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模块6ES7212-1AB23-0XB8一级代理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工厂自动化也上了一个新台阶。PLC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控制器,以其体积小,功能齐全,价格低廉,性高等方面具有特的优点,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作为国内大的印刷机生产厂家---北人集团公司,为了使产品性能稳定,易于维护,我们采用了以PLC为主控器的控制方案。由于双色印刷机要求易于操作,精度高,故其输入,输出点较多,因此采用了双机通讯。上位机采用三菱FX2N-80MR+32EX+4D/A,主要负责主传动的控制,各机组离合压的控制,以及气泵,气阀的控制等。下位机采用三菱 FX2N-64MR+4A/D,主要负责水辊电机的控制,主传动的调速输出,调版电机数据采集等。同时选用了一台三菱5.7寸触摸屏,主要负责水辊电机速度显示,调版显示,以及整机故障显示等。本系统运行,维护方便,操作简便直观,大大提高了胶印机的档次,受到用户。
2 系统结构
本系统结构图如下:
其中,上位机与下位机采用了RS485通讯,通讯方便,。对多色机而言,因素很重要。在设计中,每个机组既要考虑到控制,其中包括本位机组的急停,按钮;还要考虑方便操作,包括每个机组均应有正点,反点按钮。因此,一方面输入点增加很多;另一方面,走线也很不方便。采用双机通讯,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各机组的走线可以按照就近原则,进入离它较近的控制柜内,既节省了走线,也方便了控制。
由于印刷机是一个精度较高的机械,印刷品的好坏一方面在于机械加工以及安装的精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水路,墨路的平衡以及合压的准确性。双色机的每一色组,都有水路和墨路装置。为了便于水辊速度的调节,每根水辊都用一个变频器控制,同时,主电机速度也需要变频器调节。因此,为了实现多路速度调节,我们采用了三菱4D/A数模转换器,它将PLC方给出的数字量,根据相应的算法,转换成0~10V直流电压输出,很好地实现了多路速度调节要求。
在印刷过程中,调版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尤其对多色机来说,各组版对正的精度会对印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套印不准,印刷品就会出现字面重叠或影像不清。一般来说,印版轴向调节范围为-2mm~+2mm ,周向调节范围为-1mm~+1mm。如果使用手动调版,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精度不高。为了实现自动打版,我们在版辊上安装了电位器,通过电位器将模拟量传送给4A/D,经过PLC处理,可将版辊的转动精度很好地控制在打版范围内。
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从一出现就受到关注,它的简单易用,强大的功能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它非常适合用于工业环境。用户可以自由地组合文字,按钮,图形,数字等来处理或监控管理随时可能变化的信息。随着机械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往的操作界面需由熟练的操作员才能操作,无法提率。但使用人机界面,能明确指示并告知操作员机器设备目前的状况,使操作变得简单生动。使用触摸屏,还可以使机器配线标准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减少PLC控制所需的I/O点数,降低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整套设备的附加。三菱触摸屏和三菱PLC有很好的通用性,能在线监视并修改程序,不必很麻烦的重复插拔接口。
3 软件设计
3.1 给纸设计
印刷机整体的电气设计还是比较复杂的,对时间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机器的很多地方装有接近开关,用来检测不同的时间点。在印刷过程中,走纸的好坏是影响机器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纸走的好坏,指的是无歪张,双张等现象,如果有歪张,双张现象,在高速情况下,就会将走坏的纸,卷入机器内,从而破坏胶皮,给用户带来很大损失。此过程流程如下: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按照上述流程编制的程序,在低速没有问题,但速度增高至7000r/h后,就会出现歪张锁不住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光头反应时间和磁铁动作时间滞后造成。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采用循环扫描方式,为了让电磁铁输出提前,在设计中,我采用了中断和三菱编程指令的输入输出刷新指令,使电磁铁输出立即执行,提前了电磁铁动作时间,即使在12000r/h的速度下,也能很好的锁住有故障的纸张,解决了给纸的一大难题。
