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模块6ES7253-1AA22-0XA0供应现货
  • 西门子模块6ES7253-1AA22-0XA0供应现货
  • 西门子模块6ES7253-1AA22-0XA0供应现货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子

西门子模块6ES7253-1AA22-0XA0供应现货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上网需求的增加,拨号上网的速度,越来越难以让人忍受,上网的宽带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家庭采用了 ADSL的接入方式。但是,因为沿用传统的有线网络组网方式,综合布线的掀墙撬瓦让人们吃尽了苦头,固定的终端又令人无法有效及时地达成工作。因此,无线、自由上网就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对于*布线,随处上网的无线网络的需要也越来越显著,随着无线网络标准的推出无线上网也成为了现实。但是,如何能让ADSL和无线网络结合,形成真正的无线宽带网络呢?作为企业或者家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建无线网络呢?有线无线相结合将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ADSL性能分析现在能涉及到的宽带接入方式主要有:ADSL接入,小区局域网(LAN),CABLEMODEM等等。在这几种方式中,目前,广泛在国内推广与使用的便是ADSL。为什么现在广泛使用ADSL?它到底有什么优点?

ADSL技术,即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式用户线路),是一种非对称的传输技术,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在铜缆上实现高速。ADSL利用了普通电话线中未使用的高频频段,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提供宽带接入,上行速率可达到640Kbit/s,下行速率可达到8Mbit/s(理论数据,因为线路质量和资源占用等问题达不到这么高)。ADSL的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是,传输距离越远,传输速率越低;反之,传输距离越近,传输速率就越高。ADSL在连接时,可以根据线路状况,包括距离、噪声等影响,自动地调节到一个合理的速率上。ADSL是利用现有的用户电话线来传送高速数据,但由于ADSL的频带与电话业务4kHz的频带是分开的,因此不会影响电话的正常应用。这样可以经济方便地为用户提供诸如高速Internet接入、VOD、可视电话等多种业务,并对现有用户分配的网络不做变动。所谓异步,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上行的速率和下行的速率不相同,这样的设计更多是针对大量的家庭上网用户,更多的家庭上网注重的是下载的速度,毕竟很少去上传东西。所以,在有限的带宽里,减少一些上传的带宽,就增加了下载的带宽,这样以来,对原有的电话线路资源有了较大的利用。

ADSL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ADSL技术充分利用的铜线的频宽,所以对于线路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当线路质量较低的情况下,很难有较高的带宽,而且,即便能上网也很容易掉线。所以,对于一个城市,肯定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装ADSL。能否装ADSL,主要看,所在位置是否离ADSL局端设备很远,电话线路是实线还是利用光纤(本来已经是光纤复用的电话线路无法再分频实现ADSL),并且质量如何,干扰衰减是否较大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安装ADSL之前需要考虑的。

无线网络WLAN无线网络系统(WirelessNetworkSystem)是一种灵巧的系统,它是从有线网络系统(Wire Network System)自然延伸出来的一种新技术,使用无线射频(RF)技术越空收发数据,减少使用电线连接,因此无线网络系统既可达到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目的,又可让设备自由安排和搬动。在校园或者企业内,无线网络一般会作为已存在有线网络的一个补充方式,例如帮助一些计算机客户端通过无线手段访问远在大楼以外或者校园内某处的丰富资源。

2000年10月,IEEE802.11b协议被制定出来,支持的传输率达到了11Mbps,这个高速协议的出现获得了**供货商联盟的支持,从而孕育出了一个包括大型企业、小型办公室和家庭环境在内的开放的无线局域网市场。利用802.11b这个无线协议,无线局域网已经达到了和传统有线以太网不相上下的吞吐量和高性能。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bPCMCIA卡、PCI接口卡、ISA接口卡,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移动电话)。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在室内环境中,针对不同情况的典型无线ADSL网络解决方案。

