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ES7232-0HB22-0XA8原装代理
  • 6ES7232-0HB22-0XA8原装代理
  • 6ES7232-0HB22-0XA8原装代理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子

6ES7232-0HB22-0XA8原装代理

1、对于电源部分,电源的合理处理,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
对于电源引入的电网干扰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在电源输入端串接LC滤波电路。
2、对于安装与布线:
 动力线、控制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分别配线,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之间应采用双胶线连接。将PLC的IO线和大功率线分开走线,如必须在同*槽内,分开捆扎交流线、直流线,若条件允许,分槽走线较好,这不仅能使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距离,并能将干扰降到较低限度。
PLC应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在柜内PLC应远离动力线(二者之间距离应大于200mm)。与PLC装在同一个柜子内的电感性负载,如功率较大的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应并联RC消弧电路。
PLC的输入与输出较好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敷设。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10。
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应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
3、对于I/O端的接线输入接线
 输入接线一般不要太长。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时,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
输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输入/输出线要分开。
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形式连接到输入端,使编制的梯形图与继电器原理图一致,便于阅读。
输出连接:输出端接线分为独立输出和公共输出。在不同组中,可采用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同一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
于PLC的输出元件被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并且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路板。
采用继电器输出时,所承受的电感性负载的大小,会影响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电感性负载时应合理选择,或加隔离继电器。
PLC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直流输出的续流管保护,交流输出的阻容吸收电路,晶体管及双向晶闸管输出的旁路电阻保护。
4、必须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
良好的接地是保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
PLC控制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护地等。接地系统混乱对PLC系统的干扰主要是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例如电缆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如果电缆屏蔽层两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异常状态如雷击时,地线电流将更大。
此外,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又会出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回路。若系统地与其它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不等电位分布,影响PLC内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PLC工作的逻辑电压干扰容限较低,逻辑地电位的分布干扰容易影响PLC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对信号测控的严重失真和误动作。
安全地或电源接地:将电源线接地端和柜体连线接地为安全接地。如电源漏电或柜体带电,可从安全接地导入地下,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系统接地:PLC控制器为了与所控的各个设备同电位而接地,叫系统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一般需将PLC设备系统地和控制柜内开关电源负端接在一起,作为控制系统地。
信号与屏蔽接地:一般要求信号线必须要有一的参考地,屏蔽电缆遇到有可能产生传导干扰的场合,也要在就地或者控制室一接地,防止形成“地环路”。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侧接地;不接地时,应在PLC侧接地;信号线中间有接头时,屏蔽层应牢固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一定要避免多点接地;多个测点信号的屏蔽双绞线与多芯对绞总屏蔽电缆连接时,各屏蔽层应相互连接好,并经绝缘处理,选择适当的接地处单点接点。
5、相对于变频器干扰的抑制
变频器的干扰处理一般有下面几种方式:
加隔离变压器,主要是针对来自电源的传导干扰,可以将绝大部分的传导干扰阻隔在隔离变压器之前。
使用滤波器,滤波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具有防止将设备本身的干扰传导给电源,有些还兼有尖峰电压吸收功能。
使用输出电抗器,在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增加交流电抗器主要是减少变频器输出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线路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其它设备正常工作。