3.2离合压设计
离压,合压在印刷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离合压的准确性,对印品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合压过早,会弄脏压印辊筒,给操作带来很多不便;离压过早,会使后一张纸印不上完整的图案,造成纸张浪费。
在设计中,离压,合压的程序流程如图所示:
印刷时,版辊筒与胶皮辊筒先合压,胶皮辊筒与压印辊筒后合压。在我们的机器中,合压全部采用了气动装置,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动作时间。由于印刷速度是多段速,在3000~12000r/h之间,根据用户需要可选择不同的速度。但是,气缸动作时间是一定的,齿轮转过角度是一定的,因此,机器速度不同时,合压时间也不同。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根据理论计算值,找出对于不同机器速度时,机器的延时时间。采用比较指令,当机器段速与理论值相等时,延时相应的时间,使压印辊筒与胶皮辊筒准确合压。经过多次试验,离压,合压都没有问题。
3.3 人机界面设计
在人机界面中,设计了7幅画面,包括整体图形,故障显示,机器速度和计数显示,水辊速度显示,调版监控等。故障显示使用指示器,给出位元件即可实现闪动效果,让操作者很方便的知道故障部位,整体感很好。在水辊速度显示中,设计了一个柱状图,可以显示水量增加大小,只需按下柱状图,就可增加水量,同时也可方便监控。
4. 结束语
印刷机的一套电气设计属于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软件设计,涵盖范围较广。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部分,其它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使用三菱的一套控制系统,感觉,方便,在机器批量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现大问题。其PLC功能齐全,,指令简洁,与其他产品相比,感觉三菱整体软件系统界面都比较友好,给用户编程,维修都带来大方便。其触摸屏与PLC有很好的通用性,可通过触摸屏>监视并修改程序,这是其它产品所不能匹及的。总之,三菱的工控元件给设计人员和用户都带来了很多方便。
1 引言
随着自动化设备对控制的、高响应性需求的不断增加,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提高,的高速定位控制得到广泛应用,PLC这一工业控制产品也从早期的逻辑控制领域不断扩展到运动控制领域,实现了以往PLC无法完成的运动控制功能。
在运动控制中大多数采用我们熟悉的数控系统或者是计算机运动板卡来完成,虽然作为专门的产品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控制,但同时要完成一些逻辑动作的控制就不如PLC灵活方便。台达DVP20PM系列PLC高速定位、双轴线性及圆弧插补多功能可编程控制器,结合了PLC逻辑动作控制和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的各自优点,在功能上满足双轴插补的高速定位需求。
2 台达运动控制型PLC硬件结构
DVP20PM是台达运动控制型PLC。DVP20PM通过前后两个扩展口既可作为PLC主机执行也可作为EH2型主机的扩展模块使用,具有X0-X7、Y0-Y7数字量输入输出各八点,并配置了手摇轮、零点信号、原点信号、限信号、启动、停止等各种信号接口满足应用需求。
DVP20PM主机包含64K大程序容量内存(Flash),可支持100段运动程序,脉冲输出可达500KHz,并具备电子原点返回模式,支持PLC顺序语言及定位语言(G 码与M码),下面先由硬件部分简单介绍20PM 组成。
2.1 电源
DVP20PM电源规格参见表1。
表1 电源规格
项目 | 内容 |
电源电压 | 100~240VAC(-15%~10%), 50/60Hz ± 5% |
电源保险丝容量 | 2A/250VAC |
消耗电力 | 60 VA |
DC24V供应电流 | 500 mA |
电源保护 | DC24V输出具短路保护 |
突波电压耐受量 | 1500VAC(Primary-secondary),1500VAC(Primary-PE),500VAC(Secondary-PE) |
绝缘阻抗 | 5 MΩ以上(所有输出/入点对地之间 500VDC) |
噪声力 | ESD: 8KV Air Discharge,: Power Line: 2KV, Digital I/O: 1KV, Analog & Communication I/O: 250V |
接地 | 接地配线之线径不得小于电源端L, N之线径(多台20PM同时使用时,请务必单点接地) |
