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模块6ES7231-7PF22-0XA0详细
  • 西门子模块6ES7231-7PF22-0XA0详细
  • 西门子模块6ES7231-7PF22-0XA0详细
  • 西门子模块6ES7231-7PF22-0XA0详细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

西门子模块6ES7231-7PF22-0XA0详细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用水需求量明显加大,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刻不容缓。而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也在快速提高。目前,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多采用PLC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上位计算机进行工艺参数监视和设置的系统控制模式[1]。本文以海兴县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系统组成、功能等介绍。
海兴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二万吨,出水标准为一级A。水厂工程采用CASS+深度处理工艺,厂区主要由格栅及沉砂系统、提升泵房、CASS池生物反应系统、曝气生物滤池系统、V型滤池系统及污泥浓缩系统构成。

 

2 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三级管理,包括生产管理级(控制室)、现场控制级(PLC控制站)及就地控制级。现场各种数据通过PLC系统进行采集,并通过主干通讯网络——工业以太网传送到控制室监控计算机集中监控和管理。同样,控制室监控计算机的控制命令也通过上述通道传送到PLC的测控终端,实施各单元的分散控制。

(1)生产管理级(控制室)
中控室管理层是系统的,完成对污水处理过程各部分的管理和控制,并实现厂级的办公自动化。通过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及投影仪可直观地动态显示全厂各工艺流程段的实时工况、各工艺参数的趋势画面,操作人员可及时掌握全厂运行情况。

(2)现场控制级(PLC站)
控制层是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的关键。按照自动控制工艺要求,控制层的PLC通过程序控制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PH值等)的采集,以及执行管理层的命令。

(3)就地控制级(设备层)
将现场控制箱上的“就地/远程”旋钮切换至“就地”位置,通过箱上的“启动/停止”按钮实现设备的就地启停控制。


2.2 下位PLC系统配置
海兴县污水厂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北京和利时公司的LK系列PLC作为主控制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模块式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CPU模块、I/O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接口模块等,根据控制功能的复杂程度和控制对象的点号统计进行相应的配置。据统计,整个污水厂需要PLC控制的I/O点共829,共分四个PLC控制站:1#PLC站仅有一个主站;2#PLC站仅有一个主站;3#PLC站包括主站和一个远程从站;4#PLC站包括主站和两个远程从站。各个控制站的功能和分别如下:
  
(1)污泥脱水机房工作站——1#PLC控制站
负责采集水厂进水水质数据,以及格栅系统、旋流沉砂系统、污泥浓缩系统设备的状态采集和设备的控制。
  
(2)鼓风机房工作站——2#PLC控制站
   负责采集CASS池水质数据,以及搅拌系统、滗水系统、曝气系统设备状态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
  
(3)曝气生物滤池工作站——3#PLC控制站
   负责采集曝气生物滤池水质数据,以及二次提升系统、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设备状态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
  
(4)V型滤池工作站——4#PLC控制站
   负责采集V型滤池水质数据,以及反冲洗系统、出水系统设备状态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
  
总而言之,PLC 控制系统实现了主站与从站的数据交换及数据处理,主站对各个从站的监控和人机交互的可视性。

2.3 上位监控系统硬件配置
工程师和操作员站设立在中控室,其主要由两套互为冗余的操作站、一套投影仪、一台故障打印机、一台图表打印机、一套UPS电源组成。
中控室的两台监控操作站,其中一台为系统监控管理计算机,可对在污水处理厂的各类设备状态、工艺过程参数进行实时和监控,给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运行管理的人机界面,另一台为信息监控管理计算机,负责实时和定时记录以及报表的生产和打印。


1)格栅系统控制
格栅系统主控对象为格栅机组、螺旋输送机以及声波液位计。其控制可在监控计算机上设置液位控制和定时控制,当采用液位控制时,是靠格栅的前后液位差来控制格栅机的启停,当液位差达到设定的水位上,PLC控制器会发出命令启动格栅设备;当水位差小于设置的下,格栅机组将接受到PLC控制器发出的停止的信号。操作人员可以在上位机上设定设备的启停液位或者运行周期。

(2)提升泵控制
提升泵的控制工艺要求是根据液位的高低来自动控制提升泵的启停,项目现场采用两用一备方式。当其中的泵出现故障时,故障泵会自动切出自控程序,备用泵会自动切入自控程序。这样长期运行能保泵的运行时间大致相同。

