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6ES7313-6BG04-0AB0参数方式
(7)煤气快开阀切断
炉膛内火焰熄灭时;
高炉煤气压力<=2.5kPa。
2.2煤粉喷吹系统自动化
喷煤系统主要包括制粉、收粉和喷吹几个系统。本规格书主要包括收粉系统中的煤粉仓及喷吹系统。
2.2.1工艺检测项目
(1)煤粉仓
●温度检测:正常值在50~80℃范围内,上限报警,提示有关人员注意。上上限报警,此时警示有关人员打开灭火氮气阀向煤粉仓内充氮气,并联锁停布袋,同时关闭所有卸粉阀,喷吹罐停喷。下限报警值:45℃。
●CO浓度检测:正常值在0~200ppm范围内,上限报警值300ppm,提示有关人员注意。上上限报警值:500ppm, 此时警示有关人员打开灭火氮气阀向煤粉仓内充氮气,并联锁停布袋,同时关闭所有卸粉阀,喷吹罐停喷。
●O2浓度检测:正常值在5%~10%范围内,上限报警值10%,提示有关人员注意。上上限报警,此时警示有关人员打开灭火氮气阀向煤粉仓内充氮气,并联锁停布袋,同时关闭所有卸粉阀,喷吹罐停喷。
●称重系统:正常值在0~80t范围内,上限报警值80t,自动联锁给煤机。上上限报警值90t, 此时自动关闭给煤机,布袋收粉器停止下料。
●料位检测:正常值在0~7m范围内,并作上下限报警。
●压力检测:正常值在0~0.2MPa范围内,上限报警值0.25Mpa。
(2)喷吹罐:温度检测:正常值在50~80℃范围内,上限报警值85℃,提示有关人员注意。上上限报警值:90℃,此时警示有关人员手动打开充压阀向喷吹罐内充氮气,并停机。下限报警值:75℃。
●压力检测:正常值在0~0.7MPa范围内,上限报警,此时警示有关人员手动打开紧急放散阀进行紧急放散。
●称重系统:正常值在0~10t范围内。
●吹喷速率:通过计算得出喷吹速率。
2.2.2主要调节控制要求
(1)氮气源管路氮气温度调节:根据工艺要求,氮气温度稳定在50℃;
(2)压缩空气总管温度调节:根据工艺要求,压缩空气温度稳定在50℃;
(3)煤粉仓流化管氮气流量调节:根据工艺要求,流化氮气流量应稳定在一个定值;
(4)煤粉仓灭火氮气压力调节:根据工艺要求,灭火氮气压力应稳定在一个定值;
(5)喷吹罐流化氮气流量调节:根据工艺要求,流化氮气流量应稳定在一个定值;
(7)喷吹罐二次风补气调节:根据工艺要求,压缩空气流量应稳定在600m3/h;
(8)喷吹罐补压调节:根据工艺要求,喷吹罐压力应稳定在一个定值;
(9)喷吹罐排压调节:根据工艺要求,喷吹罐压力与布袋入口压力之差应稳定在一个定值。
2.2.3监控系统主要显示画面
(1)煤粉喷吹工艺流程画面—主要工艺参数显示报警与当前工艺状态(见图5)。
图5 煤粉喷吹工艺流程画面
(2)实时和历史趋势显示画面。
(3)故障报警显示画面(包括实时报警和故障报警显示画面)。
(4)、温度、补压、排压调节画面(见图6)。
图6 、温度、补压、排压调节画面
(5)数据记录画面(见图7)。
图7 数据记录画面
2.2.4电控部分连锁
喷吹工艺为并罐喷吹工艺,即每座高炉进行喷煤操作时,由两个喷吹罐组成一个喷吹罐组交替向高炉喷煤。
(1)煤粉仓
检测设有温度,氧浓度,浓度,上述检测项目在系统中设有临界报警值,当系统发出上限报警信号时,可由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当发生上限报警时,可接通灭火氮气管路进行紧急处理,同时可自动或手动停止喷吹(由现场人员定), 煤粉仓还设有料位指示及煤粉称重,煤粉仓的累积称重可以显示累积制粉量,也可用于仓内料位的上下限,报警,以便于平衡制粉和喷吹系统的物料平衡。煤粉仓下锥部设有流化床,对仓内煤粉连续进行流化。煤粉仓下面接有树叉状分料管,连有四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设有上、下卸粉阀,控制向四个喷吹罐给料。
