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模块6GK7343-1EX30-0XE0接线图形
  • 西门子模块6GK7343-1EX30-0XE0接线图形
  • 西门子模块6GK7343-1EX30-0XE0接线图形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

西门子模块6GK7343-1EX30-0XE0接线图形


接线端子做为连接器的一种,是电气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工程技术人员在检修时也是从接口检查,也就是端子入手,因此接线端子的设计尤为重要。 

      产品的设计是集于:产品标准、材料、结构、电镀、认证、模具、及制造工艺的一种综合性设计,端子也不例外。

(一)产品标准起着总的指导思想,几乎所有的考虑都以它为依据,我们端子设计标准以UL和CSA为准,不过在有些电气参数方面也可以以其他标准为依据,如高低温试验。

(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性能,是设计的关键,以塑胶材料为例:如果是以UL94,V-0的阻燃为设计依据就要认真审核各家材料物性表的技术参数是否能满足产品的标准,如冲击耐电压和耐老化试验是否能过,在五金材料方面主要是TP的压片材料选择尤其重要,因为此压片既要满足一定的导电率(电流)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在选择材料方面给我们的工程师带来了困难,而恰恰在此方面正是连接器厂商在弹性元器件所追求的趋势,许多生产五金材料的厂家正在这方面努力,导电率直接影响到温升和接触电阻,弹性的好坏与材料的化学元素、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有关,弹性模量选择用材料力学的四强度理论公式进行计算。材料的导电率越大接触电阻就越小温升就越低,插拔力与接触电阻成二次曲线的关系,接触电阻主要分:压缩电阻、膜层电阻、体积电阻(导体本身的电阻)。其中膜层电阻占总电阻的70~80%,也是影响连接器寿命的主要因素,应给予充分重视,就以端子镀金和镀银来比,虽然银的导电率比金要高,但是其化学稳定性没有金好,所引起的膜层电阻远远大于镀金,所以搞清以上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选择材料就有指导意义,是产品设计的前提条件。

(三)产品结构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经验方面的东西,无捷径可走,在这方面各个系列各有特点,如:螺钉防掉、拼接的产品前后呈弧形,长位数变形等,壁厚不均匀造成的缩水变形等,螺钉的防掉目前有以下几种:三条筋防掉、箍口防掉,颈口防掉,冲压防掉,因受技术工艺的影响目前颈口防掉采用不多,而大多数采用颈口防掉,以上结构的实现是以塑胶材为PA66为前提条件,在这里需要对颈口防掉进行说明,以螺钉为M3为例,M3的螺钉实际外径是φ2.90mm,所以外壳颈口的尺寸应设计在:φ2.5~φ2.6,外壳颈口的厚度应在0.4~0.5mm,且螺钉头部下应有一段小于外壳颈口的光杆,这样才能保证螺钉可以顺利旋进螺纹里面,在生产工艺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下面就对我公司各系列产品在结构方面出现的问题做一个统计和解决的方案。

1、拼接产品组合成长位数的变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结构不合理导致两拼接隼在前后上下左右受力不平衡,所示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其拼接隼的受力和变形方向。 

2、螺钉防掉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建议尽量用颈口防掉,因为它与箍口防掉相比避免了螺钉光杆和箍口处公差精度所带来的烦恼。而且结构公差控制。

3、螺钉及带螺纹钢件在电镀后盐雾试验的问题,因按现在公司螺纹电镀的标准(镀层是受到限制,但多大的螺纹对应镀层厚度现目前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确定),解决此问题在电镀工艺正常的情况下有两种方法,选择正确的封孔剂和采用镀层分多次电镀,这两种方法都是要覆盖螺钉产生的用肉眼所看不到的孔隙。采用镀层分多次电镀成本较高,所以建议用种方法,而此方法的关键是在于封孔剂配方的研究。