(3)旋流沉砂池系统控制
旋流沉砂系统主控对象为搅拌器、罗茨风机和砂水分离器。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污水从沉砂池的切向进入,具有一定的流速,从而对沙砾产生离心力,使较重的沙砾沿池壁沉降到池底集砂槽。搅拌器的桨叶旋转形成轴向涡流,产生一个轻微的上升流动,从而带动污水排出,流入下一道工艺流程进行处理。罗茨风机为旋流沉砂池提供空气,达到气提的作用,另外气提直接将沉砂输送到砂水分离器,实现沙砾与污水的分离[2]。其控制工艺要求如下:搅拌器、风机和砂水分离器以一定周期运转,通过工程师站可以设定运行时间。

(4) CASS池系统控制
CASS池系统操作周期分为四个步骤:曝气阶段,鼓风机向反应池内充氧,此时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沉淀阶段,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进一步氧化分解,活性污泥逐渐沉淀到池底,上层水变清,污泥回流泵将部分活性污泥送回预反应区,剩余污泥泵则将反应池多余污泥抽到污泥脱水间;滗水阶段,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闲置阶段,滗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阶段,等待下一周期滗水。根据上述工艺要求,对CASS工艺的各个阶段编写控制子程序。

(5)曝气生物滤池系统控制
曝气风机其控制工艺要求:曝气风机为24小时运转,每天中午12点换一台风机,这样可以保证三台风机运行的时间大体相等。
反冲洗系统控制主要是控制反洗风机、反洗泵以及阀门来实现反冲洗的功能,每两天进行一次反冲洗。

(6)V型滤池系统控制
V型滤池系统的自动控制主要是滤池的自动反冲洗功能。子程序控制的主要设备有反洗泵、反洗风机、阀门以及仪表工艺参数,每两天进行一次反冲洗。


3.2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本控制系统上位监控系统采用北京和利时公司的上位机软件FacView。软件将现场各分系统的运行状态形象、直观、实时地显示在中控室的工控机上,使操作员在中控室能实时获得现场数据和信息并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进行管理。友好的人机界面把分散的、单回路的测控系统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另外还有数据报警、历史数据存储、报表显示、趋势显示等多种功能。
计算机监控画面主要包括全厂工艺图、格栅及沉砂系统、CASS工艺、曝气生物滤池、V型滤池、仪表数据图、趋势图、报警图、报表,各个画面之间可以实现自由切换

20220222173907301904.jpg202202221739073176584.jpg202202221739072455394.jpg

1 引言

巨化股份公司合成氨厂主要生产碳氨、尿素、、等产品。在各产品工艺流程中,要求提供大量的制冷量,合成氨厂利用气氨、进行能量转换,通过冷冻冰机供应大量的制冷量。考虑到合成氨厂节能改造总体规划和冷冻量需求,结合冷冻岗位增产节能、新改造要求,针对原有的老工艺活塞式压缩机损耗高、打量小,运行效率低、电气设备过于繁琐等问题进行技改工作。原有的BTD-ICC型活塞式冰机采用继电器控制,存在控制回路接线复杂繁琐,损坏,机械传动部件多,操作麻烦,故障频繁,维修不便等问题。因此合成氨厂决定以制冷量100万大卡/小时,功耗450kW的螺杆冰机新原活塞式冰机。

在电气控制回路中采用PLC控制,由于PLC具有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编程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完善;扩充方便,组合灵活;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本次设计运用在实践中了预计的效果。

2 工艺流程介绍

冷冻冰机的工作过程是依据物理转换:(压力×体积)/温度=常数(即P1V1/T1= P2V2/T2)使气氨转为的物理工艺过程。
所以气氨的压力、温度是工艺控制的重要参数。

生产中将压力2kg/m3的气氨通过系统的气氨总管进入进口处的氨分离器,分离出雾滴,滤去雾滴的气氨流过系统管进入压缩机组的吸气过滤器,再通过过滤器中的过滤网滤去气氨夹带的小杂物(其中吸气过滤器设有温度计指示吸气温度,并由一截止阀连接吸气压力表来指示吸气压力)。干净的气氨进入螺杆压缩机进行压缩升压(即气压由0.3Mpa上升至1.57MPa),压缩后的气体至排气口排出。在压缩机运转中,油泵向压缩机内喷入大约占体积流量0.5~1%的润滑油,这部分润滑油起着冷却、密封、润滑的作用,此时要求油喷入的压力大于压缩机内气氨的压力,保证润滑油顺利喷入,这里的油气压差检测点为重要参数。这些润滑油随排入油分离器,进行油分离,油分离器中装有一阀,作用是当分离器内的压力过大,则通过阀放空。此后系统分为气路过程和油路过程。