操作/储存环境 | 操作:0°C~55°C(温度),50~95%(湿度),污染等级 2;储存:-25°C ~70°C(温度),5~95%(湿度) |
耐振动/冲击 | 标准规范 IEC61131-2, IEC 68-2-6(TEST Fc)/IEC61131-2 & IEC 68-2-27(TEST Ea) |
重量(约g) | 478/688 |
2.2I/O点规格
参见图1,DVP20PM提供的数字量输入输出点规格与台达通用PLC规格基本相同,输入点支持SINK(漏)和SOURCE(源)两种方式,输出点也有继电器输出和晶体管输出可选。
图1
需要提到的是其在运动控制中的特殊输入输出点,简述如下:
START0、START1:启动输入
STOP0、STOP1:停止输入
LSP0/LSN0、LSP1/LSN1:右限输入/左限输入
A0+、A0-、A1+、A1-:手摇轮A相脉波输入+,-(差动信号输入)
B0+、B0-、B1+、B1-:手摇轮B相脉波输入+,-(差动信号输入)
PG0+、PG0-、PG1+、PG1-:零点讯号输入+,- (差动信号输入)
DOG0、DOG1:原点回归的近点信号输入或多段运动的启动信号
CLR0+、CLR0-、CLR1+、CLR1-:信号(Servo驱动器内部偏差计数器信号)
FP0+、FP0-、FP1+、FP1-:脉冲输出端口
RP0+、RP0-、RP1+、RP1-:脉冲输出端口
(注:0表示轴,1表示二轴,如START0表示启动轴,START1表示启动二轴,其他信号依次类推)
从端子分布可以看到,除了常用的限和启动停止信号外,配置了过零脉冲PG和手摇轮功能输入端,手摇轮是机床应用中常用而功能,而利用过零信号在控制场合往往会用到,当然不用说定位控制中都会用到的DOG原点信号。
2.3配线规格
一般I/O点配线就不再赘言了,可以关注一下PLC比较少用到的差分输入输出方式,在信号中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1)主程序。主程序以O100作为起始标记,M102作为结束标记,是PLC顺序控制程序,主要为控制主机动作执行,在O100主程序区域中,可以使用基本指令及应用指令,或在程序中启动Ox0~Ox99运动子程序及调用Pn子程序。主要提供主控制程序的建立,以及运动子程序的设定及启动控制。
(2)运动子程序。Ox0~Ox99运动子程序为运动控制程序,主要为控制20PM系列主机进行X-Y轴双轴运动之子程序,于Ox0~Ox99运动子程序区段中,有支持基本指令、应用指令、运动指令及G码指令,并在程序中可规划呼叫Pn指针子程序,通过PLC提供的内部特D特M进行子程序的控制。主要提供运动子程序的建立,以及运动子程序的运动控制,在架构上可算是20PM的运动指令及G码指令规划区域。
(3) 子程序。这里所说的子程序是指以Pn开头的一般用子程序,主要是被O100主程序及Ox运动子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如在O100主程序调用Pn指针,则Pn指针子程序支持基本指令及应用指令;若在Ox0 ~ Ox99运动子程序中调用Pn指针时,则Pn指针子程序区段可支持基本指令、应用指令、运动指令及G码指令。
3.2PMSOFT软件介绍
与台达PLC的WPLSoft软件相似,DVP20PM的编程软件PMSOFT按照IEC61131标准设计,具有梯形图和语句表两种编程方式,且具有G码汇入、错误提示、区段注释、装置注释、标尺、完善的监控窗口、运动指令追踪等便利工具提供给用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软件具有运动轨迹功能,当您编辑好程序后可利用此功能对加工轨迹进行模拟演示,参见图5。
为方便切换阶梯窗口,只要点选系统信息列中的树枝状对应的程序编号,自动切换对应的程序编辑窗口,在PMSoft编辑环境中同时只能有一个阶梯图窗口,这是为了在庞大复杂程序中找寻程序方便,同时将主程序、运动子程序、一般子程序这三种程序模块化处理,O100主程序只有一个编辑窗口,Oxn运动程序有100个编辑窗口,Pm子程序有256个编辑窗口,总共有357个窗口,每个窗口未编辑都有10 network。程序编辑由网络区段组成,每个网络区段是由输入与输出编辑区域所组成,在编辑过程中,自动产生逻辑结构正确的阶梯图,使用者无须再做额外补线的动作,网络区段编辑并具有错误提示功能。
1 引言
西钢炼铁厂10m3竖炉于1994年建造并投产,生产炼铁所需的球团矿。竖炉在炼铁工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布料系统是竖炉生产的环节,对球团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原布料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刂?2台驱动设备,使用各类中间继电器89个,时间继电器62个,控制线路错综复杂,故障率高,严重影响竖炉的生产和球团质量,如何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作业率,确保竖炉达产达效,是重大技改课题。
2 竖炉控制系统的研制
2.1 设备技改路线分析
