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5SL4210-7CC
所谓程序编制,就是用户根据控制对象的要求,利用PLC厂家提供的程序编制语言,将一个控制要求描述出来的过程。PLC较常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语言和指令语句表语言,且两者常常联合使用。
1) 梯形图(语言)
梯形图是一种从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图演变而来的图形语言。它是借助类似于继电器的动合、动断触点、线圈以及串、并联等术语和符号,根据控制要求联接而成的表示PLC输入和输出之间逻辑关系的图形,直观易懂。
梯形图中常用 图形符号分别表示PLC编程元件的动合和动断触点;
用 ( ) 表示它们的线圈。梯形图中编程元件的种类用图形符号及标注的字母或数加以区别。触点和线圈等组成的独立电路称为网络,用编程软件生成的梯形图和语句表程序中有网络编号,允许以网络为单位给梯形图加注释。
梯形图的设计应注意到以下三点:
①梯形图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地顺序排列。每一逻辑行(或称梯级)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串、并联接,最后是线圈。
②梯形图中每个梯级流过的不是物理电流,而是“概念电流”,从左流向右,其两端没有电源。这个“概念电流”只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用户程序执行中应满足线圈接通的条件。
③输入寄存器用于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而不能由PLC内部其它继电器的触点来驱动。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寄存器的触点,而不出现其线圈。输出寄存器则输出程序执行给外部输出设备,当梯形图中的输出寄存器线圈得电时,就有信号输出,但不是直接驱动输出设备,而要通过输出接口的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才能实现。输出寄存器的触点也可供内部编程使用。
2)指令语句表
指令语句表是一种用指令助记符来编制PLC程序的语言,它类似于计算机的汇编语言,但比汇编语言易懂易学,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程序就是指令语句表。一条指令语句是由步序、指令语和作用器件编号三部分组成
PLC是采用软件编制程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编程时要使用到各种编程元件,它们可提供无数个动合和动断触点。编程元件是指输入寄存器、输出寄存器、位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通用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及特殊功能存储器等。
PLC内部这些存储器的作用和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继电器十分相似,也有“线圈”与“触点”,但它们不是“硬”继电器,而是PLC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当写入该单元的逻辑状态为“1”时,则表示相应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所以,内部的这些继电器称之为“软”继电器。
SIEMENS S7-200系列CPU224、CPU226部分编程元件的编号范围与功能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1-1-1
元件名称 | 符号 | 编号范围 | 功 能 说 明 |
输入寄存器 | I | I0.0~I1.5共14点 | 接受外部输入设备的信号 |
输出寄存器 | Q | Q0.0~Q1.1共10点 | 输出程序执行并驱动外部设备 |
位存储器 | M | M0.0~M31.7 | 在程序内部使用,不能提供外部输出 |
定时器 |
256(T0~t255) | T0,T64 | 保持型通电延时1ms |
T1~T4,T65~T68 | 保持型通电延时10ms | ||
T5~T31,T69~T95 | 保持型通电延时100ms | ||
T32,T96 | ON/OFF延时,1ms | ||
T33~T36,T97~T100 | ON/OFF延时,10ms | ||
T37~T63,T101~T255 | ON/OFF延时,100ms | ||
计数器 | C | C0~C255 | 加法计数器,触点在程序内部使用 |
高速计数器 | HC | HC0~HC5 | 用来累计比CPU扫描速率更快的事件 |
顺控继电器 | S | S0.0~S31.7 | 提供控制程序的逻辑分段 |
变量存储器 | V | VB0.0~VB5119.7 | 数据处理用的数值存储元件 |
局部存储器 | L | LB0.0~LB63.7 | 使用临时的寄存器,作为暂时存储器 |
特殊存储器 | SM | SM0.0~SM549.7 | CPU与用户之间交换信息 |
特殊存储器 | SM(只读) | SM0.0~SM29.7 | 接受外部信号 |
累加寄存器 | AC | AC0~AC3 | 用来存放计算的中间值 |
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 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
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 Q=I2*Xl(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 Q=I2*Xc(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较大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较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较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较大电流,A;
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
I线=3的开平方×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
I线=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1、交流电的总功率
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
12、变压器工作原理
U1/U2=N1/N2=I2/I1
U1、U2:一次、二次电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
I2、I1:二次、一次电流,A;
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I=U/Z
Z=(R2+XL2)和的开平方 (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I=U/Z
Z=[R2+(XL-Xc)2]和的开平方 (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Xc:容抗,Ω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