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模块6ES7212-1AB23-0XB8传授代理
  • 西门子模块6ES7212-1AB23-0XB8传授代理
  • 西门子模块6ES7212-1AB23-0XB8传授代理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子

西门子模块6ES7212-1AB23-0XB8传授代理


一、保养规程、设备定期测试、调整规定

1、每半年或季度检查PLC柜中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若发现松动的地方及时重新坚固连接;

2、对柜中给主机供电的电源每月重新测量工作电压;

二、设备定期清扫的规定

1、每六个月或季度对PLC进行清扫,切断给PLC供电的电源把电源机架、CPU主板及输入/输出板依次拆下,进行吹扫、清扫后再依次原位安装好,将全部连接恢复后送电并启动PLC主机。认真清扫PLC箱内卫生;

2、每三个月更换电源机架下方过滤网;

三、检修前准备、检修规程

1、检修前准备好工具;

2、为**元件的功能不出故障及模板不损坏,必须用保护装置及认真作防静电准备工作;

3、检修前与调度和操作工联系好,需挂检修牌处挂好检修牌;

四、设备拆装顺序及方法

1、停机检修,必须两个人以上监护操作;

2、把CPU板上的方式选择开关从“运行”转到“停”位置;

3、关闭PLC供电的总电源,然后关闭其它给模坂供电的电源;

4、把与电源架相连的电源线记清线号及连接位置后拆下,然后拆下电源机架与机柜相连的螺丝,电源机架就可拆下;

5、CPU主板及I/0板可在旋转模板下方的螺丝后拆下;

6、安装时以相反顺序进行

五、检修工艺及技术要求

1、测量电压时,要用数字电压表或精度为1%的**表测量

2、电源机架,CPU主板都只能在主电源切断时取下;

3、在RAM模块从CPU取下或插入CPU之前,要断开PC的电源,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不混乱;

4、在取下RAM模块之前,检查一下模块电池是否正常工作,如果电池故障灯亮时取下模块PAM内容将丢失;

5、输入/输出板取下前也应先关掉总电源,但如果生产需要时I/0板也可在可编程控制器运行时取下,但CPU板上的QVZ(**时)灯亮;

6、拨插模板时,要格外小心,轻拿轻放,并运离产生静电的物品;

7、更换元件不得带电操作;

8、检修后模板安装一定要安插到位;

通过以上五大点的描述,相信大家对PLC的维修与保养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人用的300PLC(313C-2DP)做项目,还是主从通讯。由于数据量很大(**过130),我查了下这个CPU的参数,上面有:I/O过程映像:输入128字节,输出128字节。
               I/O地址区总计:输入1024字节,输出1024字节
      请问意思是不是我打包通讯的数据总量不能**过128个字节?
        DP从站组态通讯数据时只要起始地址不**过1024都可以?
        这个CPU组从通讯较多能传送多少数据?
答:1、 I/O过程映像:输入128字节,输出128字节..........               输出1024字节.......请问意思是不是我打包通讯的数据总量不能**过128个字节?
不是的。打包通讯的数据与I/O过程映像没有关系。数据块DB,连续的标志区M均可作为打包的数据区。
2、 DP从站组态通讯数据时只要起始地址不**过1024都可以?
没有这种说法。
3、 这个CPU组从通讯较多能传送多少数据?
a、DP通讯讲究一致性。
b、有关DP的一致性:
通 讯作业不在循环程序的执行处来处理,而是在程序循环过程中的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里处理。从系统来讲,数据格式字节,字 和双字永远可以得到一致性的处理,就是说传输一个字节,一个字(两个字节)或双字(4个字节)是不会被打断的。  
c、不同的通讯卡CP,不同的CPU通讯数据的较大长度也不一样,例如:
CP342-5 作为PROFIBUS DP主站时,和每个从站较多可以交换244个输入字节(bbbbb)和244个输出字节(Output)。CP342-5 作为从站时,与主站较多能够交换240个输入字节和240个输出字节。
在S7-300中,通过SFC14和SFC15,读写一致性的字节较大长度是32个字节。

