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ES7322-1HF10-0AA0型号介绍
  • 6ES7322-1HF10-0AA0型号介绍
  • 6ES7322-1HF10-0AA0型号介绍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子

6ES7322-1HF10-0AA0型号介绍


工作原理:
平版式胶印机是采用各种规格的纸张进行间接印刷。先将需要印刷的图文资料制成胶片底版,再转印到感光的PS金属板上,需要印刷的图文易于粘上油墨,而其他部分粘水而不着墨,PS板装在胶印机的辊简上,其粘上的油墨转印到另一滚筒上的橡皮布上,由橡皮布转印在纸张上。这种间接印刷利用橡皮布的高弹性,能以较小的滚筒压力印出结实的印记,即使较细的印记也能如实地再现于纸面。胶印机主要是由输纸、印刷、水墨供给、、收纸等机构所构成,在胶印机的工作过程中,要求输纸平稳,纸张连续不断,送纸必需到位,保证印张的定位精度,在印制彩色图文时,需要多次印刷,重复定位精度要高,否则会出现“重影”,使印张模糊。在印刷过程中要保证水墨平衡,色彩均匀,要求主传动平稳,否则会出现墨杠,需要无级调速,印刷完的印张因为与橡皮布摩擦会产生静电,使纸张吸在一起,要采用静电器静电,收纸时要把纸张放置整齐,保证印张的’一定高度,自动调整,收纸台下降到极限位置时,要停止输纸并发出报警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操作面板作为操作信号的输入单元,由按钮开关、船形开关、数字拨码盘、电位器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对纸张的位置、参数和机械机构的状态进行检测,这些信息是由光电、电感、电容传感器以及行程开关、微动开关提供给控制单元,参与逻辑和数学运算,控制单元足由PLC完成,根据操作输入信号和信号运算后发出输出信号,输出信号控制变频器,进行速度控制;控制电磁铁,驱动机械机构完成各种动作,此外,还有提供电源单元,山电网来的220V电,经过主令开关,空气开关保护,供给PLC、变频器、稳压器使用.
工作原理是根据机械结构和操作要求设计的。在操作方面: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前者是用于印刷前的调整工作,机器调整完成以后,就可以进入“自动”工作状态,按规定的程序工作。对电气的要求,需要完成以卜功能.
1.主传动控制
运行必须平稳,在印刷过程中速度变化需要连续、没有跳变。速度在3000"10000RPh之间无级调速,正、反点车的速度限制在120RPh,洗辊时为6000RPh。
2.输纸控制
在印刷过程中,供纸的纸面高度要保持恒定,纸台能够自动调节上升,在送纸过程中要检测是否是单张,防止多张纸进入滚筒,破坏滚筒,如:有“双张”故障检测功能、纸张到位功能,一旦出现故障就要报警停机,排除故障。
3.合压,离压,计数控制
有纸张印刷时,按照机器的运行周期进行合压,离压,并对印刷的纸张进行计数。连续印刷时要锁定合压动作,一旦无纸或“断张”时,及时离压,防止再次印刷时,印张背后“蹭脏”。
4.摆墨、摆水控制
在主电机工作时,“手动”工作方式可直接操作,“自动”工作方式时,与合压同时工作。
5.重复码控制
重复打同‘号码的印张数由拨码盘输入的数据控制。
6.喷粉及纸张的静电
在印刷时,纸张与橡皮布摩擦会产生很高的静电,影响收纸并导致纸张蹭脏,要使用静电器纸张上的静电。在彩色印刷时,防止纸面上油墨的粘连,在收纸时,要在印刷纸面上喷上给粉。为了保证胶印机的印刷质量和可靠工作,要考虑以卜环节:
1.纸张厚度的检测
为了防止多张纸进入滚筒,称为“双张”故障,在实际控制上,凡是50g以上的纸张由微动开关进行检测,50g以下的纸张微动开关不出来,采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对其厚度进行检测。开机后,对进入印刷机的头三张纸的
厚度分别进行测定,算出平均值 取其1.5倍作为标准值,以后对每张纸进行检测,凡是大 于此值的纸张判定为“双张”,停机并报警,这里的光电模拟信号的模数转换、数值运算及输出由PLC完成。
2.纸张到位
在印刷过程中,由于送入的纸张歪斜会造成废品,要使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对其进行故障测定。
3.合压控制