1、对等解决方案对等解决方案是一种较简单的应用方案,只要给每台电脑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即可相互访问。如果需要与有线网络连接,可以为其中一台电脑再安装一块有线网卡,无线网中其他电脑利用这台电脑作为网关,即可访问有线网络或共享打印机等设备。

但对等解决方案是一种点对点方案,网络中的电脑只能一对一互相传递信息,而不能同时进行多点访问。如果要实现像有线局域网的互通功能,则必须借助接入点。

2、单接入点解决方案接入点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无线接入点可以连接周边的无线网络终端,形成星型网络结构,同时通过10Base-T端口与有线网络相连,使整个无线网的终端都能访问有线网络的资源,并可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

3、多接入点解决方案当网络规模较大,**过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时,可以采用多个接入点分别与有线网络相连,从而形成以有线网络为主干的多接入点的无线网络,所有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就近的接入点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的资源,从而突破无线网覆盖半径的限制。

4、无线中继解决方案无线接入点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即充当有线网络的延伸。比如在工厂车间中,车间具有一个网络接口连接有线网,而车间中许多信息点由于距离很远使得网络布线成本很高,还有一些信息点由于周边环境比较恶劣,无法进行布线。由于这些信息点的分布范围**出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我们可以采用两个接入点实现无线中继,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5、无线冗余解决方案对于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比如金融、等,接入点一旦失效,整个无线网络会瘫痪,将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可以将两个接入点放置在同一位置,从而实现无线冗余备份的方案。

6、多蜂窝漫游工作方式在大楼中或者在很大的平面里面部署无线网络时,可以布置多个接入点构成一套微蜂窝系统,这与移动电话的微蜂窝系统十分相似。微蜂窝系统允许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接入点覆盖区域内任意漫游,随着位置变换,信号会由一个接入点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个接入点。整个漫游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虽然提供连接服务的接入点发生了切换,但对用户的服务却不会被中断。

上述提到的6种无线组网方案涉及到了主要的无线网络运用形式。这6种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中,我将主要介绍方式2、方式3,作为无线有线结合的典型形式,方式2诠释了家庭或者企业(中小型)无线网络运用的基本形态(如下图),接入点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无线接入点可以连接周边的无线网络终端,形成星型网络结构,同时通过10Base-T端口与有线网络相连,使整个无线网的终端都能访问有线网络的资源,并可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

这样一来,既有的有线网络和新建的无线网络即可以**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ADSL接入到INTERNET。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当网络规模相对较大,**过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时,可以采用多个接入点分别与有线网络相连,从而形成以有线网络为主干的多接入点的无线网络,所有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就近的接入点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的资源,从而突破无线网覆盖半径的限制。由于目前无线网络产品的标准化,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是的利用这样的组网方式使得ADSL与无线网络结合变成了现实。为众多的希望使用无线网络但是又不愿重新改建已有网络的用户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

接入网的宽带接入技术呈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传统的电话网势必向以数据业务为中心、以宽带化和IP化为特征的下一代电信网过渡。电信业务从电话等窄带业务逐渐转向集语音、高速数据、可变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宽带业务。面对众多的接入技术,如何选择理想的解决方案,、经济地构建满足各种用户需要的接入网络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天诺泰利立足于为电信运营商及其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整体解决方案及技术咨询服务,认为接入设备应该能够灵活组网,窄带、宽带业务可综合接入,并能支持未来发展。AXX155/E正是这样的产品。它将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融合在一起,在一条链路上结合IP和TDM两种数据流,形成 SDH帧,使网络接入非常容易和简单,IP通道的带宽可以配置达到100Mbit/s,实现真正的线速。AXX155/E与其它IP、TDM设备完全兼容,所有的接口的设计都是基于开放式标准,适合用户对于宽带和多业务的需求。
    
AXX155/E接入系统基于SDH,将SDH技术上的优势带进接入网领域,其接入方案的传输部分符合SDH体制标准,其速率、帧结构、功能都与STM-1一致,能与任一厂家的STM-1互连。
    
    