CPU 在程序循环处理过程中有一段连续的地址区域存储过程信号叫做过程映象区,他处于CPU的系统存储区中。这样CPU 可以访问内部存储区获得I/O 信号而不用直接访问I/O 模块。
过程映象区中的I/O 值不反映当前的I/O 信号,他记录的是循环扫描起始期的I/O 值。当输入模块中的一个信号状态发生改变,过程映象区中该信号的状态直到下次循环开始时才会更新。
通过过程映像区访问时,地址格式是I/Q(输入/输出),较小可以访问到位,如I0.0,Q10.0
一般通过过程映像区访问的循环程序运行流程如下:
1. 执行CPU 内部任务
2. 将过程映像区输出区(PIQ)送到模块输出通道
3. 从模块的输入通道到过程映像区输入区(PII)
4. 执行用户程序段
但是过程映象区仅有128 个字节,而对于新型的CPU315-2DP(2AG10),它支持的数字量通道是16384,即有2048byte,有时候在I/O 量很大的情况下有必要采用直接I/O 访问的方式而不占用过程映像区,较小访问单位是字节。地址格式如下:
PIB/ P 256 ,PIW / PQW 256,PID / PQD 256。
注意:直接I/O 访问,较小按字节进行,不能单独对位进行操作。
CPU 系统循环扫描周期:
一般在循环扫描周期中,过程映象区会自动地更新,但在S7-400 和CPU 318 中您可以取消这样的更新方式,进行直接的I/O 访问或者在程序的不同地方调用SFC26”UPDAT_PI”
和SFC27”UPDAT_PO”来更新过程映象区。

冲孔切口机主要有上料单元、切口及冲孔单元、出料单元、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主要完成对钢管的两端分别切圆弧切口及钢管中间冲安装孔

上料单元:在工件入口处放入钢管后,电机旋转取走钢管,并带动不同工位的钢管由出料机构,给切口冲孔单元源源不断的提供钢管。

切口及冲孔单元:主要由搬运机械手、切口单元、冲孔单元组成;取料机械手完成将工件搬运到切口及冲孔单元,等待工件加工完成取走后,再次搬运工件。切口单元主要完成对钢管两端切口,当锁紧后,主要有液压气缸推动头进行切口。冲孔单元对切口完成的钢管进行冲孔,该单元主要有液压气缸下压冲孔。

出料单元:有出料机械手组成,主要完成对加工完成的钢管取走,使设备可以自动运转。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部分主要有和利时的LE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及HT7700T人机界面组成。

设备图片:


2      设备工艺说明

取料机械手原位:右上方。有两个夹子;在切口前,机械手应返回原位。

出料机械手原位:左上方,只有一个夹子。

切口共切两次:**次从左—右,切检测1左右传感器信号:有---无—有,既传感器有信号时,左切口油缸推出为1;无信号时:左切口油缸回拉为1,左切口油缸推出为0;再次有信号时:左切口油缸回拉为0,左切口油缸推出为0。

切口动作过程:机械手下降取料,抓取铁管后上升,左移将工件放在切口加工处,回原位,左切口两边夹紧缸推出为1,根据切1左右信号,执行动作;完成后切口中心定位气缸为1,根据切检测2右左信号,执行动作,完成后,左切口两边夹紧缸回拉为1,左切口两边夹紧缸推出为0,过一定时间后均为0,切口中心定位气缸为0回右边(原位),机械手由左边的夹子取走工件,放在冲孔料槽上。

冲孔动作过程:在机械手回原位后,先转向挡料气缸动作,再转向进缸动作,再接着转向气缸动作,再接着转向挡料气缸及转向进缸为0,再接着转向气缸为0,转向进出缸传感器到有信号时,冲孔油缸下压,下限位检测到后上升。

取工件机械手动作过程:右上原位,下降→夹紧→上升→左移→下架→松开→回(原位);

出料机械手动作过程:左上原位,有工件→右移→下降→夹紧→上升→左移→下架→松开→上升(原位);

伺服一圈2000脉冲/S , 一圈2000MM.