送入压滚筒的纸张,要在滚筒的一定位置送入,进行合压,无后续纸张时,及时离压,否则会在以后的印刷时造成背面“蹭脏”现象,但要求在连续印刷时要锁定合压,防止印刷小纸张时,每过一张纸就离压一次。这里的印刷周期作为标准,由电感传感器取出信号。合压的要求也同样如此。
4.重复码控制
所制文件或多联***时,需要打印若干相同号码的印张,其印张数与拔码盘存入数据存储器进行比较,一旦数据相同,就发出信号,驱动拔码机构进行拔号。
5。水墨辊的运行控制
水墨辊的运行速度影响印刷质量,要保持水墨平衡状态。其速度要对应于主传动的速度,从变频器取出主机的速度模拟量,A/D转换后,调整比例因子,输出对应的脉冲或脉宽,控制伺服电机,达到水墨平衡的较佳效果
6.互锁,连锁控制
为了保证安全,正、反点车之间需要互锁,运转与点动之间需要互锁。在收纸台下降到板 限位置时停止输纸;在运转时,如果机电的护罩被打开时,要立即停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对PLC的输出进行保护
胶印机的大部分输出执行器采用电磁铁驱动机械结构实现控制的,虽然PLC的继电器可以直接使用,但电感性负载对触点不利,一旦出现问题,要更换或检查 PLC的输出继电器不是一般用户能做到的,我们采用PLC继电器控制外部继电线圈,由外部继电器触点控制电磁铁,便于故障的检测和排除,延长PLC的使用寿命。
应用分析
原先,我们使用集成电路设计成控制电路,采用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模拟开关等集成电路,其控制系统稳定可靠,但灵活性差,其优点是,其输入与输出是并行工作的,速度快。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产品不断地改进与更新,对控制系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集成电路控制系统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开始采用PLC控制。在胶印机中,50g以下纸张的厚度检测和水墨平衡的调节是通过模数转换,经过运算而取出控制信号的,模数转换时间,经查阅有关资料,一般在200us左右,加上传输时间应小于250us,胶印机较高速度按12000RPH计算,一个运行周期为0.3秒,纸张在前规位置停留可供检测的时间约在0.15s左右,模数转换可采用中断方式进行信号的检测,若程序长度为1K,其扫描周期不会大于2ms,可在相邻的扫描周期内检测到纸厚信号,可以在0.15s时间内做出反应动作,而水墨辊的检测无严格可忽略不考虑。2001年接触到施耐德公司NEZA产品,现在已应用在A45,A46胶印机上,经过调试, 满足了这两个型号产品的技术要求.
NEZA有以下特点:
NEZA的指令与单片机的各种指令能够一一对应,其功能块与专川功能块应用内容丰富,提供了发送/接收报文和控制数据交换,步进计数器等,给设计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对于熟悉单片机应用的人员,能够充分利用PLC的资源,采用了NEZA后,实现同样的功能,其程序减少了1/5,输入输出点由原来的60点减为40点,编程更加简捷可靠,运行稳定。NEZA提供的功能强,速度较快。NEZA给设计提供厂方便,例如输入的公共点, 24VDC和0V可选,设计者同时可选用PNP或NPN的输入方式,解决了可任选不同的信号输入方式,也解决了不同等级输入信号电源的问题,节省了外围硬件电路,提高了输入信号的可靠性。相应提高了控制电路的稳定性。系统中提供了日十钟功能,并可提供时钟信号输出,对于配套/—家足有特殊的实用价值。并可确切掌握机器运用中出现问题的信息,对提高和改造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依据。打印功能完备町提供所有输入,输出及各
功能块的参数和状态,对编程和维护提供了方便,对机器的状态一日了然,方便掌握其运用状况和故障的排除。NEZA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在价格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现在使用 NEZAPLC采购成本降低了1/3。此外,在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及时周到,态度诚恳,用户满意。


