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模块6ES7222-1BD22-0XA0产品规格
1.引言
在很多设备中经常会遇启动/停止,前进/后退等等的这样操作,操作者通常希望用一个按钮来实现:按一下启动,再按一下停止;如此循环往复。把这样的按钮称为双稳态按钮,即有两种稳定状态;接通和断开都能保持,我们在设计中经常会遇到控制面板的按键位置不够和PLC的输入点数不够等这一问题.如果在PLC程序中把按键做成双稳态的,一个按钮身兼二职.这一问题就可以迎刃面解了,可见PLC程序把按钮做双稳态,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2.成双稳态按钮的三种方法
2.1通过SET和RST指令来实现.
图1 通过SET和RST指令来实现
图1程序中,当次按下按钮X0.此时条支路因串联的M1为常闭点,而使M0接通条件满足置位 .二条支路的执行条件不满足,暂不去理会.再看三条支路,设持续按着按钮不释放,因支路中串联进X0的常闭点而使接通条件不满足,直到释放按钮X0,因串联的M0已经置位,从而使M1和Y0输出保持为"1".当二次按下按钮X0时,因为M0的状态为"1",条支路条件不满足,三条支路因X0的按钮下而使M1和Y0输出为"0",M1由"1"变为"0"产生一个下降沿,使M0复位为"0",从而使M1和Y0的"0"状态得以保持,即使释放按钮X0以后,之后对按钮X0的操作,又重复上述过程.可见得到的是一个双稳态按钮.
2.2 利用PLC基本逻辑指令来实现
图2 利用PLC基本逻辑指令来实现
PLC程序是按一定的PLC扫描周期循环往复地的执行程序代码.在每一个PLC扫描周期内,先读入输入内的信号状态,然后执行用户程序,后刷新输出信号状态.用户程序的执行是按照先后顺序自上往下依次执行的.图2程序中正是充分利用了PLC程序的程序的执行特点.现在分析它的工作过程.按一下按钮,使X0变为"1",在个PLC扫描周期内,M0变为"1",M1变为"1".M1等于"1"会使M0变为"0",但M0的状态变化要到下一个PLC扫描周期才会执行,可见M0是宽度为1个PLC扫描周期的脉冲信号.因为M0等于"1".这样会使原来状态为"0"的Y0变为"1"从二个PLC扫描周期起,不论X0变为"0"或保持为"1",M0都变为"0"并稳定在"0"上,这样Y0通过M0常闭点与Y0常开点串联的支路保持为"1"状态.再按一下按钮,M0又产生宽度为1个PLC扫描周期的脉冲信号,这个脉冲信号使原来状态为"1"的Y0变为''0"并稳定在"0"上.如此每次按一下按钮,Y0就在"0"和"1"之间切换一次,形成双稳态信号.
2.3借助于算术运算指令来实现
图3借助于算术运算指令来实现
数字电路中,如果把输出的"非"端反馈到D触发的"D"输入端.则每来一个时钟冲,D触发器的状态就翻转一次.图3所示的程序借鉴了数字电路中的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按钮X0每按下一次,就相当于给触发器CP端输入一个触发脉冲.相加所得和的位状态,就翻转一次,如果Y0取之位,就可得到周期性状态,在“0”、“1”之间变化的双稳态信号。 为了避免加法的计算溢出,用M0和M3使期复位,就又重新开始累加。
3.结束语
文章开始提到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等两种状态,也可以选用具有保持功能的三位选择开关,这是一种硬件实现方案.也可以选用本文所述的软件实现方案.殊途同归.但通过软件的方式,却节省PLC输入点的开销。如果PLC的输入非常紧张,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若是输入点绰绰有余,这样做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了。软件方案和硬件方案哪一是的,那就要看实际情况而定了.如果硬件很贵,那就用软件人来实现这一功能.如果硬件很.那何不充分发挥硬件的功能.PLC输入点的问题正是如此.适合才是的
概述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PLC作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控制手段,也将会随之快速的发展,在未来,PLC要想适应工业的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PLC控制系统的功能应该加丰富。
1、 信号采集功能的拓展。除了采集开关量、模拟量和脉冲量外,还应该能够采集如视频信号、声音信号及图像信号等所有现场有的信号;
2、 输出控制功能的拓展。除了输出开关量、模拟量和脉冲量外,还应该能够输出如视频信号、声音信号及图像信号等所有现场可以及接收的信号;
3、 逻辑处理功能的拓展。充分应用PC的逻辑处理能力和PLC现有的逻辑能力相结合。
4、 数据运算功能的拓展。进行各种类型的整数运算、实数运算、二进制运算、浮点型运算等各种形式的运算。
5、 定时功能的拓展。达到延时控制、定时控制、时间的运算可以到毫秒级。
6、 计数功能的拓展。达到计数控制、高速计数频率可以达到数百赫兹。
7、 中断处理功能的拓展。实现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提高对输入输出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8、 存储功能的拓展。存储容量扩大,提高数据掉电不丢失的技术能力。
9、 网络通信功能的拓展。采用开放式的网络通讯模块,实现稳定的远程控制。
通过丰富以上功能,为未来工业自动化、远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创造条件。
二、完善PLC的型。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对电气控制设备的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PLC应当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长期连续地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增加,故障的修复时间缩短。就PLC而言,我们认为性应该是作为选取的要条件。其次是性能和维修方便等原因。
就性而言,应该从PLC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性。具体的方式如下:
1、 选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对选用的电子器件进行严格筛选,对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加工及焊接都采取为的工艺措施。
