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A1150-6ED42-0AA0
1、can总线
can总线的测试和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信号反射不至导致通讯失败,传输线上必须添加匹配终端。有多种方法配置can硬件,主要取决于你硬件的物理层:高速,低速,单线还是软件可配的。
(1)高速can
对于高速can,一对信号线的每根线(can_h和can_l)都必须添加120欧姆的匹配电阻,这是因为can总线两个方向都有数据流。具体做法就是在每一个can终端(多个设备时只需在较终端的设备)的can_h和can_l上跨接一个120欧姆电阻(实际操作时我试过120欧姆左右的都可用)。
(2)低速can
对于低速can,网络上每个设备的每条数据线都需要一个终端电阻:r(rth)接在can_h上,r(rtl)接在can_l上,每个电阻的阻值需要参考低速can的使用手册进行计算。
(3)单线can
一般单线can(如ni)硬件内置一个9.9k欧姆的负载电阻,这就是网络要求的负载阻值,不需额外的电阻。
(4)软件可配
软件可配置can硬件可以通过软件来配置设备是工作在高速下,低速下或是单线接口。所需的终端电阻取决于被配置在哪个物理层。
2、lin总线
lin总线传输速率小于20kbit/s,为低速总线,信号反射一般不太明显,不至于对通信造成太大影响。所以一般不需配置终端电阻。
pcs7冗余系统通过profinet协议跟im151-8pn/dp cpu(带cpu)做通讯,怎么在pcs7的硬件组态中如何配置呢?我想pcs7做主,im151-8pn/dp cpu做从站。冗余主站中的cp443如何配置啊?
答:1、pcs7冗余h系统有两套cp443-1以太网通讯模块rj45插口;而im151-8pn/dp cpu集成了3个profinet协议带rj45插口,因此可以使用s7协议(s7 connection)通讯。
2、由于im151-8pn/dp cpu不支持冗余连接组态通讯(rredundant connection),因此im151-8pn/dp cpu需要分别与h系统中两块cpu模块作通讯组态连接;同时还要在h系统和im151-8pn/dp cpu两边分别编写两套通讯数据收发程序。
3、在双边建立了s7 connection组态后,则在im151-8pn/dp cpu侧可调用fb12(bsend)/fb13(brcv)块编写通讯数据收发程序;在h系统侧可调用sfb12(bsend)/sfb13(brcv)块编写通讯数据收发程序。
当控制计算机与各相距较远时,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而不采用并行通信方式。这是因为并行通信系统的造价较高、众多的连线不仅容易引入干扰,也容易发生线路故障。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串行通信一般采用rs-232c串行总线标准。rs-232c是工业协会(eia)推荐的一种普及型异步通信总线标准,目前已广泛应用到了计算机系统中外围设备与主机的连接中。
但是rs-232c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时存在如下问题:
(1)传送距离过近:由于受负载容许值的限制,其传送距离一般不得**过15m;
(2)电平偏移:由于信号地公用且通信双方的信号地需连结在一起,rs-232c应用于长距离通信时信号地线上会存在较大的电流,使得电平发生偏移,容易造成传输错误;
(3)潜在的接地问题:rs-232c总线有一个信号地和一个屏蔽保护地,通信中,双方的信号地需连在一起,但是屏蔽保护地却不一定允许接在一起,同时dte的信号地与屏蔽保护地之间又不一定绝缘,这就存在一个潜在的接地问题,使得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为了扩大串行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提高通信传输速率,增强抗干扰能力,eia制定了rs-422/485串行总线通信标准,也叫双端接口标准或平衡传输电气标准。rs-422/485与rs-232c的关键不同之处在于将单端输入改为双端差分输入,信号地不再共用,通信双方的信号地不再连在一起。
rs-422/485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双端差分输入,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强;
(2)互连双方的信号地分立,两条信号线形成回路,避免了电平偏移,同时也避免了rs-232c中的潜在接地问题;
(3)输出端采用双端平衡驱动,其信号放大倍数高,信号传输距离远。rs-422支持全双工串行通信,rs-485支持半双工串行通信。
在本文涉及的dnc(direct numerical control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信息系统中,由于每个生产单元的数控机床数目都远远**过计算机所配置的串口数(一般为两个),因此在本系统采用了闽台moxa公司生产的c320turbo/pci型多串口卡/板,以达到扩展串口的目的。同时为了扩大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本系统采用了rs-232长距光隔转发器(串口长线收发器fc232)。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数控机床系统的网络结构,并对该结构中的dnc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1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图1所示为dnc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整个dnc系统由管理层和设备层组成,管理层由1台计算机、rs-232c通讯扩展卡/板及有关外围设备组成,用来完成零件nc程序的管理和传送等功能。设备层由数控机床和相应通讯接口组成,其中通信接口具有双向传送功能,实现nc程序或者控制程序的双向传输。dnc系统除了常规的nc程序上/下载外,还能较好满足边加工边传递nc程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