1:1并联通讯应用
当需要在两台H2U或H1U系列PLC主模块之间交换数据时,采用1:1并联通讯协议进行通讯是较简单的方式之一,硬件上只需要用双绞线将两个PLC的COM1端口RS485信号端对应并联就可以组成通讯网络。
PLC系统软件内置有并联协议,用户只需要在系统寄存器D8126中设置即可,将其中一台PLC设置为并联协议主站,并设定为普通通讯模式,只需如下语句:
将另一台设置为并联协议从站,并设定为普通通讯模式。
将两台PLC的COM1串口连接起来,即可实现两台PLC间自动互相交换数据,通讯交换的数据区地址是固定的,收发对应各自固定的变量区域。依据交换的数据量大小,分为两种通讯模式,如下表:
主站发送(从站接收)
从站发送(主站接收)
普通模式
 M8162=0
M800~M899
D490~D499
M900~M999
D500~D509
高速模式
 M8162=1
D490~D491
D500~D501

并联协议通讯与控制相关的变量如下:
M8070:设置1为并联连接主站;若该位为0,将D8126=50h也为并联主站;(M8070的设置**于D8126)
M8071:设置1为并联连接从站;若该位为0,将D8126=05h也为并联从站;(M8071的设置**于D8126)
M8162:高速并联连接模式
M8072:并联连接运行中
M8073:并行连接设定异常
M8063:串行通信出错
D8070:判断出错的时间设定,默认为500
D8063:串行通信出错代码
N:N联机通讯应用
N:N网络设置程序实例:
当一个设备中有多台(2~8台)PLC需要互相交换信息,协调地工作,可采用PLC内置的N:N网络协议,实现PLC之间的多方通讯。硬件上只需要用双绞线将所有PLC的COM1端口RS485信号端对应并联就可以组成通讯网络。
用户需要设置一台PLC为N:N协议主站,设置本机站号D8176为0,速度模式D8176。
其余PLC设置为N:N协议从站,设置本机站号D8176,速度模式D8178。
PLC运行时,即可实现多台PLC间互相交换数据,用户程序在本PLC内部特定的数据区可读取到其他PLC的发送状态数据;本机用户程序将需要广播的数据复制到特定数据单元,便可让其他PLC读取。根据所需的通讯交互的信息量与通讯刷新速度两个指标要求,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对应各自的变量区域定义如下:

N:N通讯
模式设置
站点号
软元件号
位软元件(M)
字软元件(D)
模式0
D8178=0
交换数据
0个M元件
4个D元件
*0号

D0到D3
*1号

D10到D13
*2号

D20到D23
*3号

D30到D33
*4号

D40到D43
*5号

D50到D53
*6号

D60到D63
*7号

D70到D73
模式1
D8178=1
交换数据
32个M元件
4个D元件
*0号
M1000到M1031
D0到D3
*1号
M1064到M1095
D10到D13
*2号
M1128到M1159
D20到D23
*3号
M1192到M1223
D30到D33
*4号
M1256到M1287
D40到D43
*5号
M1320到M1351
D50到D53
*6号
M1384到M1415
D60到D63
*7号
M1448到M1479
D70到D73
模式2
D8178=2
交换数据
64个M元件
8个D元件
*0号
M1000到M1063
D0到D7
*1号
M1064到M1127
D10到D17
*2号
M1128到M1191
D20到D27
*3号
M1192到M1255
D30到D37
*4号
M1256到M1319
D40到D47
*5号
M1320到M1383
D50到D57
*6号
M1384到M1447
D60到D67
*7号
M1448到M1511
D70到D77

设置N:N联接协议的相关寄存器说明:
D8126:COM1通讯口通讯协议配置,设为40h表示N:N主站;设为04h表示N:N从站。
D8176:站点号,范围0~7,0表示主站点;
D8177:从站点的总数,范围1~7,仅主站需要设置;
D8178:刷新范围(模式)设置,范围0~2,仅主站需要设置;
D8179:重试次数设定,仅主站需要设置;
D8180:通信**时设置,单位为10ms,仅主站需要设置;
M8183~M8190:通信出错标志,M8183对应*0号站点(主站),M8184对应*1号站点,依次类推,M8190对应*7号站点;
MODBUS通讯应用
汇川PLC自带4个接线式端子,可用来做Modbus通讯,程序不用写分时段扫描程序,PLC将自动后台分时段执行, COM0端口只支持Modbus从站,使用COM0端口做从站需将JP0跳线拔下,因为默认的使用的端口是鼠标头PS/2端口,所支持的协议为人机监控协议与下载协议,所以重新上电方可正常通讯, COM1端口可支持Modbus主站与从站,XP型PLC COM2端口也可支持Modbus主站与从站。

