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5SL6608-8CC
上位机与下位机采用了RS485通讯,通讯方便,可靠。对多色机而言,安全因素很重要。在设计中,每个机组既要考虑到安全控制,其中包括本位机组的急停,安全按钮;还要考虑方便操作,包括每个机组均应有正点,反点按钮。因此,一方面输入点增加很多;另一方面,走线也很不方便。采用双机通讯,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各机组的走线可以按照就近原则,进入离它较近的控制柜内,既节省了走线,也方便了控制。
由于印刷机是一个精度较高的机械,印刷品的好坏一方面在于机械加工以及安装的精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水路,墨路的平衡以及合压的准确性。双色机的每一色组,都有水路和墨路装置。为了便于水辊速度的调节,每根水辊都用一个变频器控制,同时,主电机速度也需要变频器调节。因此,为了实现多路速度调节,我们采用了三菱4D/A数模转换器,它将PLC方给出的数字量,根据相应的算法,转换成0~10V直流电压输出,很好地实现了多路速度调节要求。
在印刷过程中,调版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尤其对多色机来说,各组版对正的精度会对印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套印不准,印刷品就会出现字面重叠或影像不清。一般来说,印版轴向调节范围为-2mm~+2mm ,周向调节范围为-1mm~+1mm。如果使用手动调版,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精度不高。为了实现自动打版,我们在版辊上安装了电位器,通过电位器将模拟量传送给4A/D,经过PLC处理,可将版辊的转动精度很好地控制在打版范围内。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从一出现就受到关注,它的简单易用,强大的功能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合用于工业环境。用户可以自由地组合文字,按钮,图形,数字等来处理或监控管理随时可能变化的信息。随着机械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往的操作界面需由熟练的操作员才能操作,无法提高效率。但使用人机界面,能明确指示并告知操作员机器设备目前的状况,使操作变得简单生动。使用触摸屏,还可以使机器配线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减少PLC控制所需的I/O点数,降低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整套设备的附加价值。三菱触摸屏和三菱PLC有很好的通用性,能在线监视并修改程序,不必很麻烦的重复插拔接口。
3 软件设计
3.1 给纸设计
印刷机整体的电气设计还是比较复杂的,对时间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机器的很多地方装有接近开关,用来检测不同的时间点。在印刷过程中,走纸的好坏是影响机器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纸走的好坏,指的是无歪张,双张等现象,如果有歪张,双张现象,在高速情况下,就会将走坏的纸,卷入机器内,从而破坏胶皮,给用户带来很大损失
印刷时,版辊筒与胶皮辊筒先合压,胶皮辊筒与压印辊筒后合压。在我们的机器中,合压全部采用了气动装置,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动作时间。由于印刷速度是多段速,在3000~12000r/h之间,根据用户需要可选择不同的速度。但是,气缸动作时间是一定的,齿轮转过角度是一定的,因此,机器速度不同时,合压时间也不同。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根据理论计算值,找出对于不同机器速度时,机器的延时时间。采用比较指令,当机器段速与理论值相等时,延时相应的时间,使压印辊筒与胶皮辊筒准确合压。经过多次试验,离压,合压都没有问题。
3.3 人机界面设计
在人机界面中,设计了7幅画面,包括整体图形,故障显示,机器速度和计数显示,水辊速度显示,调版监控等。故障显示使用指示器,给出位元件即可实现闪动效果,让操作者很方便的知道故障部位,整体感很好。在水辊速度显示中,设计了一个柱状图,可以显示水量增加大小,只需按下柱状图,就可增加水量,同时也可方便监控
一. 概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产品制造加工所要求的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电子工业中,所要求生产加工的精度要求很高,在现代日常生活中,许多日用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特别快,所用的研制开发、生产周期特别短,而在此环节中,生产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生产设备要能够适应多种不同产品的生产,特别是新产品的生产适应能力,还要能够保证产品的精度。在TFT生产中,在基板完成电路印刷等一系列的工作以后有一道工序,就是基板的切割,因为在前道生产根据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是一块比较大的基板,在一块大的基板上可能有好多块小的基板组成,这根据制造面板本身的用途来定。如手机面板,目前在生产的一块大的基板上有30到104块不等的小的基板组成,这还要根据手机面板的尺寸来定,如图1所示。经过切割以后,变成一片一片小的基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基板由两层玻璃组合而成,在两层之间有印刷电路,而且在切割的时候上下不是在一条线上,而是成一个阶梯状,在TFT面的A处有印刷电路端子,切断过程中**不能碰伤端子。在如图3中所示,A-F中5个尺寸精度要全部达到±0.1mm,并且切断后在基板的边缘不能有毛边,这样就要在切断过程中要很好的控制压力、切入量,根据不同玻璃材质就要设定不同的压力和切入量,另外切断的步骤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都采用的步骤是:①CF面 切②TFT面 剖③TFT面 切④CF面 剖。在现在划线设备中都是采用的多把(以前都是单作业),一般在5-7把,此系统中采用了5把,在此系统中的切入量和左右运动都采用伺服系统来控制,而且都采用了高速运动,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本系统采用的是A970GOT人机界面,在本系统中人机界面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其他任何器件都代替不了的。人机界面总共有218个画面组成,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正常的操作人员操作的主画面,二是设备维修、调试人员进入的特殊功能画面,此画面只有工程师级身份人员才能进入,它的参数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图6为特殊功能画面的结构图,其中主要是参数设定方面,这里主要介绍轴的位置参数设定,在本系统中较主要的部分就是伺服系统,它是保证系统精度的核心,伺服系统的参数、数据设定是非常复杂的,图6为伺服系统参数设定的基本框架结构图,基本参数主要是单位设定、1脉冲的相当移动量、脉冲输出模式、转动方向、速度限制值、加减速时间、马达选择。详细设定除了对上面叙述中一些进行了详细设定以外,还对其他的功能进行了设定,如M代码的取码模式、速度模式、JOG运转、手动脉冲的选择、圆弧误差补正等等。原点复位参数设定主要是复归的方式、方向、原点地址、速度。用数据就是我们所要求系统如何去工作、工作的步骤、数据等内容。伺服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对内部寄存器的地址进行操作,主要分为参数区、监视区、制御数据区、数据区、PLC的CPU内存区、块传送区几个部分。在图5系统图中对各个位置的设定(QD75)主要是对基本数据的设定,包括定位识别子、M代码、指令速度、地址/移动量、突停减速时间、圆弧地址,其中每轴共设定了30点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适应系统切割复杂程度不同的基板。在人机界面的软件设计中,把与伺服系统相关的数据参数直接编写在画面中,可以有效的对系统进行调整,改变,在系统中不仅仅上面的这些数据,另外与有关的参数设定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本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