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ES7277-0AA22-0XA0产品信息
  • 6ES7277-0AA22-0XA0产品信息
  • 6ES7277-0AA22-0XA0产品信息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值+ 包装说明 全新 - 产品规格子

6ES7277-0AA22-0XA0产品信息

1 引言  

负荷预测是从已知的用电需求出发,考虑政治、经济、气候等相关因素,对未来的用电需求做出的预测。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对未来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电力需求量的预测决定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新增容量的大小;电能预测决定发电设备的类型(如调峰机组、基荷机组等)。  

     负荷预测的目的就是提供负荷发展状况及水平,同时确定各供电区、各规划年供用电量、供用电较大负荷和规划地区总的负荷发展水平,确定各规划年用电负荷构成。 

     2 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2.1 单耗法 

按照国家安排的产品产量、产值计划和用电单耗确定需电量。单耗法分"产品单耗法"和"产值单耗法"两种。采用"单耗法"预测负荷前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产品单耗或产值单耗。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规律是产品单耗逐年上升,产值单耗逐年下降。单耗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对短期负荷预测效果较好。缺点是:需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比较笼统,很难反映现代经济、政治、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2.2 趋势外推法 

当电力负荷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且无明显的季节波动,又能找到一条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趋势模型y=f(t)。当有理由相信这种趋势能够延伸到未来时,赋予变量t所需要的值,可以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这就是趋势外推法。  

应用趋势外推法有两个设条件:①设负荷没有跳跃式变化;②定负荷的发展因素也决定负荷未来的发展,其条件是不变或变化不大。选择合适的趋势模型是应用趋势外推法的重要环节,图形识别法和差分法是选择趋势模型的两种基本方法。  

外推法有线性趋势预测法、对数趋势预测法、二次曲线趋势预测法、指数曲线趋势预测法、生长曲线趋势预测法。趋势外推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历史数据、所需的数据量较少。缺点是:如果负荷出现变动,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2.3 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是电量平均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值,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结合弹性系数得到规划期末的总用电量。弹性系数法是从宏观上确定电力发展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对速度,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和用电需求的重要参数。该方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于计算。缺点是:需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  

      2.4 回归分析法 

回归预测是根据负荷过去的历史资料,建立可以进行数学分析的数学模型。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变量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回归模型有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回归预测模型。其中,线性回归用于中期负荷预测。优点是:预测精度较高,适用于在中、短期预测使用。缺点是:①规划水平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很难详细统计;②用回归分析法只能测算出综合用电负荷的发展水平,无法测算出各供电区的负荷发展水平,也就无法进行具体的电网建设规划。  

      2.5 时间序列法 

就是根据负荷的历史资料,设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用这个数学模型一方面来描述电力负荷这个随机变量变化过程的统计规律性;另一方面在该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再确立负荷预测的数学表达式,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时间序列法主要有自回归AR(p)、滑动平均MA(q)和自回归与滑动平均ARMA(p,q)等。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所需历史数据少、工作量少。缺点是:没有考虑负荷变化的因素,只致力于数据的拟合,对规律性的处理不足,只适用于负荷变化比较均匀的短期预测的情况。  

      2.6 灰色模型法 

灰色预测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灰色预测技术,可在数据不多的情况下找出某个时期内起作用的规律,建立负荷预测的模型。分为普通灰色系统模型和较优化灰色模型两种。  

普通灰色预测模型是一种指数增长模型,当电力负荷严格按指数规律持续增长时,此法有预测精度高、所需样本数据少、计算简便、可检验等优点;缺点是对于具有波动性变化的电力负荷,其预测误差较大,不符合实际需要。而较优化灰色模型可以把有起伏的原始数据序列变换成规律性增强的成指数递增变化的序列,大大提高预测精度和灰色模型法的适用范围。灰色模型法适用于短期负荷预测。灰色预测的优点:要求负荷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不考虑变化趋势、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易于检验。缺点:一是当数据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灰度越大,预测精度越差;二是不太适合于电力系统的长期后推若干年的预测。  

      2.7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直接经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预测的一种方法,也称*调查法。德尔菲法具有反馈性、匿名性和统计性的特点。德尔菲法的优点是:①可以加快预测速度和节约预测费用;②可以获得各种不同但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③适用于长期预测,在历史资料不足或不可预测因素较多尤为适用。缺点是:①对于分地区的负荷预测则可能不可靠;②*的意见有时可能不完整或不切实际。 