4、插拔力的问题,此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它与材料、电镀、结构和所应用的行业都,是连接器行业一项重要的机械性能要求,插拔式端子是如此,材料的选择就插拔力而言受导电率(电流)和接触电阻及温升的限制。在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了,电镀主要是受镀层的种类和是否预镀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相同材料和结构下预镀后压片要比先冲压再电镀的压片在插拔力方面要稳定,因为在后电镀工艺过程中无形之中是对五金材料做了硬化处理,而在先冲压就正好了这种现象。结构方面主要考虑是压片与引针的接触,引针与压片的接触大都是线接触,这就造成在配合时出现在插的一瞬间突然很大,而后又突然变小,给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不稳定的感觉,影响其寿命,如果把压片与引针的接触在结构方面改成面接触,那么就既解决了插拔力的问题又减小了接触电阻和温升。 

   (四)产品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照明,通讯,安防等行业。而插拔式端子的应用行业是为主泛的,如变频,防暴,数控面板,门禁控制器,传感器,PLC,仪器仪表,电源,伺服驱动,以上这些应用行业对插拔式端子的共同的要求是:插拔力要平稳,接触电阻要小,要能满足一定的寿命和疲劳度,所以对五金弹片材料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师对结构和选材具有一定的经验。对于栅栏式端子主要应用在:电源,继电器(特别是双层端子),变频器,电梯行业(较少),空调。 

此系列端子的要求是在压线时对螺钉的扭力要求较高,螺钉退到位的距离要大于大压线范围,对于长位数的端子不能有翘曲变形, 

螺钉的抗腐蚀性要求较高。 

    (五):随着我国3C制的开始,国家对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的要求提出了高的要求,与之相关的标准有:GB16836-2003《量度继电器保护装置设计的一般要求》、GB/T14598.3-1993《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JB/T 9568-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标准IEC60255-27(CD:200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产品要求》、其中GB16836-2003涉及到的项目主要包括:机械结构、外壳防护、绝缘配合、发热、着火试验、防触电、标志及说明书。 

1、机械结构要求端子在化学方面和结构材料方面及带电的运动部件要保证人身,如外壳的棱角,五金方面的毛刺,及各零部件的连接强度,甚至在运动等条件下产品的稳定性,以上都是电力行业中机械结构对端子的要求。 

2、外壳的防护要求主要是JB/T 9568-2000对防护等级的规定,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固体异物的防护等级,一种是水对设备和产品造成的危害。 

3、绝缘配合要求主要是根据所用材料、工作电压及环境污染等级,来合选取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和产品工作的,同时也使产品在过电压不会发生绝缘损坏。 

4、漏电起痕指数的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从而使外壳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如果在相同绝缘电压等级条件下,漏电起痕指数高时,产品的爬电距离可以减小,如果我司产品进入电力行业请研发在这方面充分重视。 

5、热塑性材料在工作中对变形要求,它主要对端子在工作中产生的温升和接触电阻,它引起的高温使外壳变形变软,从而使电短路,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对端子的载流部件材料的选择显的很重要。 

6、防触电要求,在结构方面操作元件不应带电,与内部连接的端子不应是可以触及到的,这方面主要是对螺钉扭力性的要求,应防止与可触及的端子的螺钉,导线意外松动而短路。如接地端子的要求:Ⅰ类产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Ω。 

(六)模具方面,至少在连接器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零部件都是通过模具来实现在,效,精度好,维护方便,端子主面主要以塑胶模和五金连续模为主,塑胶模方面:主要在于设计,对产品分模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他决定模具自身结构的设计,还有侧抽芯(多的可以是四面)进胶口及方向的设计,模具次却系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项,至于有些结构的设计会受塑胶料类型的影响,绝缘外壳结构的均匀对模具的影响,前模和后模上的镶件要避免对插现象,做为产品设计工程师如果只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标准方面会导致模具的正常生产和外观现象,要兼顾模具制造加工工艺,另外是注塑机的成形工艺,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注塑温度、成形时间,锁模力、注塑速度等。 

(七)其他制造工艺,端子所用到其他的零件的制造工艺还有:仪表、铸造、热处理等。对以上工艺不光只是了解,重要的是要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循序渐进。所以在研发方面大大提升产品项目工程师素质和加大项目工程师负责管理制是实现完成产品开发的关

