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模块1FL6052-2AF21-2MB1
需要数据处理与高性能紧密结合的情况。
工艺技术
特定工艺任务与控制功能紧密结合的情况。
灵活性
任务中结合硬件模块或用户定制软件的情况。
因为SIMATIC WINAC具有开放和功能强大的接口,所以它成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理想平台。
PCI 卡(通用键控 5 V/3.3 V),自身带微处理器,用于将 PC 和 SIMATIC 编程器/PC 连接到 PROFIBUS,较高速度 12 Mbps
通信服务:
在一个 PCI 卡上提供符合 IEC 61158/61784 的 PROFIBUS DP 主站和从站接口
通过 STEP 5 和 STEP7 实现编程器/OP 通信
通过 HARDNET-PB S7 软件包实现 S7 通信
基于 FDL 接口的开放式通信 (SEND/RECEIVE)
用于模块安装、调试和操作的诊断功能
通过直接双端口 RAM 访问实现高性能
事件和过滤器机制减轻了主 CPU 上的负荷
可实现zui多 4 个通信处理器的多协议操作和并行操作
由于支持恒定总线循环时间,可实现运动控制应用
相应的 OPC 服务器和组态工具均包含在相应通信软件的供货范围内。
通过直接访问硬件的双端口 RAM 快速访问过程数据
编程器/PC 具有很高的计算性能;
通过在硬件上对通信进行预处理,降低主机 CPU 的工作负荷
可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
驱动程序源代码用于移植到不同操作系统环境
插槽数减少;
作为 DP 主站和 DP 从站并行操作
也可在运动控制系统中使用;
通过恒定总线循环时间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Design西门子PLC卡件CPU314C-2PN/DP
短 PCI 卡
可在 3.3 V 和 5 V PCI 插槽中运行(通用键控)
33 MHz 或 66 MHz PCI 时钟
可作为 32 位卡在 64 位 PCI X 插槽中运行
2 x 9 针 Sub-D 接口,用于连接到 PROFIBUS
诊断 LED
并行操作zui多 4 个通信处理器
通过 PCI 标准机制(即插即用)安装模块。
若 CP 5614 A3 用作 DP 主站、DP 从站或在 PROFIBUS DP 上的 PG/OP 中使用,则可连接到:
电气 PROFIBUS,通过
总线连接器和 PROFIBUS 总线电缆或
总线端子(如总线端子 12M)和 PROFIBUS 总线电缆
带有 OLM 的光纤 PROFIBUS,通过
带两个总线连接器的总线电缆或
PROFIBUS 插入式电缆 830-1T
带有 OBT 和集成接口的光纤 PROFIBUS,通过
带两个总线连接器的总线电缆或
PROFIBUS 插入式电缆 830-1T
具有两个 M12 插座的现场侧机柜套管
混合型现场总线连接是使用机柜套管设计形式的 HanBrid 接口进行的,用于将数据和电能从控制柜 (IP20) 输送到现场 (IP65)。另外,也可作为将 PROFIBUS DP 和辅助电压线路布入混合现场总线电缆中的接口。
在带有适用于 PROFIBUS M12 连接电缆的两个 M12 接口的机柜套管上,电机的 24 V 电源通过单独的 7/8" 连接电缆来传输。
无源和有源混合现场总线接口
混合现场总线接口具有有两种型式,其功能有所不同。包括:
无源型
带信号刷新器功能的现行版本可显著增加 PROFIBUS 电缆的zui大长度
连接方式
现场端使用 HanBrid 或 M12 插塞式连接器进行连接。
HanBrid 型可使用以下选件:
用于现场馈电的接口/接口
用于现场转发的接口/接头
通常,M12 型均设计带有接口/接口。
无源电缆可通过位于后部(机柜端)的以下接口进线:
直接接线
FastConnect 连接
具有刷新功能的有源电缆进线的后部带 9 针 Sub-D 插口。
馈电辅助电源
除 PROFIBUS 信号外,HanBrid 插入式连接技术还提供了将 2 个单独的辅助电压 24 V DC(切换/不切换)输入或循环到现场的选项。混合现场总线连接后面(机柜侧)的具有弹簧式接线端子的接线盒为这些辅助电压提供了多种互连选项。
无源混合现场总线连接
电缆进线从开关柜 (IP 20) 连接到现场 (IP65)
HanBrid 插接技术接口/接口或接头/接口
具有刷新功能的有源混合现场总线接口
用于馈电或传送辅助电流的笼卡式端子排 (0.25 … 2.5 mm2)
功能图(sfc)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征的一种图解表示方法。它具有简单、直观等特点,不涉及控制功能的具体技术,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是iec(国际**)可以选择的编程语言,近年来在的编程中已经得到了普及与推广。
功能图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者按照生产要求,将被控设备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简称“步”),并明确表示每一步要执行的输出,“步”与“步”之间通过制定的条件进行转换,在程序中,只要通过正确连接进行“步”与“步”之间的转换,就可以完成被控设备的全部动作。
plc执行功能图程序的基本过程是:根据转换条件选择工作“步”,进行“步”的逻辑处理。组成功能图程序的基本要素是步、转换条件和有向连线,如图所示。
图功能图
1.步
一个顺序控制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也称为步或状态。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步称为初始步,初始步一般用双线框表示。在每一步中施控系统要发出某些“命令”,而被控系统要完成某些“动作”、“命令”和“动作”都称为动作。当系统处于某一工作阶段时,则该步处于状态,称为活动步。
2.转换条件
使系统由当前步进入下一步的信号称为转换条件。顺序控制设计法用转换条件控制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让它们的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变化,然后用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去控制输出。不同状态的“转换条件”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当“转换条件”各不相同时,在功能图程序中每次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工作状态(称为“选择分支”),当“转换条件”都相同时,在功能图程序中每次可以选择多个工作状态(称为“选择并行分支”)。只有满足条件状态,才能进行逻辑处理与输出。因此,“转换条件”是功能图程序选择工作状态(步)的“开关”。
3.有向连线
步与步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有向连线”,“有向连线”决定了状态的转换方向与转换途径。在有向连线上有短线,表示转换条件。当条件满足时,转换得以实现,即上一步的动作结束而下一步的动作开始,因而不会出现动作重叠。步与步之间必须要有转换条件。
图中的双框为初始步,m0.0和m0.1是步名,i0.0、i0.1为转换条件,q0.0、q0.1为动作。当m0.0有效时,输出指令驱动q0.0。步与步之间的连线称为有向连线头省略未画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