  FCS是由DCS与PLC发展而来,FCS不仅具备DCS与PLC的特点,而且跨出了的一步,而目前,新型的DCS与新型的PLC都有向对方靠拢的趋势,新型的DCS已有很强的顺序控制功能;而新型的PLC,在处理闭环控制方面也不差,并且两者都能组成大型网络,DCS与PLC的适用范围,已有很大的交叉。
一、区别要点
    1、DCS
    DCS系统的关键是通信。也可以说数据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统DCS的脊柱。由于它的任务是为系统所有部件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因此,数据公路自身的设计就决定了总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数据公路的媒体可以是:一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
    通过数据公路的设计参数,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个特定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
    (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较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等)。
    为保证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厂家都能提供冗余数据公路。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使用了复杂的通信规约和检错技术,所谓通信规约就是一组规则,用以保证所传输的数据被接收,并且被理解的和发送的数据一样。
    目前在DCS系统中,一般使用两类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异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个时钟来调节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异步网络采用没有时钟的报告系统。
    2、FCS
    FCS的关键要点有以下三点。
    (1)FCS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
    一种类型的总线,只要其总线协议一经确定,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有关的设备也就被确定,就其总线协议的基本原理而言,各类总线都是一样的,都以解决双向串行数字化通信传输为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类总线的总线协议存在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现场总线的满足可互操作性要求,使其成为真正的开放系统,原IEC国际标准,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模拟的用户层中,就明确规定用户层具有装置描述功能。为了实现互操作,每个现场总线装置都用装置描述DD来描述。DD能够认为是装置的一个驱动器,它包括所有必要的参数描述和主站所需要的操作步骤
    实际情况是否如上述一致,回答是否定的。目前通过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含8种类型,而原IEC国际标准只是8种类型之一,与其它7种类型总线的地位是平等的。其它7种类型总线,不论其市场占有率有多少,每个总线协议都有一套软件、硬件的支撑。他们能够形成系统,形成产品。而原IEC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是一个既无软件支撑也无硬件支撑的空架子。要实现这些总线的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就目前状态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种映象:开放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互操作性,就一个特定类型的现场总线而言,只要遵循该类型现场总线的总线协议,对其产品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换句话说,不论什么厂家的产品,也不一定是该现场总线公司的产品,只要遵循该总线的总线协议,产品之间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就可以组成总线网络。
    (2)F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
    数字智能现场装置是FCS系统的硬件支撑,是基础,道理很简单,FCS系统执行的是自动控制装置与现场装置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如果现场装置不遵循统一的总线协议,即相关的通信规约,不具备数字通信功能,那么所谓双向数字通信只是一句空话,也不能称之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再一点,现场总线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增加现场一级控制功能。如果现场装置不是多功能智能化的产品,那么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简化系统、方便设计、利于维护等优越性也是虚的。
    (3)F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无论是采用DCS还是采用现场总线,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至少是一样多的,实际上,采用现场总线后,可以从现场得到更多的信息。现场总线系统的信息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而传输信息的线缆却大大减少了。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大大提高线缆传输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大量信息在现场就地完成处理,减少现场与控制机房之间的信息往返。可以说现场总线的本质就是信息处理的现场化。
    减少信息往返是网络设计和系统组态的一条重要原则。减少信息往返常常可带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好处。因此。网络设计时应**将相互间信息交换量大的节点,放在同一条支路里。