(1)在国内很多小型竖炉中,仍然普遍采用继电器式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的优点:传统方式容易实现,技术含量低,岗位工人容易接受。其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所用电器元件较多,成本较高;故障点较多,线路复杂,维护困难,故障处理时间长;性差,难以适应恶劣的环境;电能损失大。
(2)采用小型pc一体式结构系统。小型系统优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价格较低。其缺点是:硬件固定,灵活性较差,整机备件,相对地提高了成本。
(3)采用大型plc系统。整个竖炉采用一套大型的plc系统,布料系统是其中一部分或一个远程站。
该系统优点是:控制灵活,功能强大,适用于较大的系统。其缺点是:价格昂贵,对于小系统显然是不经济的。
2.2 技改方案的确定
通过对竖炉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造成竖炉设备电气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各类继电器达150多个,故障点较多;由于环境恶劣及元件本身质量的影响,工作性大大降低;由于控制线路的复杂性,使维修产生一定的困难,造成故障处理时间的延长;由于煤气及粉尘的影响,给维护带来不便。
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结合我厂实际情况,提出了用plc控制系统代替继电器控制的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简化控制线路,减少故障点,而且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性和灵活性,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对于降,减少运转费用都有积意义。
2.3 设备选型
经过市场调研,目前市场上常见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一体式结构,另一种是模块式结构。种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等优点,但是备件只能整机备件,相对而言成本较高;后一种模块式结构,具有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功能强等特点,又不需整机备件,但一次投入费用较高。我们着眼于全局考虑,为了方便以后的改造和扩建工作,决定采用模块式。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系统构成灵活,技术支持完备,售后服务较好。
3 项目研制
3.1 硬件部分
(1)系统的硬件设备:电源模块1块;cpu模块1块;数字量输入模块4块;数字量输出模块4块。各模块之间由地址总线连接,由现场送来的操作及设备状态信号,通过4个输入模块进入cpu,由cpu进行逻辑运算后,把送至输出模块,直接控制各驱动设备的接触线圈,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
(2)系统点数:9点接收操作台起停信号;14点接收设备运行状态信号;9点接收事故信号。输出32点:11点用于设备状态及故障显示;18点用于启动设备指令;3点用于故障报警及显示。
本系统结构简单,线路清晰,体积小,可完成两个继电器柜所能完成的一切控制功能。可实现自动、手动两种方式对12台驱动设备的连锁控制,同时增加了系统停机、故障报警、灯光显示等功能。
3.2 软件部分
主要功能:实现两种工艺要求,正常生产和调剂炉况两条不同的流程。其大特点是:
(1)确保按工艺流程启动,防止误动作。
(2)提高故障判断、显示及处理能力。
(3)实现了系统重大故障时全线停机功能。
(4)节约能源。
(5)增加了皮带功能,包括断带、撕裂、跑偏、启动等功能。
(6)为了防止误操作,设计了按钮的确认功能。
原来的布料系统中,在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时,只有该设备和前序设备同时停机,后序设备仍然运行,而且,系统故障发生时,线路控制自锁,当解除故障后,该设备又自动启动。由于该套设备是流水线作业,当系统中某一环节发生重大故障时,后序设备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运行;一方面,可能造成原料的堆积和散落,使事故扩大化,另一方面也是能源的浪费,还有故障解除后,设备又自动启动,不仅容易造成事故而且可能引发新的设备事故。为此,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加对故障点的报警和显示,给维护和操作人员方便,尽可能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另一方面,一旦某一设备出现重故障时,后序设备立即按流程自动停车,不仅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而且节约了能源。
3.3 初期投入发现的问题