接入网是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可用于接入网的技术在不断出现,很难预测将会出现什么新的接入业务,尤其是宽带业务。AXX155/E能够动态地分配带宽,将能适应宽带业务发展需求,其接入系统利用虚容器(VC)将TDM和IP的信号映射到STM-1中。级连的VC能映射比单个的VC更大的数据流,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带宽并能实现带宽的按需分配。对于大多为非电信标准的宽带业务(如IP业务),能提高带宽的利用率。AXX155/E的IP数

据是映射到VC12容器中的,带宽的控制可以通过绑定不同数量的VC12数量(1~50个)来控制,IP带宽较大可以达到100Mbit/s,是真正线速、高带宽的设备。

20220223163219203454.jpg202202231632193121774.jpg202202231632189447224.jpg


1998年前后,各地电信局在原有交换机容量及出局线对都不能满足用户装机需求的情况下,大量引进了用户接入网设备,其组网灵活、少、的特点很容易为电信经营部门采纳,而且接入网使得光缆更加接近用户端,为以后宽带通信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光纤到户工程的步伐。但是接入网网管监控系统不完善、112测试困难、机房环境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又使各电信局在1999年均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对待接入网设备的引入。

徐州电信局在1997年**引用接入网设备,在1998年的农话大发展中又引进大量接入网设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在网络组建、业务接入、维护管理和网管建设等方面均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结合我局接入网的实际建设情况,分析接入网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 信令方式

接入网建设初期,很多电信局在交换机尚不能提供V5接口的情况下,为了尽早开通设备,减轻放装用户压力,引用了信令转换设备STE。在连接方式上,STE与交换机以No.7连接,与接入网以V5.2连接。由于STE设备实质上就是一种只提供V5接口的交换机,它存在着占用No.7信令和局码资源、增加通信接续历程和计费操作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局在新建接入网时坚持不使用STE,实行局端远端的双端运行方式,局端设备采用Z接口与交换机连接,这样就和传统的SLC(数字用户集线设备)类似,仅仅是交换机用户的光缆延伸,设备运行非常稳定。在交换机提供V5.2接口以后,就将局端设备改建为OLT(提供传输通道及网管用),远端设备没有硬件改动,只需适当地修改用户数据(将L3地址与用户号码对应起来)即可,简单易行,整个过程不涉及交换机No.7信令、号码分析表等局数据。

我局市话大部分使用日本富士通公司的F150交换机。富士通公司于1998年上半年提供商用V5.2接口,在近半年的试运行中,经过局方、富士通公司与接入网厂家三方多次携手,解决了V5.2接口与接入网设备配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至1998年下半年,F150交换机的V5.2接口与UTStarcom公司的AN2000接入网对接后运行非常稳定,我局接入网设备就全部改为与F150的V5.2接口对接。

因S1240及AXE10交换机迟迟没有提供V5.2接口,因此部分县局中尚保留一些STE设备,这些STE设备计划在近几年逐渐淘汰。

2 组网方式

设备组网一般有星型、链型和环型结构。环型网具有保护功能,是通信发展组网趋势,很多电信资料中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作赘述。

接入网设备一般建设在新的通信需求点,如经济发达的农村或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小区环境不稳定常造成通信中断。如果将各ONU点建设成链型网,某一点通信中断(如蓄电池放电结束)后,链以下各节点通信也将受到影响,因此不宜使用链型网;星型网浪费网络资源,随ONU点数量越大,建设投资也越大,结构也越不合理。

我局在接入网ONU组网时,传输层均采用SDH或SPDH的环网拓扑结构(SPDH是一种过渡形式,将逐步用SDH取代),使用二纤通道的SDH保护环。SDH的保护功能使得一点阻断并不影响全环通信。在光纤网络不具备环网条件时,例如,连接ONU点的实际光缆敷设为链型,没有实现环状光缆连接,我们仍将各ONU的传输层按照环网方式配置,将首尾节点用原光缆内的剩余纤芯连接起来,构成环网。这样,接入网点仍是以SDH方式连接,在光缆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网络运行相对安全,以后在光缆具备环网时就能容易地做成环网。