PLC串行通信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3.1 plc的通信协议简介

上位计算机和plc通讯使用的是上位链接通讯方式,所以我们要开发c++ builder与omron plc的串行通信,必须使用omron plc的上位机链接通信协议。

上位机链接通信是通过在上位机和plc之间交换命令(command)和应答(response)帧实现的。在一次交换中从上位机传输至plc的命令称为命令帧,plc对命令帧的应答数据称为应答帧。每个帧以设备号和标题开始,以检验码fcs及结束符结束。一个命令帧较多可以包含131个数据字符,多于131个数据字符的数据要分成若干帧发送。

从上位机发送一个命令帧时,命令格式如图2所示。



@符号必须置于每个命令的开头。节点号用来辨识接收命令的plc,节点号在数据寄存区dm6558地址中设定。识别码是2个字符的命令代码,用来设置通信的功能。正文设置命令参数,包括要读写的plc寄存器单元的起始地址和字数。fcs是2个字符的帧检查顺序码,是检查数据的校验码,终止符以“*”和回车(chr$(13))两字符,表示命令结束。一些常用命令代码如rr表示读ir/sr区的值,rd表示读dm区的值,wd表示向dm区写数据。具体情况可参照相关操作手册。

响应帧的格式与命令帧类似,在标志码后多了两位的结束代码。不同结束代码的值代表不同含义。查看结束码可以得知是否有错误发生以及发生错误的类型。正常情况下的结束码为00。表1为常见的结束代码及其含义。



帧顺序检查fcs在终止符之前,以检查传送时是否存在数据错误。fcs是一个转换成2个ascⅱ字符的8位数据。这8位数据为从帧开始到帧正文结束所有字符ascⅱ码执行“异或”操作的结果。每次接收到一帧,先要计算fcs,与帧中所包含的fcs作比较,就能检查的正确与否。例如:要读出01号plc的ir200里的数据,通过上位机可以发送格式为“@01rr0100000141*”的命令帧。其中“41”即为计算所得的fcs。每一帧的fcs的可由上位机程序计算得到。

3.2 c++ builder中串行通信的实现

使用c++ builder开发串行通信程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activex控件,c++builder本身并不提供单独的串行通信控件,可以使用visual basic自带的mscomm32控件,在c++builder中注册它,c++ builder就可以调用了。另一种方法是利用bbbbbbs api函数创建串行通信。PLC串行通信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1 引言

目前,plc作为一种成熟稳定可靠的控制器,已经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以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构成计算机监控系统。在这里,plc完成对系统的底层控制,即直接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与控制;上位计算机则完成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等复杂的监控管理任务。通讯的实现就成为这种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电厂输煤监控系统为例,介绍了串行通信技术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2 监控系统硬件构成

某电厂输煤系统共有储煤圆筒仓6个,每个仓下面各对应着环式给煤机,犁煤机,变频器和皮带等设备,每个仓距离几十米。我们使用可编程控制器(omron c200h型plc)作为下位机负责对每台圆筒仓下的设备信号采集和控制命令的发送。由程序实现对设备启停的连锁控制,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电流越限,给煤车挡板卡死等情况,能快速作出反应并报警。



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作为操作员站,实现对整个的监控和管理功能。plc之间以rs422方式组成网络,并和上位机之间采用hostbbbb方式连接。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每个圆筒仓下的设备使用一个c200h型plc对其进行控制,并配置一个com06通信模块。它能够为plc提供rs422/485方式的通讯。这样可以方便的将其联网。rs422采用平行发送接收方式,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和多点通信能力,较多可以连接32台plc。在plc和上位机之间使用一个rs422/232转换模块,将rs422信号转换为rs232信号,这里使用的是研华adam4520。这种网络通信方式经济实用,完**满足生产运行的需要。

3 系统软件开发及串行通信的实现

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c++ builder6.0编程软件。c++builder是borland公司的产品,它采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实时性好,运算速度快,编程效,人机界面功能强大。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控制。

plc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制是监控系统开发的关键部分。使用c++builder开发系统人机界面的部分较为,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