202207281244519172844.jpg202202231632210850864.jpg202202231632201798164.jpg


 在PLC,三菱是个比较好的,好当然是靠产品说话,那么三菱PLC到底具有什么优势呢?这值得整个行业学习。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三菱PLC的五个主要特点,一起去学习。

三菱PLC结构灵活

三菱PLC不受环境的限制,有电即可组建网络,同时可以灵活扩展接入端口数量,使资源保持较高的利用率,在移动性方面可与WLAN。

三菱PLC传输质量高、速度快、带宽稳定

三菱PLC提供的带宽可以为很多应用平台提供保。新的电力线标准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200Mbps;采用时分多路访问与带有冲突检测机能的载体侦听多路访问协议,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传输流媒体。

三菱PLC范围广

无所不在的电力线网络也是这种技术的优势。虽然无线网络可以做到不破墙,但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必需布设N多个AP才能满足需求,而且同样不能避免信号盲区的存在。而电力线是基础的网络,它的规模之大,是其他任何网络无法比拟的。这一技术一旦进入商业化阶段,将给互联网普及带来大的发展空间。终端用户只需要插上电力猫,就可以实现因特网接入,电视频道接收节目,打电话或者是可视电话。

三菱PLC

三菱PLC充分利用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基础设施,任何布线,节约了资源。挖沟和穿墙打洞,避免了对建筑物、公用设施、家庭装潢的破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相对传统的组网技术,PLC,工期短,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强。

三菱PLC适用面广

PLC作为利用电力线组网的一种接入技术,提供宽带网络“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广泛适用于居民小区,酒店,办公区,监控安防等领域。

以上就是三菱PLC与其他产品相比而具有的优势特点,内们一起学习,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准。

项目方案            

热电厂DCS工作站是主要的应用方式,电厂需要将控制工作站(DCS 工作站)切换到大屏幕上。生产装置现场摄像头画面输入采用模拟输入。

热电厂负责项目实施的,通过考察已经建置的监测监控系统大屏幕,及兄弟单位的生产调度后,经过详细论证,决定在济南热电厂的监测监控系统大屏幕项目中采用中达电通的DLP大屏。

针对热电厂对设备防尘及散热要求高的特殊需求,中达电通DLP大屏采用的防尘设计,并发挥自身在散热方面厂商的技术优势,对热电厂DLP大屏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项目总结

中达电通DVS投影单元采用的全封闭式防尘设计,具备优良的防尘特性,已通过IP5X防尘等级测试。电源模块、投影模块、光路通道、散热通道均分离设计,互不影响。散热和防尘对于环境相对恶劣的热电厂尤为重要。

■ 投影灯泡采用的散热通道:投影灯泡是投影单元内部耗电和发热大的器件,因此需要对灯泡进行专门的散热,中达电通DVS投影单元LED光源采用的真空热导管散热技术,对光源进行散热,并采用散热风道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并延长了光源使用寿命。

■ 投影机芯采用全密封机构,杜绝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中达DVS投影单元内部的光学机芯采用了的全封闭光路设计,从聚光管、DLP芯片到投影镜头,投射光路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杜绝灰尘对机芯的影响,有效的了光路的无尘畅通。

■ 采用投影室与机芯室隔离的结构:中达DVS投影单元内部分为两个隔离的小室,所有的发热器件置于机芯室内,对该室采取风冷散热,而屏幕和反射镜则置于投影室内,由于该室内没有发热器件,无须采用风冷散热,可以做到密封,有效的减低了灰尘附着于反射镜和屏幕上的机会。

■ 投影屏幕内侧采用防眩隔离层, 避免了灰尘的静电吸附作用:投影屏幕内侧为树脂材质,吸附静电灰尘,中达DVS投影单元的屏幕内侧采用了的防眩隔离层,避免了灰尘的静电吸附作用。