(1)系统改为plc自动控制以后,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一时难以适应,出现故障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多次加强岗位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2)由于竖炉风机负荷较大,它的启动、停车对电网影响较大、plc系统因电网干扰有时误动作,为此,我们在plc供电部分增加了隔离变压器滤掉电网尖峰干扰。
通过对上述方案的、完善、保证了plc控制系统的性。
3.4 实施效果
该控制系统自2004年11月投入生产后,效果显著,通过生产实践,该系统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系统设计合理,较好地满足了8m3竖炉生产的工艺要求。
(2)该控制方案功能齐全,系统灵活,在国内同类竖炉中达到了国内水平。
(3)本系统与具有相同功能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结构大大简化,线路清晰直观,便于维护,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深受工人。
(4)该系统对恶劣的环境适应性很强,抗干扰性能好,运行稳定,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设备作业率,从而提高了竖炉产生能量。
4 结束语
用plc控制系统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竖炉电气故障明显减少,处理故障时间也大大缩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竖炉布料系统设备作业率,使竖炉很快达产达效。
0 引言
随着工业企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又称可编程控器),以其性、灵活性、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工业控制领域迅猛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石油焦是铝电解用碳素阳生产的主要原料。石油焦系统,是把贮存在仓库中的石油焦,经过破碎筛分处理成满足煅烧需要的原料,输送到煅前料仓。由于该系统逻辑控制点多、自动化程度高、上下游设备间关联度大,所以选用PLC进行自动控制,并设立上位机进行全系统监控。本文着重讨论PLC在系统中控制功能的实现和上位机监控界面的开发。
1 工艺介绍
石油焦站系统主要由天车抓料系、破碎筛分系、提升系、分料输送系、收尘系组成。用来满足煅烧窑系统煅前日用料仓物料供给。主要抓料天车、调速皮带、破碎机、筛分机、输送皮带、斗式提升机、分料挡板等设备组成。其中破碎筛分系、提升系是两套系统,破碎筛分系统可以一备一用,也可以同时工作;提升系实现设备一备一用。工艺流程简图见下图1.
图1石油焦站工艺流程简图
2 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2.1 SLC500的特点
SLC500模块化可编程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模块由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生产,产品目录号为1746和1747系列。该系列产品采用框架式结构,为在不同的工业现场使用提供了同样稳定的平台。SLC500系统构成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相关外部设备。处理器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并有各种内置通讯方式和不同容量的内存供用户按需选择。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输入输出模块可以非常方便的扩展。同时罗克韦尔自动化提供了便捷的内置通讯接口、种类丰富的三方模块、简单方便的基于bbbbbbs平台的编程软件。因而SLC500成为当前市场上为流行的中小型PLC之一。
2.2 硬件配置
基于SLC的上述特点,本系统采用了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SLC505 PLC。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配置是:开关量输入100点;开关量输出50点;模拟量输入5点;模拟量输出2点;在适当考虑余量的基础上,实际的硬件配置如下:
⑴ CPU选用1747-L551;
⑵ 8块开关量输入,共16×8=128点;4块开关量输出,共16×4=64点;1块模拟量输入,共8×1=8点;1块模拟量输出,共4×1=4点;
⑶ 两个机架,分别是10槽和7槽;
⑷ 交换机一台
⑸ 上位监控操作员站一个
⑹ 工程师站一个
2.3 系统网络拓扑
上位机通过RSLINX软件,建立与PLC的联系,可以通过RS232和以太网任意一种通讯方式通讯。本控制系统中,上位机监控操作员站通过以太网借助交换机与PLC进行通讯,设置工程师调试接口,同时交换机预留和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讯的端口。网络拓扑图见下图2.