建成环型网的要**链型网,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加强了,中断影响面小;SDH灵活的电路管理功能也使得网络中的设备扩容、障碍定位和电路调度都十分方便。

3 网管建设

由于V5信令本身不包含网管方面的协议,接入网设备就无法将设备及环境告警等信息传送到交换机侧。接入网的网管监控一直影响了接入网的推进速度。交换机CMOC或传输监控网无法对接入网设备进行测试,接入网设备的维护处于被动地位,等待用户申告再去查修是没有监控设备时常用的障碍处理办法,严重影响维护质量。

接入网厂家根据电信部门的要求,逐步研发出自己的网管系统,完成了对交直流电压、温湿度值等模拟量和门禁、火警等开关量的检测并可以向接入网监控中心发送各类告警信息,监控中心则根据告警情况访问ONU点,查看告警发生原因。

目前接入网设备监控数据上下传送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使用拨号Modem。在监控中心和各OLT点安装拨号Modem,维护人员想知道各ONU的运行情况时,便通过拨通各个OLT的Modem电话号码,查询各ONU点的运行情况。不难看出,这种维护方式无法实时发现接入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受维护人员的各种因素限制,不能达到维护的真正目的。

这种方式在设备点少、数量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得较多,普遍用于县局,规模大一些的市话局很少使用。

二是信息实时上传方式。实现各种信息的实时上报及人机命令发送,就要求有一个稳定可靠的传输网络供使用。我局根据不同的接入网设备网管要求,用“九七”局域网、DCN及局间中继作传输通道,解决了网管信息的传送。

(1) “九七”局域网

我局使用的华为接入网设备,均分布在市区,监控信息通道可以利用“九七”局域网资源。由于“九七”局域网的路由器在市区所有局端都有一定端口剩余,OLT就可以使用一个端口,在华为接入网监控平台上配置路由器,并连到“九七”局域网,这样OLT就可以通过“九七”局域网与接入网监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

同时,因为监控设备连接到了“九七”网,而“九七”网主要就是处理用户资料的系统,接入网监控就可以与电信经营部门的用户数据修改同步,对接入网的用户资料、112测试进行实时管理。

(2) DCN(数据通信网)

我局使用的中兴接入网分布在城郊和农村,“九七”网络没有覆盖到这里,我们就利用DCN(数据通信网)的资源,使用其DDN电路作为接入网网管的监控通道。

监控终端和各OLT需要配置Base Modem、多串口接口板(网管中心配置)、路由器或DTE,它们都连接在DCN网上,监控终端和OLT通过DCN交换信息。

DCN方式的组网连接与LAN网络类似。

(3) 局间中继

我局使用的UTStarcom公司的接入网设备广泛分布在城乡,根据厂方的网管方案,使用“九七”局域网或DCN都存在一些缺点。为使网管监控更加合理,我们采用了厂家建议的局间中继方式。

使用交换局间空闲的2Mb/s传输中继电路,将各OLT点的告警信息通过监控2Mb/s通道中的一个64kb/s时隙送至UT接入网监控平台,各ONU的告警信息也同样利用ONU至OLT的2Mb/s之中的一个M通道(64kb/s)传送。这种星型连接方法将占用很多局间中继电路,且随着OLT点的增加而增加;优点是因局间中继开通方便,不需要增加其它设备而显得组网简洁,建设速度快。

4 机房环境

接入网机房不像交换机房那样规范,机房本身的环境条件制约着机房改善,有时MDF和设备就是安装交换电源都无法达到安全要求。

我局目前接入网机房市话部分比较规范,分布于居民小区,小区环境良好,交流供电稳定,设备一直都处于稳定的运行中。而很多农村接入网机房条件非常简陋,加上农村电网的不稳定,经常长时间停电、电压过高或过低,就导致了蓄电池过量放电以致减少其使用年限、整流器经常被烧坏等问题。