通过上述散热防尘设计,既保持中达电通DVS投影单元良好的散热又保证优异的密封防尘效果,大大增加了投影单元的使用寿命和平均无故障时间。

前言

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智能终端、互联网的兴起而快速到来,云计算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云计算的实现离不开数据的支持,而云计算本身又在驱动着数据的变革。云计算的精髓在于资源的虚拟化,IT软硬件架构与传统架构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硬件的变化,主要表现为IT设备的高度集中、高发热、高耗能,驱使底层的风火水电等配套设施的作出相应改变,如何数据机房的三大挑战企业机房的运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企业数据的耗电

数据的基础设施就是IT设备,形象的说建设数据就是为了解决IT设备的“吃”、“住”、“舒适”等生活问题,吃的是UPS的不间断电源,住的是机柜,享受的是精密空调,当然要实现这些就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其中数据机房的电费是目前企业级机房大的营业成本之一,为了解决耗电问题,我们先分析能耗的组成,才能对症,一个典型的PUE=2.3的机房耗电组成如下所示

其中IT设备用电包括所有的IT设备的负载,如服务器、储存和网络设备,

数据总用电包括支持IT设备负载条件的用电,如:

电力系统:如UPS、配电及开关、电池和配电损失。

空调系统:如冰水机组、机房空调机(CRAC,CRAH)、水泵及冷却水塔等。

服务器、储存设备及网络设备等。

其他杂项设备,如数据照明负载、监控门禁系统及消防系统。

根据以上耗电系统分析,PUE主要的改善方向如下:

传统气流组织给数据带来的困惑是:

 整个架空地板下是个静压箱,所以每个机柜所享受到的出风量是一致的,无法按需提供冷风量;如果机柜的热密度产生差异,高热密度机柜就会产生局部热点;

 由于冷风从出风地板送出,通过机柜前开孔门板送入机柜,在机柜的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会产生风量梯度和稳定梯度;

 受机柜热密度的影响,单机柜装机容量受到限制:

 在传统的机房配置空调时,通常会注重机房所需的冷量而忽视服务器机柜所需的风量;

 IT对风量的要求通常是:每1kw热量,要求提供120CFM(合204m3/hr)的冷风,才能满足IT设备的冷却需求;

 按传统的下送风空调制冷方式计算,每个机柜出风地板的风量为:出风口的风速≤3m/s,出风地板的面积为:0.36m2,地板的开孔率通常为30%,

 所以每个机柜的总风量为:

 3m/s×3600s/hr×0.36m2×30%=1166 m3/hr。

 每个机柜的装机热负荷为:1166 m3/hr÷204m3/hr=5.7kw

 通过上述风量计算,如果采用传统的下送风空调制冷解决方案,每个机柜IT设备的装机容量无法做大,导致机柜装机率不高,浪费机柜的空间,同时也浪费机房的空间;

 传统的房间制冷方式,由于送风距离远,难免在送风过程中产生风压、风量的衰减,导致远端机柜产生局部热点。

机柜级水平送风制冷解决方案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房间级制冷方案的困惑:

 由于水平送风空调安装在机柜旁边,就近送风和制冷,解决地板下送风风阻导致的局部热点问题;

 就近制冷,送风距离短,冷量的利用;

 空调可根据机柜的热密度,随时调整输出的风量和冷量,提供单个机柜的个性化风量和冷量需求,制冷有针对性,效;

 对数据机房建制过程中,是否要建架空地板,要求;机房地面的保温要求也低;

 由于紧贴机柜安装空调,可以给单机柜提供足够的风量,所以机柜的IT设备装机容量可以大幅提高,如台达29kw的空调,风量为4930 m3/hr,那么单机柜的IT热密度可达:4930 m3/hr÷204m3/hr=24.2kw。

 与传统的房间制冷方案相比,单机柜的装机容量可以提高4倍。

为了提升制冷效率,提高单机柜制冷能力,结合现场情况,使用冷热通道封闭技术为的IT设备进行冷却.通过改善空气循环的管理,提升制冷功率密度.有效减低PUE值,而设计一套散热效果好、的机柜冷热池解决方案。