    减少信息往返与减少系统的线缆有时会相互矛盾。这时仍应以节省投资为原则来做为选择。如果所选择系统的响应时间允许的话,应选节省线缆的方案。如所选系统的响应时间比较紧张,稍微减少一点信息的传输就够用了,那就应选减少信息传输的方案。
    现在一些带现场总线的现场仪表本身装了许多功能块,虽然不同产品同种功能块在性能上会稍有差别,但一个网络支路上有许多功能雷同功能块的情况是客观存在。选用哪一个现场仪表上的功能,是系统组态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总线上的信息往返。一般可以选择与该功能有关的信息输出较多的那台仪表上的功能块。
二、典型系统比较
    通过使用现场总线,用户可以大量减少现场接线,用单个现场仪表可以实现多变量通信,不同制造厂生产的装置间可以完全互操作,增加现场一级的控制功能,系统集成大大简化,并且维护十分简便。典型的现场总线系统框图如图1.从图1(a)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中,每个现场装置到控制室都需使用一对**的双绞线,以传送4-20mA信号,图(b)所示现场总线系统中,每个现场装置到接线盒双绞线仍然可以使用,但是从现场接线盒到中央控制室仅用一根双绞线完成数字通信。
    通过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到底能节省多少电缆,编者尚未做此计算。但是,我们可以采用DCS系统的电厂中与自动控制系统有关的所用电缆公里数看出,电缆在基建投资中所占份额。
    1、某电厂,2×300MW燃煤机组
    热力系统为单元制。每台机组设置一座集中控制楼,采用机、炉、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单元控制室的标高为12.6m,与运行层标高一致。DCS采用WDPF-Ⅱ,每台机组设计的I/O点为4500点。
    电缆敷设采用俄EC元件,8个人用1.5个月时间完成敷设的设计任务。
    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038根。
    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电缆长度为350公里。
    以上电缆的根数及长度均不包括全厂火灾报警的厂供电缆和全厂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电缆。
    电缆桥架的立柱、桥架及小槽盒全部选用钢制镀锌,每台机组约95t。
    其他电缆桥架包括直通、弯通、三通、四通、盖板、终端封头、调宽片、直接片等选用铝合金材质,每台300MW机组约为55t。
    附件随桥架提供(如螺栓,螺母)。
    2、某电厂,4×325MW燃油燃气电站
    热力系统为单元制。DCS采用bbbEPERM--XP。每台机组设计I/O点为5804点。
    电缆敷设采用EC软件,12个人用2.5个月时间完成电缆敷设的设计任务。
    主厂房内每台325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413根。
    主厂房内每台325MW机组自动化装业的电缆长度为360km。
    每台机组全部选用钢制镀锌电缆桥架,其质量约为250t。
    3、电站的电缆可以分为六大类:
    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热控电缆、弱电电缆(主要指计算机用电缆)、其他电缆。若两台300MW机组同时做电缆敷设,自动化专业电缆的数量大约有8500根左右。其中热控电缆和弱电电缆将大于500根,及约占60%左右(以根数计量)。
三、设计、投资及使用
    上述的比较偏重于纯技术性的比较,以下比较拟加入经济因素。
    比较的前提是DCS系统与典型的,理想的FCS系统进行比较。为什么要做如此的设?作为DCS系统发展到今天,开发初期提出的技术要求已满足并得到了完善,目前的状况是进一步提高,因此也就不存在典型、理想的说法。而作为FCS系统,20世纪90年代刚进入实用化,作为开发初期的技术要求:兼容开放、双向数字通信、数字智能现场装置、高速总线等,目前还不理想,有待完善。这种状态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说没有关系。过去的十多年,各总线组织都忙于制定标准,开发产品,**更多的市场,目的就是要挤身国际标准,合法的**更多的市场,现在有关国际标准的争战已告一段落,各大公司组织都已意识到,要真正**市场,就得完善系统及相关产品。我们可以做这样的预测,不久的将来,完善的现场总线系统及相关产品必将成为世界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流。
    具体比较:
    (1)DCS系统是个大系统,其控制器功能强而且在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数据公路更是系统的关键,所以,必须整体投资一步到位,事后的扩容难度较大。而FCS功能下放较彻底,信息处理现场化,数字智能现场装置的广泛采用,使得控制器功能与重要性相对减弱。因此,FCS系统投资起点低,可以边用、边扩、边投运。
    (2)DCS系统是封闭式系统,各公司产品基本不兼容。而FCS系统是开放式系统,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各种设备连入现场总线,达到较佳的系统集成。
    (3)DCS系统的信息全都是二进制或模拟信号形成的,必须有D/A与A/D转换。而FCS系统是全数字化,就免去了D/A与A/D变换,高集成化高性能,使精度可以从±0.5%提高到±0.1%。
    (4)FCS系统可以将PID闭环控制功能装入变送器或执行器中,缩短了控制周期,目前可以从DCS的每秒2--5次,提高到FCS的每秒10--20次,从而改善调节性能。
    (5)DCS系统可以控制和监视工艺全过程,对自身进行诊断、维护和组态。但是,由于自身的致病弱点,其I/O信号采用传统的模拟量信号,因此,它无法在DCS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含变送器,执行器等) 进行远方诊断、维护和组态。FCS系统采用全数字化技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发送多变量信息,而不仅仅是单变量信息,并且还具备检测信息差错的功能。FCS系统采用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因此,它可以对现场装置(含变送器,执行机构等)进行诊断、维护和组态。FCS系统的这点优越性是DCS系统无法比拟的。
    (6)FCS系统由于信息处理现场化,与DCS系统相比,可以省去相当数量的隔离器、端子柜、I/O终端、I/O卡件、I/O文件及I/O柜。同时也节省了I/O装置及装置室的空间与占地面积,有*认为可以省去60%。
    (7)与(6)同样理由,FCS系统可以减少大量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同时也省去了设计、安装和维护费用,有*认为可以省去66%。