软件RSview-SE安装在上位监控计算机,开发出工艺流程界面,通过以太网一方面把设备的状态点取上来,在流程界面上显示;另一方面把操作员发出的操作命令送到PLC,进而通过PLC的输出驱动相应的设备做出动作响应。
网络拓扑图>
图2 石油焦站系统网络拓扑图
2.4 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PLC程序完成石油焦自动控制系统,结合上位监控操作员站,在主控室实现对现场各个设备、工艺参数的监视、控制、操作、调整。
在程序设计中,考虑上、下游设备之间的关联性,设计了相关的连锁保护,下游设备不运行,上游设备无法启动;代表电机电流大小的4~20mA信号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进PLC,送给监控界面显示,控制调速皮带速度的控制信号从软件写到PLC,再转换成4~20mA的标准模拟信号控制皮带调速。
在这个系统中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影响整个系统平稳运行的关键问题点:
2.4.1 实现系统设备在线切换控制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两套筛分系统、两个分料挡板和两台斗式提升机可以在线切换控制,即如果其中一套(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停料的情况下,立即把另外一套(台)设备加入流程控制,出故障的设备退出流程检修。
设计的程序中考虑了在切换系统时,系统上、下游流程继续运行,新进入流程的和即将退出流程的设备有一个时间段是同时运行,具体的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定。这样能确保退出流程的设备里的物料能够排出,新进入流程的设备不会造成堵料。
2.4.2 自动停车保护
从角度考虑,在输送皮带两侧安装了拉绳开关。在斗式提升机的入口和出口处,安装了堵料报警开关。在设计程序时,编制了如下的保护。
如果有人不小心摔到皮带上或者违犯规定穿越(跨、钻)正在运行的皮带碰到拉绳开关,系统会立即停车,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前往检查、处理。处理完毕后,按压复位按钮故障,系统方可重新启动。
一旦斗式提升机的入口或者出口出现堵料,堵料开关动作,系统会立即停车,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前往检查、处理。处理完毕后,按压复位按钮故障,系统方可重新启动。
在设计PLC程序时,把两个煅前日用料仓的高限报警信号引到PLC程序,一旦煅前日用料仓料位过高限报警,操作人员没有发现,程序会自动保护性的停止系统。
2.4.3 收尘器的脉冲振打控制
石油焦系统中有三个收尘器,为了延长脉冲阀的使用寿命,在咨询厂家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收尘器收尘布袋脉冲振打控制的PLC程序。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在设计的PLC程序中采用定时器和计数器,地控制收尘器收尘布袋的脉冲振打时间和振打间隔时间,让脉冲阀按照固定的顺序依次振打。
3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3.1 RSview Supervisory Edition(RSview -SE)的特点
RSview-SE作为Rockwell Software人机界面软件产品家族的一员,支持诸如、画面、报警、操作和报警记录、趋势等等HMI的功能,为企业提供集成的一体化的监控方案,为目前市场主流的上位机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石油、食品、建材、水处理等领域,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监控、共用的开发环境- RSview Studio、增强的罗克韦尔自动化优选连接方案、直接I/O数据关联、透明的数据集成、画面对象的VBA支持、数据通讯的冗余热备、集成了bbbbbbs。
3.2 监控系统设计
正是看中了RSview-SE的上述优点,本设计选用RSVIEW-SE上位机软件来实现石油焦系统的操作员上位机监控。RSVIEW-SE提供了强大的项目组态功能,项目设计者可以利用现有的图形库,建立自己的图形对象,其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大大提高了项目开发效率。
上位机监控系统包括系统工艺流程图画面和PC操作台画面。在操作台界面上,设计了所有的操作按钮,防止误操作,相关的按钮进行了集中放置;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部分设备设计了单动按钮。在工艺流程图界面上,为了能形象的反映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采用动、静结合,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状态以及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上位机画面。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监视和控制整个工艺流程的设备运行状况、主要工艺参数,并可方便的在画面间切换。