2、 采用合理的系统结构与制造工艺,加固和简化安装模式,具有较强的抗震动、抗冲击、耐高温、耐低温、防腐蚀、防爆炸等能力。
3、 采用软件代替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减少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硬件,减少接线,降低应触电不良而造成的故障。
4、 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普通输入端采用RC滤波器,高速输入端采用数字滤波器,实现对高频干扰信号的滤波作用。
5、 输入输出电路与内部CPU电路之间采用光电隔离,使得工业现场的外部电路与PLC的内部电路之间实现电气上光电隔离。其信息依靠光耦合见和电磁器进行传递。同时,CPU还有抗电磁干扰的屏蔽措施,保证PLC不受外界的干扰。
6、 内部各模块均采用电磁屏蔽措施,防止外界辐射干扰。例如,原有的计算机采集卡由于干扰大而无法正常工作,改用内部各模块均采用电磁屏蔽的卡件,可以正常工作。
7、 采用逐行扫描和不间断中断的方式工作这样即可保证实现有序和确定的控制作用,又可以处理各种中断请求,从而保证了对应情况的及时响应,使PLC能够地工作。
8、 设置昔日运行监控程序,一旦程序出现了死循环,使之能够立即跳出、系统启动并发出报警信号。系统运行监控程序可保证PLC的用户程序正常,避免出现死循环二影响其工作的性。
9、 设置故障检测及诊断,用来检测系统硬件或用户程序是否正常工作,健儿能够自动地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报警、封锁输出、保护数据等。
10、 大型PLC控制构成冗余系统或表决系统,使性进一步增强,CPU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重要卡件和器件实现冗余。这样可以使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做到万无一失。当然怎样做的成本是比较发高的,
三、要达到以后的PLC使用起来为方便,在硬件方面,PLC的硬件应该是高度集成化,使得系统集成为系列化与规格化的各种模块,这样就可以达到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在软件方面,PLC应采用程序来建立控制逻辑,用程序来代替硬件接线,编制程序比硬件接线要方便很多。我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程组态的简单化。
2、 设计和调试周期缩短。即实现PLC的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用软件功能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珠海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技术器等器件,是控制柜的设计、安装和接线工作量减少,用户程序的大部分可以喜爱实验室模拟进行,调试好后在将PLC控制系统放到生产现场联机调试,即快速由方便,大大缩短了设计和调试周期。
3、 接线和安装的简单化。即所有的接线一次性接好后,换模块时,把接线器安装到新模块上即可,可不必在接线。内部什么线都不要接,只要做些必要的软件设定就可以工作。
4、 增加控制或改进时为方便。即在控制要求改变需要变控制系统功能是,不必改变I/O通道外部接线,只要改变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即可。
5、 维护方便。 即PLC具有很强的自诊断能力,能随时检查出自身的故障,而且各种模块上大多有运行和故障状态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和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
6、 模块丰富且灵活性好,采用模块化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并形成大、中、小系列产品,使PLC不仅适应大小不同、功能繁复的系统控制要求。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合成各种规模和要求的控制系统。
7、 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要实现PLC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机器与电气部件被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易于制造机电一体化的产品。
8、 经济合理化。
四、PLC的应用领域
由于PLC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机械、冶金、化工、电力、运输和建筑等众多领域,,它的应用范围大致介于继电器控制装置与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之间,适用于控制功能要求比较复杂和输入、输出点数较多的场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它包括顺序逻辑控制、动作逻辑控制、定时逻辑控制、计数逻辑控制和组合逻辑控制等。它即可以用于单击控制,也可以用于多级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线控制。
2、 模拟量过程控制,包括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的闭环控制。对模拟量的控制应开发出各种模块和相关软件。我认为PLC用于过程控制是一个发展的新趋势。
3、 脉冲量运动控制,可以是单坐标控制,即控制对象做直线运动。也可以是多坐标控制,即控制对象作平面运动或空间运动。
4、 数据处理和信息控制,具有数学运算、数据传达、转换功能,通过它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功能。如无人柔制造系统,也可以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加工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它也PLC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