立在传输介质之上,负责提供传送数据比特位“0”和“1”码的物理条件。同时,定义了传输介质与网络接口卡的连接方式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方式。常用的串行异步通信接口标准RS-232C、RS-422和RS-485等就属于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数据键路层通过物理层提供的物理连接,实现建立、保持和断开数据链路的逻辑连接,完成数据的无差错传输。为了保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控制功能是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在数据链路上,数据以帧格式传输,帧是包含多个数据比特位的逻辑数据单元,通常由控制信息和传输数据两部分组成。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面向比特的串行同步通信协议----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HDLC)。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完成站点间逻辑连接的建立和维护,负责传输数据的寻址,提供网络各站点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完成传输数据的路由选择和信息交换的有关操作。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报文包的分段、报文包阻塞的处理和通信子网内路径的选择。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X.25分组协议和IP协议。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是向会话层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的数据传送服务。传输层的信号传送单位是报文(Message),它的主要功能是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连接支持。典型的传输层协议是因特网TCP/IP协议中的TCP协议。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两个表示层用户之间的连接称为会话,对应会话层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组织和协调两个层次之间的会话,并管理和控制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网络下载中的断点续传就是会话层的功能。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用于应用层信息内容的形式变换,如数据加密/、信息压缩/解压和数据兼容,把应用层提供的信息变成能够共同理解的形式。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作为参考模型的较高层,为用户的应用服务提供交换,为应用接口提供操作标准。七层模型中所有其它层的目的都是为了支持应用层,它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常用的应用层服务有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和Web服务等。
OSI 7层模型中,除了物理层和物理层之间可直接传送信息外,其它各层之间实现的都是间接的传送。在发送方计算机的某一层发送的信息,必须经过该层以下的所有低层,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方计算机,并层层上送直至到达接收方中与信息发送层相对应的层。
OSI 7层参考模型只是要求对等层遵守共同的通信协议,并没有给出协议本身。OSI 7层协议中,高4层提供用户功能,低3层提供网络通信功能
字节交换指令SWAP**于1个字长的字型数据进行处理,指令功能是将字型输入数据IN的高位字节与低位字节进行交换,因此又可称为半字交换指令。指令的梯形图及语句表如图4-36所示。
在梯形图中,字节交换指令SWAP以功能框的形式编程,指令名称为“SWAP”。当允许输入EN有效时,将IN中的数据进行半字交换,经常和边沿触发指令(EU或ED)配合使用,否则执行该指令偶数次等于没执行,且增加了扫描时间。
影响允许输出ENO的出错条件为:SM4.3(运行时间),0006(间接寻址)。
在语句表中,SWAP指令的指令格式为:SWAP IN
在三菱PLC的FX2N型PLC中定时器在启动后可以对可编程控制器内的1ms、10ms、100ms等时钟脉冲信号进行累加计算,当累加的数值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定时器的触点就动作。定时器设定值可以用十进制常数(K)来设定,也可以用数据寄存器(D)的内容进行间接*。FX2N型PLC中T0-T199为单位时间为100ms的定时器;T200-T245为单位时间为10ms的定时器;T246-T249为单位时间为1ms的累积型定时器;T250-T255为单位时间为100ms的累积型定时器。这些定时器的设定值可以从K1到K32767。
触点恢复断开,Y000输出触点也复位。
图2所示为单位时间100ms累积型定时器的用法。控制定时器线圈T250通断电的X001接通时,T250对100ms的时钟脉冲从当前值进行累积计数。当该值与设定值K345相等时,定时器的触点动作。在计时过程中,即使X001断开,只要复位电路没有接通,则在其再次闭合后,定时器会接着断开前所计数值继续计数,其累积时间为34.5s。这种定时器的复位需要通过专门的复位指令进行复位操作。图中当复位输入X002接通 ,定时器T250就复位,输出触点Y001也复位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