      2.8 *系统法 

*系统预测法是对数据库里存放的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每小时的负荷和天气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汇集有经验的负荷预测人员的知识,提取有关规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负荷预测。实践证明,精确的负荷预测不仅需要的支撑,同时也需要融合人类自身的经验和智慧。因此,就会需要*系统这样的技术。*系统法,是对人类的不可量化的经验进行转化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但*系统分析本身就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并且某些复杂的因素(如天气因素),即使知道其对负荷的影响,但要准确定量地确定他们对负荷地区的影响也是很难的。*系统预测法适用于中、长期负荷预测。此法的优点是:①能汇集多个*的知识和经验,较大限度地利用*的能力;②占有的资料、信息多,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全面,有利于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缺点是:①不具有自学习能力,受数据库里存放的知识总量的限制;②对突发性事件和不断变化的条件适应性差。  

      2.9 神经网络法
  
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预测技术,可以模人脑做智能化处理,对大量非结构性、非确定性规律具有自适应功能。ANN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比应用于中长期负荷预测更为适宜。因为,短期负荷变化可以认为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而长期负荷预测可能会因政治、经济等大的转折导致其模型的数学基础的破坏。优点是:①可以模人脑的智能化处理;②对大量非结构性、非精确性规律具有自适应功能;③具有信息记忆、自主学习、知识推理和优化计算的特点。缺点是:①初始值的确定无法利用已有的系统信息,易陷于局部极小的状态;②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通常较慢,对突发事件的适应性差。  

      2.10 优选组合预测法  

优选组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几种预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中选取适当的权重加权平均;二是指在几种预测方法中进行比较,选择拟和度较佳或标准偏差较小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对于组合预测方法也必需注意到,组合预测是在单个预测模型不能完全正确地描述预测量的变化规律时发挥作用。一个能够完全反映实际发展规律的模型进行预测完全可能比用组合预测方法预测效果好。该方法的优点是:优选组合了多种单一预测模型的信息,考虑的影响信息也比较全面,因而能够有效地改善预测效果。缺点是:①权重的确定比较困难;②不可能将所有在未来起作用的因素全包含在模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测精度的提高。  

      2.11 小波分析预测技术 

小波分析是一种时域-频域分析法,它在时域和频域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并且能根据信号频低自动调节采样的疏密,它容易捕捉和分析微弱信号以及信号、图像的任意细小部分。其优点是:能对不同的频率成分采用逐渐精细的采样步长,从而可以聚集到信号的任意细节,尤其是对奇异信号很敏感,能很好的处理微弱或突变的信号,其目标是将一个信号的信息转化成小波系数,从而能够方便地加以处理、储存、传递、分析或被用于重建原始信号。这些优点决定了小波分析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负荷预测问题的研究。  

      3 结束语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调度、实时控制、运行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一个电网调度部门和规划部门所必须具有的基本信息。提高负荷预测技术水平,有利于计划用电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机组检修计划,有利于节煤、节油和降低发电成本,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电源建设规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负荷预测已成为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02207281244519172844.jpg202202231632200382714.jpg


笔者2002年7月曾将安全性评价中查出的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改进意见登载于《电力安全技术》杂志,现将其他未在上次提及的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再述于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1 电气安全部分   

(1) 发现有百万千瓦级骨干电厂的电气检修班组工具房内有便携型工作接地线,并在一处升压站内查到检修人员在线路侧私挂一付接地线以防线路感应电,在检修工作票中未注明。在某大型水电厂内也发现升压站内检查时检修私挂接地线以防感应触电。这种在工作票的应挂接地线栏不注明的做法,极易导致带地线合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这一情况主要发生在发电厂。   

(2) 许多单位在检测声光式验电器时未做验电器的起动电压试验,建议严格按国电公司新颁《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的要求测试,其起动电压应在0.15~0.4倍额定电压之间方合格。   

(3) 有几个厂、局错误地将Ⅱ类电动工具(有回符号)的双芯电源线改成三芯,由于Ⅱ类工具外壳是塑料的,地线根本无法接。此外,有几个供电局对电动工具试验周期抄录GB3787-9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中的试验周期1年,而电业安规明确应半年测试1次。在安全性评价中,发现供电局大楼维修班组的电气、绝缘工器具超期未测现象十分普遍,一定要注意堵塞这一漏洞,防止"灯下黑"的现象发生。   