在画面上设计了设备的状态,系统启动前,按压试灯按钮,不满足启动条件的设备会出现红灯闪烁,这样检修人员就直接到对应的设备出检查处理,节约故障查找时间,提率。
4 结束语
该系统自2004年8月设计调试完成并投入运行至今,系统稳定,运行,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定岗人员编制,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受到了用户的。同时该系统在现场维护,设备调整和程序修改方便都体现了较强的优越性,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
1 引言
基于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的折弯机数控技术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属于制造技术。它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对于提高国产设备综合性能指标和国外在这一技术上的位置有重要意义。随着PLC和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在折弯机中的应用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折弯机控制系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人类上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PLC和触摸屏均采用开放性的编程方式,为折弯机的灵活性和性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基础。
2 液压板料折弯机介绍
2.1 液压板料折弯机设备结构
液压板料折弯机设备外形见图1,其结构主要由机架、脚踏开关、折弯角度定位机构、水平挡料定位机构、下压折弯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折弯角度定位机构由伺服电机和链条传动机构组成,可根据设定的折弯角度微调或自动进行高度调整,保证了高度定位的精度。水平挡料机构由伺服电机和丝杠传动机构组成,进行折弯工件的宽度定位,可微调定位也可自动定位,连续折弯中可进行多工步自动选择,依次实现对多个位置的定位折弯。下压折弯有液压机构执行,配合脚踏开关可进行点动、单次和连续三种工况。
2.2 液压板料折弯机工作过程
折弯机工作过程可分为点动、单次和连续三种工作方式。
点动:选择点动操作档位,踩下脚踏慢进,下压折弯机构自动下压,碰下行程开关停止下压;下压过程松脚踏慢进,停在当前运行位置;下压过程踩下脚踏回程,下压折弯机构自动回程,碰上行程停止回程;回程过程松开脚踏回程,停在当前回程位置。
单次:设定保压时间,卸压时间,水平挡料进、退距离,调整好水平挡料位置;选择单次操作档位,下压折弯机构不在上行程开关位,自动回上行程开关位;踩下脚踏慢进,下压折弯机构自动下压;碰下行程开关时,水平挡料机构后退设定距离,同时自动进行保压;保压时间到自动进行卸压,卸压时间到下压折弯机构自动回程,同时水平挡料机构自动前进设定距离;碰上行程开关,单次折弯动作结束。
连续(工步):
(1)设定保压时间,卸压时间,水平挡料进退距离,调整好水平挡料位置;
(2)设定工步数以及每个工步的挡料位置、折弯张数;
(3)选择连续操作档位,下压折弯机构不在上行程开关位自动回上行程开关位;踩下脚踏慢进,下压折弯机构自动下压;碰下行程开关时,水平挡料机构后退设定距离,同时自动进行保压;保压时间到自动进行卸压,卸压时间到下压折弯机构自动回程,同时水平挡料机构自动前进设定距离;碰上行程开关,一次折弯动作结束,进行下一次折弯。
(4)当前工步折弯次数完成,碰上行程开关,水平挡料位置自动进行调整,进入下一工步折弯动作。
(5)所有工步动作完成,碰上行程开关,连续折弯动作结束。
图3 工步工作流程图
3监控系统设计
液压板料折弯机控制系统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和监控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3.1 PLC介绍
3.1.1 PLC工作原理
PLC工作方式又扫描方式和中断方式,所谓扫描方式是周而复始的执行一系列任务。任务循环执行一次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其扫描的工作过程如下:
(1)读输入:将物理输入点上的状态复制到输入过程映像寄存器中。
(2)执行逻辑控制程序:执行程序指令并将数据存储在变量存储区中。
(3)处理通讯请求:即执行通讯任务。
(4)执行CPU自诊断:检测固件、程序存储器和扩展模块是否工作正常。
(5)写输出:在输出过程映像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被复制到物理输出点。