从气路过程来看:经过油分离的以温度为60~70℃、1.35~1.40MPa的压力进入冷凝器冷凝成,进入收集器;从油路过程来看:在油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油经过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油经过逆止阀(只能单方向流通)进入到油粗过滤器,滤去铁屑等大颗粒杂质后到喷油油泵进口,由油泵升压后,再经油精过滤器进一步过滤后回流到喷油总管进入压缩机。油泵并接了附线阀来调节油泵压力,油精过滤器接有压力表(正常时压力值应较小≤0.07MPa,压力值较大时说明过滤器中滤网被堵,需清理),其基本工艺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本工艺流程框图
 
由于压缩机主机前后轴瓦因长期运行发热,需加油进行冷却、润滑。为此,增设2台稀油站油泵从油箱吸油经滤油器、油冷却器向轴瓦喷油。一般压力足够时,由一台油泵供油,另一台作备用机;当油泵压力不够时,则启动两台泵同时供油,要求喷入轴瓦的油压一般为0.15MPa。

3 PLC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业控制产品,是在硬接线逻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把PLC认为是由等效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元件组成的装置。PLC不同于继电器控制要接许多真正的硬件继电器,它由一些"软继电器"组成,避免了因元件磨损维修,及一系列繁杂的接线工作。

(1) 主要特点

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编程简单、使用方便;

功能完善;

扩充方便,组合灵活;

减少了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

体积小、重量轻,是"机电一体化"特有的产品。

从电气仪表角度出发,采用的接口,可灵活利用PLC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或集散系统(DCS)实现工艺参数的显示和控制。就本次改造规模、投资价格、工艺控制点而言,我们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电气指标显示和跳闸、报警。

(2) PLC选型

PLC选型主要是根据所需功能和容量进行选择,并考虑维护的方便性,备件的通用性,是否易于扩展,有无特殊功能要求等。通过比较,我们选用三菱微型可编程控制器的FXON系列。FXON系列是将众多功能凝聚在小型机壳内的微型可编程控制器。

与F1/F2系列相比,FXON系列安装面积只有F1/F2系列的41%,体积只有37%,并在控制器内备有模拟电位器与RUN/STOP开关等方便功能。通过扩展单元、扩展模块与基本的连接,可自由地选择使用输入输出点数。FX
ON系列继承了原有系列的固定搭配和灵活性。

(3)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根据工艺提出的条件及控制要求,具体设计思路如下:螺杆冰机有1台循环油泵,运行时,油压的高低通过副线阀来调节。2台稀油泵,油压正常时,1台运行,1台备用并可自动切换。油压低时,2台稀油泵同时启动;当油压差低时,延时6s跳车。另外,排气温度高,油温度高,北轴承温度高,南轴承温度高,排气压力高,油精滤器压差高,都将引起跳车。但在稀油站油压低,油气压差低,直流电源失压,循环油泵过载,1#、2#稀油泵过载时不跳车,而只发报警信号。要实现上述功能,中间继电器需要数十只,而且接线非常复杂,检修其困难,性差,而采用PLC后接线相当简单,而且性大大提高1、引言

可编程控制器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性高,编程简单,性能价格比高,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工业年月机作为控制单元,配有组态软件,选用大屏幕实时监视界面,实现各控制点的动态显示、数据修改、故障诊断、自动报警,还可显示查询历史事件,系统各主要部件累计运行时间,各装置工艺流程图,各装置结构图等。控制单元和下位机PLC之间采用串行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换,通常距离在1000m以内选用485双绞线通讯方式,较常距离可选用光纤通讯,长距离也可选用无线通讯方式。下位机选用PLC控制,根据控制对象的多少,控制对象的范围,可选用一台或多台PLC进行控制,PLC之间数据交换是利用内部链接寄存器,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由于PLC对现场进实时监控具有很高的性,且编程简单、灵活,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2、控制系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虽然工业控制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本身都具有很高的性,但如果输入给PLC的开关量信号出现错误,模拟量信号出现较大偏差,PLC输出口控制的执行机构没有按要求动作,这些都可能使控制过程出错,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影响现场输入给PLC信号出错的主要原因有:

1)造成传输信号线短路或断路(由于机械拉扯,线路自身老化,特别是鼠害),当传输信号线出故障时,现场信号无法传送给PLC,造成控制出错;

2)机械触点抖动,现场触点虽然只闭合一次,PLC却认为闭合了多次,虽然硬件加了滤波电路,软件增加微分指令,但由于PLC扫描周期太短,仍可能在计数、累加、移位等指令中出错,出现错误控制;