(4) 经检查发现有些电厂和供电局使用的220 V临时用电拖线盘的双层绝缘橡皮电缆为双芯线,而拖线盘上的电源插头和插座均为三眼插座,万一使用Ⅰ类电动工具,外壳带电时,极易发生触电事故,表明采购时买了伪劣产品,而使用班组也不检查,建议对购入的拖线盘导线的芯数及截面均应检查。   

(5) 有些单位的漏电保安器动作电流值偏大,更有甚者,动作时间有的为<0.3 s,建议检修电源箱采用动作电流≤30 mA,动作时间<0.1 s的漏电保护器,要接功率大的电动工器具的电源箱,可采用动作电流≤60 mA。   

(6) 有许多单位在移动式电动机具造册时,漏登一些移动式机具,主要是潜水泵(曾不止一次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电动水压泵、强力风扇、轴流风机、电动绞丝机等,希望登记造册时不要简单地抄安全评价表中内容。   

2 高处作业部分   

(1) 检查中,发现多数焊工使用的安全带不符要求,GB6095-85《安全带》的技术要求5.7条规定:"电焊工使用悬挂绳必须全部加套。"由于悬吊绳用锦纶、维纶料,故规定焊工用安全带必须加防护套(可以轻革或帆布包裹)。建议电焊(气割)工的安全带必须按国标配置。   

(2) 有些供电局无培训线路工的模拟电杆(铁塔),建议没有的应补立,有培训用模拟杆塔的,较好要增加同杆多回线杆塔,使培训能更切合实际。   

(3) 多数单位未对线路工进行将杆上或高处触电者下放的救护方法培训,提问线路工将触电者从杆塔上下放的绳索打扣方法时,回答极不规范。线路作业属触电高风险作业,建议供电局要做好这方面培训。   

(注:以上几点在华北版中并无要求,是结合华东情况自己增加的,建议有关方面今后修订《安全性评价》一书时予以补充。)   

3 起重作业安全部分   

(1) 供电企业均配有带电作业斗臂车,定期检验和试验均只做电气绝缘试验,而对站立人员的车斗均不作机械荷重试验,电业安规和安全性评价的评价项目未明确这方面要求,建议参照GB9465.3-1988《高空作业车试验方法》和GB3766-19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有关规定,做斗臂1.5倍动荷试验,2.5倍静荷试验,以及收臂、起伏和60~85。伸副臂起伏移动试验,并将相关试验要求编入该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规程中。   

(2) 电梯属起重设备检查范围,查了40多台电梯,绝大多数的钢丝绳牵引轮均缺防护罩,建议各单位按《安规》要求加防机械卷轧的防护罩。   

4 带电作业部分   

(1) 有些供电企业未按安规要求将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名单单独公布,而是将他们不加区别地与其他一、二种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合在一张名单上公布;多数供电企业的带电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培训、复训后持证上岗,有许多上岗几年的带电作业人员根本未接受正规培训,无证上岗。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近几年体制改革使有些环节脱节。建议各省电力公司按国家较近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要求做好培训、复训和考核发证工作。   

(2) 关于带电作业停用重合闸方面,主要是管理上不严肃认真,查了应停用重合闸的工作票,票面上未填申请人的姓名、时间,批准人的姓名、时间,通知班组已停重合闸、可以工作的环节也未反映。在这方面,无锡供电局对第二种工作票作了补充,将上述内容加入第二种工作票,印制带电作业**工作票,使停用重合闸各环节都能得到反映。   

5 特种作业及防护用品部分   

(1) 供电局生产人员在穿着上差距较大,变电站值班人员穿西服(局发标识服)、化纤面料衣、裤情况较多,少数女职工穿高跟鞋上班,下属变电站值班人员问题更多,有的合同制工人**发给棉质工作服。   