接入网机房环境温度过高也常常导致接入网夏季运行不稳定,表现为故障发生、坏板等。由于接入网设备每点的容量一般都比较小(2000线以内),因此安装空调投资比较大,维护空调也要增加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取在ONU点安装排气扇的方法,夏季、秋季气温高时将排气扇打开,接入网机房空气流通,就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一般采用定时器法及温度自动控制法来改善机房温度。

(1) 定时器法

ONU点的排气扇交流电源通过定时器提供,由定时器控制排气扇电源的开与关从而控制排气扇运转,使用前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输出时间段。

(2) 温度自动控制法

在机房内安置温度计,设定机房环境温度范围,当温度**出这个范围时启动排气扇,这种方法很实用,一方面可以实时调节机房温度,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温度告警信息上传监控中心。

5 112测试

接入网设备的112测试问题目**直困扰着电信维护部门,虽然Q3接口标准已经出台,但真正实现用大网管平台操作各个接入网监控服务器还要等一段时间。各接入网供应商提供的测试方法不同,各电信局现运行的112测试系统也不一致,所以接入网112测试问题在目前也就没有被真正解决。

112测试应该由112障碍受理中心根据障碍用户号码向各接入网监控平台发送测试指令,无论发送的是用户号码还是L3地址信息(我们建议发送L3地址信息,L3地址在接入网侧更容易对用户进行物理位置定位),在112中心进行自动号码判断是的。首先要判定用户号码是接入网用户还是交换机用户,其次判定是哪种类型的接入网设备,判定完成后,再向不同接入网监控平台发送测试命令。这种方法应该是发展方向,但因为各方面原因,我局近期内难以实现这种测试方法,因此决定临时使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用户112测试。

我们知道,交换机对普通交换机用户的管理是:在创建用户或修改属性时,在其内部同时建立了用户号码和设备物理位置一一对应的关系表,即用户数据库。交换机的测试指令直接调用这些用户数据库,通过用户号码就能立即找出该用户的设备物理位置,启动相应测试设备就可以直接对交换机用户进行内外线测试。

而接入网设备的用户是通过V5信令的L3地址段与交换机侧数据对应起来的,交换机仅仅存在用户号码与L3地址的对应关系表,无法知道用户在接入网设备上的实际物理位置。要想对接入网用户进行号码测试,就必须在OLT侧创建用户号码(L3地址)与设备物理位置的对应关系表。因为用户属性修改在交换机侧是随机出现的,OLT侧的用户数据库也应该不断更新,这在维护上非常不便。

由此可见,要完成接入网的用户完整测试,就必须在OLT侧建立与交换机侧同步修正的用户数据库。

首先在OLT侧建立L3—设备物理位置的对应关系表,这个关系表自设备开通后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其次,利用“九七”局域网或通过其它方法将交换机侧的用户—L3对应数据库实时(或每日定时)地传送到接入网监控机房;然后,通过L3地址的连接联系,对这个数据库进行修改,使之转化为接入网测试需要的用户号码—物理位置的对应表。

虽然有些接入网设备已经能够直接根据L3地址进行用户测试,但是我们在处理用户申告时,首先接受的是用户障碍号码,直接输入L3地址测试显然不直观,操作也非常麻烦。

随着多业务接入、FTTx的实现,接入网设备的建设容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庞大,运营部门要维护好接入网设备,提高电信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强监控手段,完善网管系统。

我局在近3年的实践中建成了目前运行的接入网网管体系,它具有网络运行监视、设备远程监控、告警收集处理(分级声光告警)、112号码测试、网络电路调度处理等多项功能,维护部门亦在尚无前例的情况下,制定了接入网管理维护制度,接入网专业维护作业计划。

接入网设备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各地也都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接入网网格,ONU点就像星星一样分布在电信网络之中,我们相信,一旦维护管理好它们,它们就能发出灿烂的光芒,在通信服务网上发挥出更大能量。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