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5SL6632-7CC
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广泛应用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角度看,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成两大类: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易失性(Volatile)存储器和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微型计算机中的RAM属于可随机读写的易失性存储器,而ROM属于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
⑶ 存储器工作原理
为了更好地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通常被分为许多等长的存储单元,每个单元可以存放一个适当单位的信息。全部存储单元按一定顺序编号,这个编号被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简称地址。存储单元与地址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应注意存储单元的地址和它里面存放的内容完全是两回事。
对存储器的操作通常称为访问存储器,访问存储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选定地址后向存储单元存入数据,被称为“写”;另一种是从选定的存储单元中取出数据,被称为“读”。可见,不论是读还是写,都必须先给出存储单元的。来自地址总线的存储器地址由地址译码器译码(转换)后,找到相应的存储单元,由读/写控制电路根据相应的读、写命令来确定对存储器的访问方式,完成读写操作。数据总线则用于传送写入内存或从内存取出的信息。主存储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8所示
4.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从计算机外部向计算机内部传送信息的装置。其功能是将数据、程序及其他信息,从人们熟悉的形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部。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等。
5.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传送到计算机外部供计算机用户使用的装置。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内部二进制形式的数据信息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或其他设备能接受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通常我们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Input/Output)。它们都属于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1.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但仅有硬件计算机还不能工作,要使计算机解决各种问题,必须有软件的支持,软件是介于用户和硬件系统之间的界面。
“软件”一词 20世纪60年代初传入我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软件定义为:电子计算机程序及运用数据处理系统所必需的手续、规则和文件的总称。对此定义,一种公认的解释是:软件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组成。程序由计算机较基本的指令组成,是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操作步骤;文档是指用自然语言或者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功能规格、开发情况、测试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程序是具有目的性和可执行性的,文档则是对程序的解释和说明。
程序是软件的主体。软件按其功能划分,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型。
1. 1.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
系统软件一般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系统,是*用户干预的各种程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调度,监控和维护计算机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
常见的系统软件主要指操作系统,当然也包括语言处理程序(汇编和编译程序等)、服务性程序(支撑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⑴ 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就必须用一个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这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它的功能就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从图1-10可以看出,操作系统是较基本的系统软件,其他的所有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没有操作系统作为中介,用户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将变得非常难且低效。操作系统能够合理地组织计算机整个工作流程,较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操作系统在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友善、使用灵活的服务界面的同时,也提供了其他软件开发,运行的平台。它具备五个方面的功能,即CPU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及文件管理。操作系统是每一台计算机的软件,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计算机甚至具备几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系统工作的优劣。微型计算机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Disk Operating System)、Unix、Xenix、Linux、Windows98/2000、NetWare、WindowsNT、WindowsXP等。
⑵ 语言处理程序
在介绍语言处理程序之前,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程序,而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的指令序列。计算机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一种工具,这种交流被称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按其发展演变过程可分为三种: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者统称为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Machine Lange)是直接由机器指令(二进制)构成的,因此由它编写的计算机程序不需要翻译就可直接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并运行。这种由二进制代码指令编写的程序较大的优点是执行速度快、效率高,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机器语言很难掌握,编程繁琐、可读性差、易出错,并且依赖于具体的机器,通用性差。
汇编语言(Assemble Lange)采用一定的助记符号表示机器语言中的指令和数据,是符号化了的机器语言,也称作“符号语言”。汇编语言程序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全都用符号表示,大大方便了记忆,但用助记符号表示的汇编语言,它与机器语言归根到底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都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因此都是低级语言。同样具备机器语言的缺点,如:缺乏通用性、繁琐、易出错等),只是程度上不同罢了。用这种语言编写的程序(汇编程序)不能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必须首先被一种称之为汇编程序的系统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由计算机执行。任何一种计算机都配有只适用于自己的汇编程序(Assembler)。
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它与机器无关,是近似于人类自然语言或数学公式的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克服了低级语言的诸多缺点,它易学易用、可读性好、表达能力强(语句用较为接近自然语言的英文字来表示)、通用性好(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能使用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但是,对于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仍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它也必须经过某种转换才能执行。
高级语言种类很多,功能很强,常用的高级语言有:其中面向过程的有Basic、用于科学计算的Fortran、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Pascal、用于商务处理的COBOL和支持现代软件开发的C语言 ;现在又出现了面向对象的VB(Visual Basic)、VC++(Visual C++)、Delphi、Java等语言使得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Ø Ø Fortran 语言在1954年提出,1956年实现的。适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它已经具有相当完善的工程设计计算程序库和工程应用软件。
Ø Ø Pascal 语言是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适用于教学、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系统软件开发等,目前逐渐被C语言所取代。
Ø Ø C语言是美国Bell实验室开发成功的,是一种具有很高灵活性的高级语言。它语言程序简洁,功能强,适用于系统软件、数据计算、数据处理等,成为目前使用得较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Ø Ø 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它既保留了Basic语言简单易学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视化界面设计功能,能够迅速地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是重要的多媒体编程工具语言。
Ø Ø 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面向对象的技术在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及多媒体应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们预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将会主导今后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Ø Ø Java是一种新型的跨平台分布式和程序设计语言。Java以它简单、安全、可移植、面向对象、多线程处理和具有动态等特性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Java语言是基于C++的,其较大的特色在于“一次编写,处处运行”。Java已逐渐成为网络化软件的核心语言。
语言处理程序的功能是将除机器语言以外,利用其他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机器所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程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通常将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称为源程序(Source Program),而把由源程序经过翻译(汇编或者编译)而生成的机器指令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Object Program)。语言处理程序中的汇编程序与编译程序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必须生成的目标程序,然后通过执行目标程序得到较终结果。而解释程序是对源程序进行解释(逐句翻译),翻译一句执行一句,边解释边执行,从而得到较终结果。解释程序不产生将被执行的目标程序,而是借助解释程序直接执行源程序本身
三菱FX机型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定时器是对机内1ms、10ms、100ms等不同规格时钟脉冲累加计时的。定时器除了占有自己编号的存储器位外,还占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和一个当前值寄存器。
具体工作历程
定时器满足计时条件时开始计时,当前值寄存器则开始计数,当它的当前值与设定值寄存器存放的设定值相等时定时器动作,其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并通过程序作用于控制对象,达到时间控制的目的。
定时器的类型 :有通用型、积算型两大类
通用定时器:FX系列PLC有100ms、10ms、1ms3种定时器,不同型号PLC的不同3种定时器的范围不同,而同一型号的PLC的3种定时器的范围还可由特殊辅助继电器M8028的状态改变。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