中断方式是指当中断事件发生时则立即执行一次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不受扫描周期的影响,响应速度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PLC控制的性。中断事件不发生时,不扫描中断服务程序,这样可以节约扫描时间,减少扫描周期。
3.1.2 PLC特点
(1)PLC逻辑判断和控制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性好。PLC从硬件上采用隔离、滤波措施有效地抑制和了干扰。
(2)扩展性和柔性好,且可移植性好,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只变软件的程序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3)编程语言丰富,可以采用不同语言编写程序,HOLLiAS® LM系列PLC支持6种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LD)、指令表(IL)、结构化文本(ST)、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和连续功能图(SFC)。给编写程序带来很大方便。
3.2 监控系统方案
监控系统要实现功能主要是:(1)控制参数的设置;(2) 状态和数据显示;(3) 液压板料折弯机控制。本系统采用主、从站方式,通过MODBUS标准协议实现该监控系统的通讯功能,其中主站选用和利时触摸屏。考虑到控制系统的性和抗干扰性要求,结合PLC的特点,该系统控制部分采用PLC控制。从站选用LM系列PLC。其结构图如图4所示。
图4 控制系统结构图
3.3 控制系统硬件
3.3.1 PLC选型
本系统采用HOLLiAS LM系列高速运动控制模块LM3106A控制。LM3106A是专为实现高速运动控制而设计的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步进或伺服电机的定位控制。
LM3106A本体集成14通道24VDC输入, 10通道晶体管输出,其输出有2个公共端, 输出通道采用5-24VDC驱动电源供电,具有两路高速输出,可做PWM(100KHz)或PTO(50KHz)使用,另外,还可以通过RS-232通讯口与和利时触摸屏进行通讯。
表1为控制系统的I/O配置。
表1 系统I/O分配表
3.3.2 驱动电机选型
液压板料折弯机驱动部件主要包括挡料伺服电机、角度伺服电机和竖直液压气动装置。
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均采用和利时公司的产品,其中“蜂鸟(Hummer)”系列低压无刷伺服电机驱动器是北京和利时电机公司新推出的适合低压直流供电的、小体积、全数字伺服驱动器。硬件上采用32位高速RISC控制芯片,功率变换技术,以及编码器反馈技术;软件上采用的电机控制策略,以软件方式实现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闭环伺服控制;驱动器嵌入了运动控制功能,通过通讯接口即可完成如多段点到点、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功能。挡料和折弯角度分别采用伺服电机进行定位,达到了定位和角度调整,保证了设备控制要求及运行效果。
往复下压折弯动作由油泵和气动装置完成,通过PLC控制电磁阀的得、失电进行。
3.3.3 监控部分
上位监控部份由一台和利时触摸屏,配以软件来完成,触摸屏上可以进行动作操作,运行参数设定,工作状态选择以及显示PLC的输入输出点工作状态。图5和图6为触摸屏部分监控画面。
4 液压板料折弯机特点
液压板料折弯机适用于大型钢结构件,铁塔、路灯杆、高灯杆、汽车大梁、汽车车货箱等相关行业。基于和利时公司PLC和伺服自动控制系统的液压板料折弯机有以下特点:
(1) 采用电液伺服全闭环控制系统,折弯精度、重复定位精度达到很高的水准。
(2) 直接进行角度编程,具有角度补偿功能。
(3) 每步程序可设定板料折弯位置(后档料X,相当于伺服的位置)、凸模具下压位置(Y值,相当于凸模具下降的距离)、折弯次数、保压时间4个参数。
(4) 具有多工步编程功能,可实现多自动运行,每一步执行完后,触摸屏都要自动把下一步参数输入PLC和伺服,实现多工步零件一次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该系统已投入生产使用,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维护使用方便,受到用户青睐。
5 结语
设备采用的和利时PLC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替代了原来的单片机控制系统,避免了干扰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设备运行达到好的控制效果。设备对角度调整和挡料定位精度要求较高,采用伺服电机进行角度调整和挡料自动定位控制,走位准确,能够满足复杂工艺的要求。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