202207281244519172844.jpg202202231632210850864.jpg202202231632201798164.jpg

六面顶压机的对控制装置的要求 

六面顶压机为人造金刚石合成的关键性设备,它具有多规范、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特点,过去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方式进行控制,其逻辑关系繁琐,所用继电器数量较多(四十多个),因而鼓胀率较高,常由于继电器动作失灵导致压块撞碎,甚至损坏顶锤,增加了原辅材料消耗,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行。另外,六面顶压机对六只压缸的定位精度及同步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过去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存在着响应速度慢、动作迟缓、衔铁粘滞、接触不良等现象、使得六缸定位及同步性能变差,增加了硬质和金顶锤损坏的机会。所以,六面顶压机对控制装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可靠性要高

2、六缸定位及同步控制性要好

针对以上二个基本要求,结合六面顶压机的工艺特点,我们利用PLC控制压机使之按以下的程序工作(如右图所示):

PLC机型选择 

PLC机型选择的着眼点不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1、确定控制规模,即I/O点数;2、价格;3、售后服务是否有**,我们经过充分调研,以及考虑日后维修上的便利后,较终确定选用中外合资无锡华光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SR-21PLC,这是一种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小型PLC,较大I/O点数达168点,较大容量达1.7K~3.7K指令字,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有多种I/O模块和特殊功能模块。该PLC指令丰富,有数据处理功能,能和上位机连接,组成工业局部网。与之相配套的外围设备也基本上能满足用户要求,有打印机接口、EPROM写入器,可接磁带录音机。

控制装置的配置

根据压机工艺特点和对控制装置的基本要求以及整个装置的成本所确立的配置原则,我们决定采用I/O点数80点这一规模的PLC,为了便于今后操作使用,还配置了编程器及打印机接口单元。

电路设计

我们将122~127六个定义号接上接近开关输入信号,分别作为右、前、上三缸活塞空程前进时是否越位以及充液时六缸(此时包括左、右、下三缸活塞)是否同时运行(即同步动作)的监测,其余的I/O接按钮,行程开关,外设时间继电器、接触器、220V交流电磁阀、指示灯等电气元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为了防止电磁干扰,所有输入线与强电导线严格分开;接近开关输入信号线用双绞线;PLC电源侧加装隔离变压器;所有电磁阀及接触器线圈两端并接R-C吸收器。由于考虑到成本及PLC对来自电源干扰抑制器。

软件设计及数据处理功能的应用

1、 软件设计:

为了叙述方便和节省篇幅起见,我们这里仅列出自动工程流程图。

分段工作程序与自动工作程序基本相同,只是在保压结束后不会立即自动卸压,需操作者掀压增压器卸压(即分段卸压)按钮后才卸压,然后直至程序结束。调整程序主要用于手动调整六缸活塞的位置。

2、 数据处理功能的应用

由于篇幅,我们这里仅举例说明SR-21数据处理指令在六缸同步监测及调整时防止多个按钮同时操作的用法,下面逐一说明。

(1) 监测程序模块

左图为监测程序模块的框图,框图中的延时是根据具体设备中六缸活塞运动响应快慢来设定的,时间短要求六缸活塞在充液时基本上要求同时开始运动,时间长则允许六缸活塞在充液瞬间是不会同时开始运动的,由于液压系统的调整、高压油路的长短,活塞的摩擦阻力,流量的大小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到每只缸活塞响应速度的快慢,总会有少数缸的活塞运动出现滞缓运动的现象,当这种现象比较严重时,就可能会产生六缸超压时六只顶锤不在中心线上的现象,从而导致故障发生。同步监测的目的就在于:当滞缓现象较严重时,能发出不同步报警信号,同时停止六缸活塞运动,让操作者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 同步监测梯形图

梯形图如图所示,它是上面程序框图的具体应用。值得提出的事,梯形图中用772、773、774标志继电器作为compare(比较)的结果,当六缸活塞同步时,与常数63(BCD数)比较结果相等,标志继电器773建立,否则772获774间里,不同步报警。

(3) 调整防误操程序框图

这部分框图见下图。需要说明的事,这仅为上、前、右、下四缸活塞手动调整时的程序,其它一些调整动作属不同组,原理相似。这种防误操程序能有效的防止操作者在按某个按钮,也有防止其它组的按钮误按而造成设备故障。

    (4)防误操作梯形图

结束语   

实践证明,PLC在六面顶压机改造中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所采用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设计的监测及防误操作程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PLC能在工况较恶劣的环境中使用,而不多考虑电压波动、电磁干扰,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它的影响,整个控制装置能稳定可靠的运行。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