(2) 发电厂的高噪声防护问题较多。查阅某电厂94个点的噪声实测记录,大于110 dB(A)计8点[较高达118.3 dB(A)],100~110 dB(A)共40点,主要噪声源为钢球磨,90~100 dB(A)共28点,而该厂职工体验时未做电听力测试。噪声治理的难度大大超过粉尘,现在火电厂重视了粉尘治理,但对噪声危害认识严重不足,某厂584人体检时,查出听力损伤较重的84人;某厂燃料等车间376人,查出不同听力损失者24人。建议发电厂在防噪声危害方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将治理噪声作为攻关项目并列入"两措"计划;②对进入高噪声区工作(巡视、检修及路过者)一律使用耳塞防护,对不使用者按违章从严考核,以保护员工健康;③对噪声超过90 dB(A)的场所,张挂近期噪声实测值,并张挂安全警告标志,提醒员工使用防护用品;④对接触高噪声的员工,体检时增加电听力测试要求,并记入体检档案。   

(3) 安全帽查出的问题较多,主要存在以下情况:①大多数员工以及安监人员和**都不懂如何判别塑料安全帽上的生产年、月的*性标记。某局采购的新安全帽已在制造厂内压库一年,员工只能使用18个月就过期失效;有的劳防用品库中新安全帽再过6个月就达到失效期;②安全帽不以旧换新,班组内存放着超出有效期一至几年的安全帽,说是给外来人员、民工使用;③水电厂内使用竹丝安全帽,主要图其轻、凉快,由于竹编安全帽无法检验其质量,故电业不推荐使用;④线路工冬季使用的棉安全帽无*性生产年月标记,也没有查评依据。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加强安全帽采购、发放、使用和报废的管理,教育每个员工如何判别安全帽的生产年、月(指塑料帽沿上浇注的*性标记),防止超期使用。   

6 安全标志及遮栏部分   

(1) 电缆隧道普遍未装设通向出口的安全标志,动力电缆(含对接头)未张挂"禁止带电搬动电缆"的安全警告标志(华东某厂曾发生由于这一原因导致电缆对接头爆炸死亡2人的事故)。建议电缆隧道在有分叉处设置标志牌,用头指明通往××出口及距出口几米。   

(2) 装有微机保护的机房门口已张贴了禁止使   

用手机的安全标志,但有的不够醒目,有的张贴在控制室门上。建议值班员提醒进入控制室的**和外来人员禁止接、机,并作为值班人员的安全职责加以考核。   

(3) 电厂的汽机房屋顶、机炉室顶、变电站高层布置平台等未张挂荷重限止标志。   

7 作业环境部分   

(1) 有些电缆隧道内照明是220 V,建议电缆隧道内照明采用36 V电压,如一时改造困难,可先在电源侧装置漏电保护器,或照明电源通过隔离变压器接入。   

(2) 开关室、工具房等的照明离地面不足2.5 m的照明灯未加防护罩。   

(3)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厂房、构架上的钢直梯基本都不符合国标要求(凡攀登高度超过2 m时应设梯护笼,护笼下端距基准面为2 m。详见国标GB4053.1-83)。主要是基建时未按国标设计,建议今后审查初步设计时应向设计院提出。   

(4) 经检查有多个35~220 kV老变电站控制室的吊顶装饰材料为非阻燃材料。建议在今后修订安全性标准时要增加这一内容。   

(5) 有些电厂汽机房、锅炉房0 m层地面设有通向电缆隧道的孔洞,多数孔洞仅用花纹钢板盖着,孔洞四周未砌筑一圈挡油(水)的护栏,笔者看到有几个靠近汽轮机油系统的此类孔洞均无防护围栏(高度应大于5 cm),万一油系统着火,燃着的油泄漏至地面,一旦油淌入电缆隧道,将引起电缆隧道内电缆着火。故要求发电厂将此问题作为重大安全隐患加以整改。   

8 防毒部分   

有些变电站的GIS开关室风机开关装于室内,而安规要求人进入GIS开关室之前先通风15 min,故通风机开关必须移到户外,并建议在门上张贴"进入GIS开关室必须先通风15 min"的安全要求。   

9 防火、防爆部分   

(1) 在被查评的几个大型发电厂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有些300 MW容量机组的几台主变均未安装固定水喷雾灭火系统;②发现某厂改造补装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由于消防水压不足,雾化极差,个别喷头基本无水;③个别大型变压器雾化喷头仅在两侧各装一个,有的甚至仅装一只喷头,只对事故喷油管下方喷水,起不到水雾包覆主变本体,万一主变内部故障,雾化水不能起到灭火降温,防止主变爆炸的作用。建议未按规定装水喷雾装置的应补装,并对消防水系统进行复核计算,必要时要改造消防系统,使雾化水压力流量达到要求。当机组停运时,每台主变压器做一次喷淋雾化试验,不合要求的进行完善,并进行拍照和录像作为技术保存备查;喷淋水管道定期放水排泥砂锈物,防止杂物堵塞喷淋头。   

