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6ES7221-1BF22-0XA8质量**
可编程控制器的三个主要工作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
( 1 ) 输入处理
程序执行前,可编程控制器的全部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中,即使输入状态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变。直到下一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读入这变化。另外,输入触点从通( ON )→断( OFF )或从断( OFF )→通( ON )变化到处于确定状态止,输入滤波器还有一响应延迟时间(约 10ms )。
( 2 ) 程序处理
对应用户程序存储器所存的指令,从输入映像寄存器和其它软元件的映像寄存器中将有关软元件的通/断状态读出,从 0 步开始顺序运算,每次结果都写入有关的映像寄存器,因此,各软元件( X 除外)的映像寄存器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在不断变化。
输出继电器的内部触点的动作由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决定。
( 3 )输出处理
全部指令执行完毕,将输出映象寄存器的通/断状态向输出锁存寄存器传送,成为可编程控制器的实际输出。
可编程控制器的外部输出触点对输出软元件的动作有一个响应时间,即要有一个延迟才动作机械手的驱动系统常用的四种形式
机械手的驱动系统是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传动装置。常用的有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力传动和机械传动等四种形式。
1、 液压传动 是以油液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其主要特点是:抓重可达几百公斤以上、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动作灵敏。但对密封装置要求严格,不然有的泄漏对机械手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宜在高温、低温下工作。
2、气压传动 是以压缩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其主要特点是介质来
源较方便、气动动作迅速、结构简单、。但是,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工作速度的稳定性差,而且气源压力较低,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机械传动 即由机械传动机构(如凸轮、连杆、齿轮和齿条、间歇机构等)驱动。其动力是由工作机械传递的。它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准确可靠、动作频,但结构较大,动作程序不可变。它常被用于为工作主机的上、下料。
4、电力传动 即由特殊结构的感应电动机、直线电机或功率步进电机直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因为不需要中间的转换机构,故机械结构简单。其中直线电机机械手的运动速度快和行程长,维护和使用方便。此类机械手目前还不多,但有发展前途。
(7)新系统中采用的变频器具有很多*特的、有实用价值的功能。如:高速转矩计算、转矩限定、转差补偿控制、电流限定等功能。这些特性,保证了新系统的优异性能。
(8)新系统功率因数高,谐波成分小。因为系统中变频器整流侧采用的二极管桥,因此实测功率因数很高,均在0.97以上,而日方设计系统cosφ值在0.4-0.8之间。表3是3台螺杆机实测值:
(9)新系统有比较优越的价格性能比,且体积小、重量轻、更换方便。
(10)系统可靠性高。由于系统采用GTR元件只有一个功率控制级,因此可靠性能大大提高(原系统有整流、逆变两个功率控制级)。新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比较如表4。
-)1Mpa≤+(-)0.5Mpa
5控制电路型式数-模混合双CPU全数字化
6控制功能实现硬件编码设定(软件)
7电流波形阶梯波接近正弦波
8 速度环有无
9 转矩限定功能无有
10 调整方式电位器键盘输入
11 保护功能5种13种(故障记忆)
12通讯功能无RS232C串行接口
13扩展不方便5种标准选择、方便
14电流检测CT霍耳元件
15显示LED灯显示数显
16容量44KVA60KVA
17价格(万元)726.1
6 卷绕机
天津石化公司长丝厂1985年引进全套日本帝人公司POY纺丝设备,电气调速系统采用变频器集中控制,其中卷绕机使用FRNIC-1000可控硅电压型变频器。
6.1原系统的主要特点:
(1)主件开关速度慢
(2)输出波形不好
(3)变频器设计复杂,故障率较高
(4)用集中控制,一台变频器带几十台卷绕机,若某一台卷绕机出现故障或操作不当都可能使变频器跳闸,易使故障扩大,这种故障每年发生10次左右,并逐年增加。
(5)卷绕机使用的电动机是特殊电机,起动电流是运行电流的15倍左右,频繁起动容易烧毁电机。
(6)锯齿波发生器是模拟量控制,控制精度低、温漂大、抗干扰差。
基于以上原因,1996年初决定对原集中变频系统进行改造,双方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试验分析,选用了在国际上较先进的日本明电舍VT210S具有卷绕机要求的摆频功能系列变频器。
(5)新系统功率因数高,谐波成分小。因为系统中变频器整流侧采用的二极管桥,因此实测功率因数都很高,均在0.95以上,而原设计系统功率因数值仅在0.45~0.8之间。
(6)新系统有比较优越的价格性能比,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更换方便。
