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V90电机1FL6062-1AC61-2AB1
西门子PLC是一种专业应用于企业的计算机,全名为可编程控制器。 在西门子PLC投入运行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西门子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处理器是西门子PLC正常工作的神经**,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其次是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系统软件的称之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程序的存储器则被我们成为是用户成粗存储器。
其三是电源。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为了使系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大量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控制器,甚至在此基础上组建冗余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冗余的分类方式很多。目前,采用的PLC冗余方式分为2种,即软冗余和硬冗余。西门子公司在这2方面均给出了解决方案。基于S7-400H的硬冗余的可靠性高,但构建系统成本也较高。而基于S7-300或S7-400的软冗余是一种综合考虑提高可靠性和降的折中方案。目前,软冗余系统已经在污水处理、冶金、等控制工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目前对于软冗余的性能,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文中首先叙述西门子PLC软冗余系统的实现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主备切换时间和数据同步时间,以便为类似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 软冗余实现原理
典型的PLC软冗余系统组成案例如图1所示。
在系统运行时2个CPU均启动,但只有主CPU执行控制命令,备用CPU检测主CPU状态,时刻准备接替主CPU继续工作。与主CPU通信的IMl 53—2模块处于状态使主CPU能访问I/0模块。当系统发生特定故障时,系统可以实现主备切换,备站接替主站继续运行。这些故障包括:主机架电源、背板总线等故障;CPU故障;Profibus现场总线网络故障;ET200M站的通信接口模块IMl53故障。
PLC软冗余系统要实现软冗余功能,需要存程序中调用冗余软件包的功能模块,其主要包括:初始化冗余系统运行参数的FCl00模块;故障诊断、主备切换的FCl02模块;发送/接收数据的FBl03模块;调用FBl03进行数据同步、分析系统状态的FBl01模块。
对于由伺服电机带动的旋转物体进行位置控制,通常采用套轴式的电磁旋转变压器加复杂的处理电路来实现度的编码,再由度编码进行位置的闭环控制。上述的位置控制多用于测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中,设备构成复杂、成本较高。在某些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较为简单的位置定位。比如在一个由伺服电机带动的机械机构需要在360°的旋转范围内进行4个或多个档位的定位,实际应用中像建筑行业中控制阀门的大小来对给水量、水泥量、沙石量进行控制或工程控制,这样的定位控制精度要求不高,采用上述的方法进行位置控制显然不够经济,成本过高。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广泛。其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友好的编程环境以及辅以触摸式人机界面,使得各种工业控制更方便直观、经济可靠。这里主要阐述了基于S7-200PLC实现位置控制方法。
1 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是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位置控制系统,包含伺服电机、光电编码器、操作及显示屏、上位计算机、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和状态返回电路。该系统设计核心部件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该系列PLC功能丰富,具有多种功能模块,可方便通过人机界面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监视其状态,高版本的PLC主机拥有2个通讯端口,在使用人机界面对设备进行操作的同时还可通过RS-485接口和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及状态管理,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该系统使用S7-200 PLC的一个重要的功能:高速可逆计数。光电编码器和伺服电机同轴连接,伺服电机旋转带动光电编码器产生连续的脉冲串,PLC通过输入点读取光电编码器产生的脉冲,实现高速可逆计数。例如设置高、中、低3个给水量档位并进行控制。在调试阶段应**动伺服电机进行3个给水量的位置标定,也就是说,高、中、低3个档位分别对应一的脉冲数。应该注意的是,由于采用的是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也就是说,当编码器掉电后并不能将当前的脉冲数保存。所以在旋转机构上还要设置2个限位开关,一来保护机械结构;二来把逆向的限位开关的位置定为零位,这样相对于这个零位的高、中、低3个给水档位从光电编码器读到的脉冲数即为这3个档位的位置。这3个位置可通过PLC编程对其控制。
1、引 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由于其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编程简单、指令强大、灵活性强、能适用于比较恶劣环境等诸多优点,现已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普遍采用触摸屏加plc的方法来监控设备,但触摸屏视窄,不适应恶劣环境,且数据存储容量有限,不易实现大规模网络互联。因此我们采用plc与计算机通讯的方式实现实时监控,克服了触摸屏的缺点。
2、s7-200cpu自由口通讯方式的应用
世界**品牌的plc很多,如西门子、欧姆龙、松下、三菱等等,本人仅以西门子s7-200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cpu22×系列为例,介绍plc在计算机网络中与计算机通讯的功能。
s7-200cpu支持多样的通讯功能,根据所使用的s7-200cpu,其网络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以下协议:
点到点(point-to-point)接口(ppi)
多点接口(multi-point)(mpi)
profibus
用户定义协议(自由口)
自由口通讯是通过用户程序可以控制s7-200cpu通讯口的操作模式。利用自由口模式,可以实现用户定义的通讯协议连接多种智能设备。通过使用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和接收指令,用户程序控制通讯口操作。在自由口通讯模式下,通讯协议完全由用户程序控制。通过smb30(口0)允许自由口模式,而且只有在cpu处于run模式时才能允许。当cpu出于stop模式时,自由口通讯停止,通讯口转换成正常的ppi协议操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环境的改善,列车速度越来越高,势必对铁道车辆提出较高的要求,其表现在对列车的舒适性和运行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提高,因此车辆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带动了网络技术在列车控制和监控上的应用。车辆网络控制、监控简图如图1所示。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