(2) 查评时发现某个80年代建的500 kV变电站消防水管(地下部分为铸铁管)严重腐蚀渗漏,消防泵一旦起动,站内地下管道到处漏渗,消防水系统形同虚设。建议消防水管道的管材选用耐腐蚀性好的管道。   

(3) 由于*的企业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达到某个百分数,故许多供电局将一些35,110,220 kV变电站改为无人值班,在查评时发现,多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火灾报警系统未接入供电局监控中心,有些虽接控中心,但用发烟器试验时,有数个就地发出报警后,监控中心未接到信号。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门卫基本上是附近农民或下岗工人,无权进入设备区并进行事故处理,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这方面问题应引起有关**重视。   

(4) 有些建于市内的变电站主变压器置于室内,平时门户均封闭,为解决通风冷却,利用低压侧出线电缆隧道作为通风道,这类变压器有的设计了全淹式二氧化碳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二氧化碳喷出后,由于比重大于空气,它将沿电缆隧道流出,使变压器室内的二氧化碳达不到灭火所需的临界浓度,很显然要对其进行改造,防止自动灭火不能起到作用。此外,笔者已多次发现有些发电厂的机炉室下电缆夹层也存在类似问题,如自动灭火气体自动喷淋时,电缆夹层的排气风扇不能联锁关闭,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和防止灭火气体从通风百页窗外溢,以致达不到灭火所需的临界浓度。此类问题应引起设计院和建设单**注意。   

(5) 供电局调度大楼的电缆封堵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通信、保护、信息系统经常改造,电缆不断加放,但原有的封堵破坏后不立即恢复。电缆井道除靠封堵防火外,很少采取其它自动灭火措施。笔者建议可根据电缆井的空间容积大小,选挂适当的灯笼式二氧化碳自动灭火器,以提高调度楼的电缆防火可靠性。   

(6) 供电局修试所化验班一般要用氢作为化验变压器油总烃含量的试验介质,查评中发现个别单位的几只氢气瓶和氧气瓶直接放在化验仪器同一房间内,所有电气设备(灯、插座等)均不防爆,室内顶部也不装专门的排氢风扇;多数单位将氢瓶放在专门隔开的小间内,但大多未使用防爆型灯具、风扇。   

(7) 有些电厂的制氢站氢发生器室内沟道的盖板为花纹钢板,沟道边框采用角钢,这不符氢站防火防爆要求,建议应改用环氧格栅代替花纹钢板。   

10 抗震部分   

(1) 绝大多数供电局在提供抗震资料方面存在问题,如缺乏主要的110~500 kV变电站在初步设计中提出的地震设防等级及依据,尤其是80年代以前建的更难以找到有关资料。建议今后在《安全性》中增加这方面要求,对一些靠近地震区和地震带的发电厂、变电站请原设计院进行这部分构架的抗震鉴定,以提高性。   

(2) 查评时发现铅酸蓄电池改为免维护蓄电池后,有些4,5只叠起的蓄电池根本未用地脚螺丝固定牢,有的几列蓄电池仅在两端用地脚螺丝固定,中间几列未设地脚螺丝,此类现象查到的较多,希引起重视。此外,有好些铅酸蓄电池组根本未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用小型材将整列蓄电池箍成整体)。   

(3) 许多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进线侧门架上的阻波器均采用垂直悬垂串瓷瓶吊挂。华东网内某电厂在80年代曾因风偏引起阻波器对水沟架放电导致母线事故,造成3台125 MW机组跳闸的重大事故。笔者建议凡要求按七级设防地区和台风频临地区的发电厂、变电站的进出线阻波器采用V型串,以提高其抗震和防风偏能力。   

上面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是笔者参加华东公司*组查评安徽省、江苏省电力公司和华东直属的17个发电厂和供电局所提出的问题,肯定不全面、也可能有差错谬误,主要希望国家电网公司、各大发电集团公司能将安全性评价这个能夯实发供电企业安全基础的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在适当时候召开一定规模的专题交流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编写的《安全性评价》,使发供电企业经过一到二轮查评,真正将其纳入安全常态管理。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