主机房机柜采取背对背摆放,网络机房采取面对面摆放

A 冷池系统设计

冷池采用铝合型材框架+钢化玻璃,部为全封闭钢化结构,冷池是通过设置全封闭式冷空气循环系统环境,提高室内空调使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冷池的部设置部分开启扇,开启面积应不少于冷池面积的30%。由于机房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当灭火系统启动时,冷池的部开启扇部分开启。冷池的地面设置大面积的带风口的架空地板,作为下送风的出风口。冷池末端设置钢化玻璃门,满足人员工作进出疏散、消防保护及管理监控。开启扇考虑与消防联动,当气体释放时开启扇放下。

机房冷通道内的玻璃板在现场探测器报警后,于气体喷射前将电磁铁失电,通道敞开。本系统电磁铁采用交流电供给,如消防电源可提供本次设备容量,并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由消防电源直接引一回路至控制箱;若消防设备无法提供电源,为保电磁铁不失电,建议由PDU中引一回路至控制箱,并在控制箱中安装整流设备,提供磁铁所需电源。

B系统优势

1) 灵活性

冷通道为单元模块化设计,冷通道两侧的两台机柜占用1个单元,每个单元均能立安装。

2) 智能性

每个部密封板均可实现与消防联动。当机房内火灾信号确认后,部密封板自动打开,满足消防气体喷放要求。

3) 性

所有冷通道窗口材料为透明钢化玻璃,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高,而且不影响冷通道内正常采光。

4) 方便性

当需要在冷通道内搬运设备时,通道两端门打开后,下门框可方便拆卸下来,方便小型运输设备在机房地板上进出。

 封闭冷通道,降低冷风损失,提高冷源利用率;

自然冷却技术

自然冷却技术就是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热交换,大限度的降低机房能耗,目前常用的冷源主要是冬季或春秋季的室外空气。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数据的选址应该在天气比较寒冷或低温时间比较长的地区。在中国,北方地区都是非常适合采用制冷技术。采用水冷空调系统,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在15度以下(上海地区每年约有120天)就关闭制冷机组,可以利用冷却塔、冷却水泵、板式换热器组成的系统进行热交换,因系统中没有大功率的压缩机运转,大的降低了系统的效率,当温度15度又切换回冷冻水系统。上述介绍的水冷自然冷却由于只需要增加一台不需要动力的板式换热器,投资和占地都比较少,是我们的企业数据制冷节能方案

空调系统为IT数据机房空调,机房采用台达精密空调,冷水系统及冷却系统与IT数据精密空调位于同一楼层。 冷冻水泵2台5.5kW,冷却水泵2台5.5kW,冷却水塔1台1.1kw。 水泵及冷却塔当前控制模式均是定频定流量工作;现场有风冷热泵、水冷机组、以及板换,当冬天或者温度较低时,通过冷却塔冷却空调冷冻水温;当温度稍高时,采用风冷热泵机组制冷;当夏天温度很高时采用水冷机组。

当前对于冷水系统控制采用西门子S7-200PLC控制,含触摸屏。 模拟量包括环境温度2个,冷却塔出回水温度,冷冻水出回水温度各1个。PLC无多余点位余量。

对于室内精密空调,目前采用三通阀的方式,改变空调所需流量时并不改变系统管网阻力,水泵侧压力都不改变。

系统采用冬夏过度季节不同冷源切换,尽可能少的减少冷热源方面的能量损失,达到利用外气环境冷却的目的,在制冷方面实现了节能,合理且。

但是,大多数系统在初建时都会按实际大负荷考量,包括冷机,冷却塔,水泵,在冷源上实现了节能的同时,并没有在水泵负荷与制冷量上相互匹配,也就是说当末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候,对于制冷机主而言,实现了冷量的按需分配,电流百分比随着负荷下降而降低,但是对于水泵而言,过多的流量其实是造成能耗浪费的关键。

实现节能的原理:低流量大温差与热交换能力的关系,对于一个换热器(板换或者精密空调表冷器)来说,其流量与温差的关系见下图,在部分负荷下,其冷量与流量不会同比下降,如图,在50%的流量下,可以提供大约80%的负荷,也就是说系统的冷量与流量不会对应,但是每个厂家的换热器性能不一定,故换热流量并不统一,这个流量基本会在30%-70%之间,使得温差大会5℃。