(7)系统可靠性高。由于该系统采用交流电机,无滑环和炭刷、不可能打火和更换,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8)提高生产效益。原切断机投产以来,累计故障停产50次,每次平均1.5天。
5 长丝高速纺
天津石油化工厂高速纺螺杆挤压机调速系统是80年代由日本引进的。经过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的运行,逐渐暴露出了问题。
(1)不适应符合品种大范围变化的需求,生产过程中时有跳闸现象出现(先天存在)。据开车6年来统计,每年均在十次以上(90、91年多达40次/年以上),严重影响了纺机的正常运行。
(1)由于现场环境不良等原因,造成PG测速反馈环节故障而导致的螺杆挤压机停车现象也屡有发生(开车以来发生16起)。
(3)原装置功率因数低,谐波成分高,对电网污染大。
(4)原装置本身由于元器件等问题,近年来也偶有故障发生,然而备件供应困难、周期长(要2年左右),价格高(一套控制板要13万元人民币左右),因此这一环节也直接影响了生产的稳定。
5.1螺杆挤压机的变频改造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从90年代开始,被迫在部分螺杆挤压机上采取了减位生产等措施。**一项每年就使该厂损失利税数百万元以上。
据此原因,该厂会同深圳华能公司对POY螺杆挤压机调速系统进行改造。
(1)在新系统中,核心环节-变频单元,我们选择了90年代水平,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FRN5000G7-4系列变频器。该变频器控制回路采用双十六位CPU,控制采用磁通控制SPWM模式,并具有高速转矩限定、转差频率补偿控制等特殊功能。
(2)新系统中压力调节部分仍采用了原装置中的智能化压力调节器(型号:SLCD-120*B〈日本YEW公司产〉)。
(3)利用FRNIC5000G/P7系统变频器特有的转差补偿控制功能,去掉PG测速反馈环节,进一步简化了系统。
(4)该系统控制性能,产品适应范围(调速范围)达到并**过了原日方设计的系统。该系统在生产250dtex(较大规格品种)poy丝时,喉部压力可保证在+(-)0.5Mpa之内。这小于工艺允许压力偏差值,而调速范围可达原系统的数倍以上。
(5)新系统保护功能强(13种)并具有故障记忆及自诊断功能。一旦变频器出
控制系统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对速度环,电流环和反馈等参数的调整配合要求相当高。稍有参数调整不当,反馈信号干扰,就会产生切断机盘振荡,造成切丝长度不等,机械齿轮磨损等,严重影响纺丝的正常运行。
(1)插卡故障高。由于该系统由两组可控硅实现正、反转,现场操作正、反转频繁,系统经常在两个象限间变化,因而封锁逻辑功能负担很重。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现封锁逻辑损坏现象。
(3)制动抱闸卡死。系统制动部分采用电磁抱闸原理。实际运行中,启停车相当频繁,而制动单元摩擦片较易损坏并卡死,现场条件又使得换卸工作相当不便,这种类型故障往往需相当长时间才能修复,严重影响生产。
(4)电机碳刷磨损快、火花大。直流电机及测速发电机碳刷磨损快,经常造成火花增大,从而使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降低,并增加了日常工作的维护量。
为此,1993年在深圳华能的配合下,对该设备进行了改造,设计方案的特点如下:
4.1新系统的特点
(1)在新系统中,核心环节变频单元,选择了具有90年代水平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FRN5000G7S系列变频器,该变频器控制器采用了双16位CPU,并具有高速转矩限定,转差率补偿控制等特殊功能。对中心环节-信号处理单元,选择了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可编程控制器。
(2)新系统中采用了微处理机,增加了全工艺流程显示功能,一旦出现故障,马上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充分利用富士变频器的优点,对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输出转速)都做了限定(并对其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提供了系统的可靠性。
(3)利用国产交流电机与系统配套,采用原系统中的产量显示功能,可靠并降低了成本。
(4)由于富士变频控制器、微处理机都具有计算机通讯接口,便于今后系统扩充,系统联网。实践证明,新设计的系统是十分成功的。
4.2新系统的运行效果
新系统于1993年3月制造完成,4月调试空运成功。7月上机运行,经过5个月的运行,证明其性能优异,完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运行稳定、可靠,无任何故障出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完全达到原系统的指标,经试用证明,新系统的运行效果如下:
(1)该系统控制性能,产品适应范围(调速范围)达到并**过了原德国设计系统,切断速度在原设计50~350m/min之内系统控制稳定,并根据工艺要求可调。
(2)新系统保护功能强(13种),并具有故障记忆、自诊断、显示功能。对分析故障及解决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3)调试简单。新系统所有参数的设定及修改均由面板的主键盘来完成。与以前的系统相比,大大缩短了时间,简化了调整方法,使其更易掌握。
(4)新系统中采用的变频器具有很多*特的、有实用价值的功能。如高速转矩的计算、转矩的限定、电流限定等功能。这些特性保证了新系统的性能优异。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