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A1180-4ED42-0AA0
系统行为
系统行为主要取决于DPM1的操作状态,这此状态由本地或总线的配置设备所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
(停止:在这种状态下,DPM1和DP从站之间没有。
(:在这种状态下,DPM1读取DP从站的输入信息并使输出信息保持在故障安全状态。
(运行:在这种状态下,DPM1处于阶段,循环数据通信时,DPM1从DP站读取输入信息并向从站写入输出信息。
① DPM1设备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以有选择的广播方式将其本地状态周期性地发送到每一个有关的DP从站。
② 如果在DPM1的阶段中发生错误,DPM1将所有有关的DP从站的输出数据立即转入状态,而DP从站将不在发送用户数据。在次之后,DPM1转入状态。
(4) DPM1和DP从站间的循环
DPM1和相关DP从站之间的用户是由DPM1按照确定的递归顺序自动进行。在对总线系统进行组态时,用户对DP从站与DPM1的关系作出规定,确定哪些DP从站被纳入信息交换的循环周期,哪些被排斥在外。
DMP1和DP从站之间的数据传送分三个阶段:参数设定.组态.数据交换。在参数设定阶段,每个从站将自己的实际组态数据与从DPM1接受到的组态数
据进行比较。只有当实际数据与所需的组态数据相匹配时,DP从站才进入用户阶段。因此,设备类型.数据格式.长度以及输入输出数量必须与实际组态
一致。
(5) DPM1和系统组态设备间的循环
除主-从功能外,Profibus-DP允许主-主之间的数据通信,这些功能使组态和诊断设备通过总线对系统进行组态。
(6) 同步和锁定模式
除DPM1设备自动执行的用户数据循环传输外,DP主站设备也可向单独的DP从站.一组从站或全体从站同时发送控制命令。这些命令通过有选择的广播命令发送的。使用这一功能将打开DP从站的同及锁定模式,用于DP从站的事件控制同步。
主站发送同步命令后,所选的从站进入同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所编址的从站输出数据锁定在当前状态下。在这之后的用户周期中,从站存储接收到
输出的数据,但它的输出状态保持不变;当接收到下一同步命令时,所存储的输出数据才发送到外围设备上。用户可通过非同步命令退出同步模式。
锁定控制命令使得编址的从站进入锁定模式。锁定模式将从站的输入数据锁定在当前状态下,直到主站发送下一个锁定命令时才可以更新。用户可以通过非锁定命令退出锁模式。
(7) 保护机制
对DP主站DPM1使用数据控制定时器对从站的进行监视。每个从站都采用独立的控制定时器。在规定的监视间隔时间中,如发生差错,定
时器就会**时。一旦发生**时,用户就会得到这个信息。如果错误自动反应功能“使能”,DPM1将脱离操作状态,并将所有关联从站的输出置于故障安全状态,
并进入状态。
2.扩展DP功能
DP扩展功能是对DP基本功能的补充,与DP基本功能兼容。
(1) DPM1与DP从站间非循环的。
(2) 带DDLM读和DDLM写的非循环读/写功能,可 读写从站任何希望数据。
(3) 报警响应,DP基本功能允许DP从站用诊断信息向主站自发地传输事件,而新增的DDLM-ALAM-ACK功能被用来直接响应从DP从站上接收的报警数据。
(4) DPM2与从站间的非循环的。
3.电子设备数据文件(GSD)
为了将不同厂家生产的Profibus产品集成在一起,生产厂家必须以GSD文件(电子设备数据库文件)方式将这些品的功能参数(如I/O点数.诊断
信息.波特率.时间监视等)。标准的GSD数据将通信扩大到操作员控制级。使用根据GSD所作的组态工具可将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集成在同一总线系统中。
GSD文件可分为三个部分:
(1)总规范:包括了生产厂商和设备名称.硬件和软件版本.波特率.监视时间间隔.总线插头*信号。
(2)与DP有关的规范:包括适用于主站的各项参数,如允许从站个数.上装/下装能力。
(3)与DP从站有关的规范:包括了与从站有关的一切规范,如输入/输出通道数.类型.诊断数据等。
4.Profibus-DP行规
Profibus–DP协议明确规定了用户数据怎样在总线各站之间传递,但用户数据的含义是在PROFIBUS行规中具体说明的。另外,行规还具体规定了PROFIBUS
-DP如何用于应用领域。使用行规可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不同设备互换使用,而工厂操作人员毋须关心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为与应用有关的含义在行规中均作了精
确的规定说明。下面是Profibus-DP行规,括弧中数字是文件编号:
(1) NC/RC行规(3.052)
(2) 编码器行规(3.062)
(3) 变速传动行规(3.071)
(4) 操作员控制和过程监视行规(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