3)现场变送器,机械开关自身出故障,如触点接触不良,变送器反映现场非电量偏差较大或不能正常工作等,这些故障同样会使控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影响执行机构出错的主要原因有:

1)控制负载的接触不能动作,虽然PLC发出了动作指令,但执行机构并没按要求动作;

2)控制变频器起动,由于变频器自身故障,变频器所带电机并没按要求工作;

3)各种电动阀、电磁阀该开的没能打开,该关的没能关到位,由于执行机构没能按PLC的控制要求动作,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降低了系统性。要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性,提高输入信号的性和执行机构动作的准确性,否则PLC应能及时发现问题,用声光等报警办法提示给操作人员,尽除故障,让系统、、正确地工作。

3、设计完善的故障报警系统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我们设计了3级故障显示报警系统,1级设置在控制现场各控制柜面板,用指示灯指示设备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当设备正常运行时对应指示灯亮,当该设备运行有故障时指示灯以1Hz的频率闪烁。为防止指示灯灯泡损坏不能正确反映设备工作情况,专门设置了故障复位/灯测试按钮,系统运行任何时间持续按该按钮3s,所有指示灯应全部点亮,如果这时有指示等不亮说明该指示灯已坏,应立即换,改按钮复位后指示灯仍按原工作状态显示设备工作状态。2级故障显示设置在控制室大屏幕监视器上,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有文字显示故障类型,工艺流程图上对应的设备闪烁,历史事件表中将记录该故障。3级故障显示设置在控制室信号箱内,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信号箱将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在处理故障时,又将故障进行分类,有些故障是要求系统停止运行的,但有些故障对系统工作影响不大,系统可带故障运行,故障可在运行中排除,这样就大大减少整个系统停止运行时间,提高系统性运行水平。

4、输入信号性研究

要提高现场输入给PLC信号的性,要选择性较高的变送器和各种开关,防止各种原因引起传送信号线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其次在程序设计时增加数字滤波程序,增加输入信号的可信性。

在现场输入触点后加一定时器,定时时间根据触点抖动情况和系统要的响应速度确定,一般在几十ms,这样可保证触点确实稳定闭合后,才有其它响应。模拟信号滤波可采用图2b 程序设计方法,对现场模拟信号连续采样3次,采样间隔由A/D转换速度和该模拟信号变化速率决定。3次采样数据分别存放在数据寄存器DT10、DT11、DT12中,当后1次采样结束后利用数据比较、数据交换指令、数据段比较指令去掉大和小值,保留中间值作为本次采样结果存放在数据寄存器DT0中。

提高读入PLC现场信号的性还可利用控制系统自身特点,利用信号之间关系来判断信号的可信程度。如进行液位控制,由于储罐的尺寸是已知的,进液或出液的阀门开度和压力是已知的,在一定时间里罐内液体变化高度大约在什么范围是知道的,如果这时液位计送给PLC的数据和估算液位高度相差较大,判断可能是液位计故障,通过故障报警系统通知操作人员该液位计。又如各储罐有上下液位限保护,当开关动作时发出信号给PLC,这个信号是否真实,在程序设计时我们将这信号和该罐液位计信号对比,如果液位计读数也在限位置,说明该信号是真实的;如果液位计读数不在限位置,判断可能是液位限开关故障或传送信号线路故障,同样通过报警系统通知操作人员处理该故障。由于在程序设计时采用了上述方法,大大提高了输入信号的。

5、执行机构性研究

当现场的信号准确地输入给PLC后,PLC执行程序,将结果通过执行机构对现场装置进行调节、控制。怎样保证执行机构按控制要求工作,当执行机构没有按要求工作,怎样发现故障?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当负载由接触器控制时,启动或停止这类负载转为对接触器线圈控制,启动时接触器是否吸合,停止时接触器是否释放,这是我们关心的。

X0为接触器动作条件,Y0为控制线圈输出,X1为引回到PLC输入端的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定时器定时时间大于接触器动作时间。R0为设定的故障位,R0为ON表示有故障,做报警处理;R0为OFF表示无故障。故障具有记忆功能,由故障复位按钮。

当开启或关闭电动阀门时,根据阀门开启、关闭时间不同,设置延时时间,经过延时检测开到位或关到位信号,如果这些信号不能按时准确返回给PLC,说明阀可能有故障,做阀故障报警处理。程序设计如图3b 所示。X2为阀门开启条件,Y1为控制阀动作输出,定时器定时时间大于阀开启到位时间,X3为阀到位返回信号,R1为阀故障位。

6、结论

我们在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胜砣注聚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了以上方法,经过近2年的运行证明这些方法的采用对提高系统性运行是行之有效的。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