3      系统设计

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有LE5108高性能PLC产品,该系列PLC产品集小型PLC产品灵活的结构和中型PLC产品强大的功能优势于一体,可以广泛应用于恒压供水、暖通空调、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塑料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等行业。

4      总结

和利时LE系列PLC紧凑的一体化设计,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和电气设备的安装空间。产品具有4轴10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丰富的运动控制指令,方便编程人员使用,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响应速度快,功能强大,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202207281244519172844.jpg202202231632207636284.jpg202202231632200382714.jpg


请问在星三角转换程序中,利用SD计时器其一直循环计时,就是不跳转,是怎么回事?但是换成SS计时器却可以跳转。关键是加了个计时器的常闭触点,如果计时器SD不加常闭触点则可以实现跳转,让常开触点闭合。
答:   你的程序编制有问题!
   1、---( SS )保持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
  如果RLO状态有一个上升沿,---( SS )(保持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将启动*的定时器。如果达到时间值,定时器的信号状态为"1"。只有明确进行复位,定时器才可能重新启动。只有复位才能将定时器的信号状态设为"0"。
如果在定时器运行期间RLO从"0"变为"1",则定时器以*的时间值重新启动。
  2、---( SD )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
  如果RLO状态有一个上升沿,---( SD )(接通延时定时器线圈)将以该<时间值>启动*的定时器。如果达到该<时间值>而没有出错,且RLO仍为"1",则定时器的信号状态为"1"。如果在定时器运行期间RLO从"1"变为"0",则定时器复位。这种情况下,对于"1"的扫描始终产生结果"0"。

   3、对比以上两点和你的描述,猜测你的程序,就是利用SD指令的时候,譬如定时器T1,串入这个T1的常闭点,这样就是延时时间到,T1常闭点动作为常开,定时器运行期间RLO从"1"变为"0",则定时器复位,又重新计时,这样就进入反复的循环,不能正常的动作。这个时候定时期信号状态就没有输出!不能跳转到下面的动作!
   当你利用了SS指令时候,譬如T2,虽然串入了T2,但是,延时时间到,有输出的。时器的信号状态为"1"。只有明确进行复位,定时器才可能重新启动。只有复位才能将定时器的信号状态设为"0"。由于你没有利用复位指令复位T2,所以就能跳转到下面的动作!
关于SD定时器的说明,如果在启动(S)输入端有一个上升沿,S_ODT(接通延时S5定时器)将启动*的定时器。信号变化始终是启用定时器的必要条件。只要输入端S的信号状态为正,定时器就以在输入端TV*的时间间隔运行。定时器达到*时间而没有出错,并且S输入端的信号状态仍为"1"时,输出端Q的信号状态为"1"。如果定时器运行期间输入端S的信号状态从"1"变为"0",定时器将停止。这种情况下,输出端Q的信号状态为"0"。
如果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复位(R)输入从"0"变为"1",则定时器复位。当前时间和时间基准被设置为零。然后,输出端Q的信号状态变为"0"。如果在定时器没有运行时R输入端有一个逻辑"1",并且输入端S的RLO为"1",则定时器也复位。
关于SS时间定时器的说明:如果在启动(S)输入端有一个上升沿,S_ODTS(保持接通延时S5定时器)将启动*的定时器。信号变化始终是启用定时器的必要条件。定时器以在输入端TV*的时间间隔运行,即使在时间间隔结束前,输入端S的信号状态变为"0"。定时器预定时间结束时,输出端Q的信号状态为"1",而无论输入端S
的信号状态如何。如果在定时器运行时输入端S的信号状态从"0"变为"1",则定时器将以*的时间重新启动(重新触发)。
如果复位(R)输入从"0"变为"1",则无论S输入端的RLO如何,定时器都将复位。然后,输出端Q的信号状态变为"0"。在帮助中看看时序变化就能理解


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的测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

1、根据测量对象与测量环境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要进行—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能否承受,还是自行研制。

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就能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然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2、灵敏度的选择

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员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厂扰信号。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3、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宽,而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机械系统的惯性较大,因有频率低的传感器可测信号的频率较低。

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瞬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火的误差。

4、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

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大的方便。

5、稳定性

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化的能力称为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

传感器的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不能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6、精度

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

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