其次,对于水泵而言,限流变频带来的大好处是节能,离心式风机水泵都遵循相似定律, 即流量与水泵转速(频率)成正比;杨程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因此改变频率可以有效的节能。

高压微雾加湿技术

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柱塞泵将水压提高到7Mpa以上,然后将加压后的水经耐高压输送管线由喷嘴将其雾化,产生3—15μm的微雾颗粒,使其能够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完成汽化并扩散,从而完成空气加湿、降温的目的。

该系统即可以作为大空间加湿作用,也可以作为降温用途。

实际产生的加湿量是由安装多少喷嘴来决定的。例如,某型号喷嘴的喷雾量是4L/h,总共100个喷嘴,则大喷雾量是400L/h。

高压微雾用于机房加湿存在很多技术优势:

1. 节约能源

相对电加湿的等焓方式,高压微雾加湿系统本身的耗电量是少的。每小时30公斤的加湿量耗电量在300W左右,是电加湿器的1.4%。在机房环境中使用时,其节能下过尤其显著。

如果原先机房空调配置了9kg/h的电式加湿器,我们可以用10kg/h喷雾量的高压微雾加湿器来取代。对于高压微雾加湿器的10kg/h的喷雾量,消耗电能约100W。水雾进入机房后,需要吸收空气热量而气化。每1kg水雾,需要吸收空气中750W热能才能气化。就是说,10kg/h的高压微雾加湿器每小时对空气产生7.5KW的冷量,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空调机的制冷负荷。

按照每天高压微雾加湿器累计运行12小时计算,其自身耗电量为3300度,电费支出约330。但是,其产生的冷负荷约为3万KW,相当于压缩机消耗1万度电产生的冷量,相当于制冷系统节能1万度电,节约电费支出1000。

总体来说,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产生的额节能效应是:40000-3300+10000=46700度电,折合4670。

就是说,如果用高压微雾加湿器取代原先内置了9kg/h电式加湿器的机房空调来说,每年的节电为46700度,约合4670。

2. 使用

由于将水加压到70Bar压力以上,很小的漏点都会导致主机加压端压力的显著下降,系统可以采取关断措施保证。所以说,高压微雾系统可以非常地实时监控到高压水路中的泄漏情况。而普通低压水路系统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在跑水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察觉。

高压管道的内径只有1-2mm,内部容积非常小。高压水路一旦关闭,整个管道中的存水量十分有限,数十米的管线仅仅容纳和残留0.2升水,折合一个茶杯的水,不会对机房产生破坏性地损害。

3. 无水垢影响

高压微雾系统因为向外排水,所以没有任何水垢的问题,水的处理系统比如纯水机、软化水设备等都可以自动运行,并安装有排水管道的工作间或洗手间内。

4. 安装布置方便

由于高压管路可以传送达数百米乃至上千米,所以对用户来说配置起来相当。在不同楼层或相隔甚远的机房可以采用同一套主机系统,通过在吊空间布排直径10mm左右的PE管线,不会对原有建筑格局和装修产生任何大的变动,工程量也很小。

5. 扩容升级方便

高压微雾加湿器小型号的机器的满负荷喷雾量为50kg/h。对于用户来说,新增加一个机房有加湿需求时,只要主机还有空余的流量,连上一条新的高压线路和湿度传感器就完成了。

6. 加湿度效

针对其他很多加湿方法,高压微雾的加湿雾化效率非常高,高达98%以上的水雾都会蒸发为水蒸气,这个效率甚至大于电式蒸汽加湿器,因为电系统要定时排水以带走水垢。

率模块化UPS技术

采用转换效的UPS系统。目前,新一代数据的设计基本采用新型的高频(IGBT技术)UPS系统,电源转换效率和功率因数都比传统的工频(可控硅技术)UPS系统有非常大的提升,而且重量轻和体积小。由于UPS的电源转换效率和负载率成正向关系,因此在设计和运维时要尽可能提高UPS的负载率。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