(2)并联罐喷吹主体系统
喷吹罐为一压力容器,上面接有充压管路,补压管路,出口管路,流化管路,及放散和紧急放散管路,在开始喷吹操作时,需要关闭放散阀和紧急放散阀,出料口阀门,打开充压阀和流化阀门对喷吹罐进行一次充压,然后开启补压调节阀门调节罐内压力达到稳定的工作压力,在喷吹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阀门与罐内压力的连锁控制保证喷吹过程压力的稳定。喷吹量的调节可通过调节罐压和二次风量的方式实现。
喷吹罐的检测有温度和压力检测:在温度上上限报警时,如果当前喷吹罐没有进行喷吹操作,可打开充压阀门进行罐内气体的惰化操作,如果喷吹罐内压力为高压可启动喷吹系统暂时停机程序。
喷吹罐在放散过程中需通过调节阀控制放散气量,使布袋入口管道压力不能波动过大,以免影响制粉系统。可使调节阀与布袋入口压力连锁控制。
喷吹罐出口管路上安装有二次补气器,用于引入喷吹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管路调节阀通过调节二次风量达到调节喷吹量的目的,也可在系统中预先设定阀门开度,使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喷煤量进行喷吹操作。喷吹量的调节可通过调节罐压和二次风量的方式实现。
煤粉分配器入口前有压力检测点,此处压力与高炉热风压力进行连锁比较,当小于设定值时,可将各支管三通球阀自动切换到吹冷风状态,同时喷吹系统自动停机。煤粉分配器入口前还接有氮气反吹管道,当输粉管路堵塞时,可将管中煤粉反吹到煤粉仓内。各支管在风口设备前也接入反吹氮气管道。
(3)喷吹系统控制过程
喷吹系统的电力控制主要包括“倒罐”控制、“喷吹”控制等。
●倒罐操作(以A系列罐为例说明):当工作罐(A1)中的煤粉量达到设定的下限值(现场根据经验确定)时,A2罐进行充压,煤粉流化,等待喷吹等操作,当A1罐中的煤粉喷吹完毕时并且A2满足喷吹条件时, A2罐开始进行喷煤操作,A1罐停止喷吹, 然后A1罐进行装煤粉的准备操作, 如此两个喷吹罐进行循环交替喷吹。喷吹罐中的煤粉量设有上限报警值,当达到设定上限值时,煤粉仓停止对喷吹罐给料。
●喷吹过程的控制及连锁:喷煤工艺为并罐喷吹工艺,两罐交替喷吹,喷吹控制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设有两种控制方式的转换开关,自动控制在启动喷吹程序后,由系统自动控制装料,倒罐,喷吹等操作。手动控制需人工通过控制单体阀门完成这些操作。在自动控制方式进行过程中, 可由操作人员中断正在进行的程序,转到手动控制方式进行操作,待操作完成后,可重新切换回到主程序,继续执行自动控制方式。各种控制程序,在顺序执行时,在遇到故障不能执行时报警提示故障原因。
●事故停机:手动控制,在正常生产中,如喷吹罐监测项目(温度,压力)发出上限报警,手动启动紧急停喷程序。如果是煤粉仓或布袋收粉器监测项目(温度、压力、氧浓度等)发生上限报警,可开启相应的灭火氮气管路阀门,与检测参数的连锁控制进行处理。
●连锁:不可同时开启的阀门
①输粉阀和返粉阀;
②卸粉阀与充压阀;
③充压阀与放散阀;
④流化阀与放散阀;
⑤输粉阀与总管反吹阀门。
●同时打开的阀门:煤粉仓流化气阀组。
●顺序打开和关闭的阀门
①同一喷吹罐的上下卸粉阀
开启顺序:下卸粉阀——延时2s后开启上卸粉阀;
关闭顺序:上卸粉阀——延时2s后关闭下卸粉阀。
②同一喷吹罐的出料口阀和输粉阀
开启顺序:输粉阀——出料阀;
关闭顺序:出料阀——输粉阀。
③输粉阀与二次风阀门的连锁
输粉阀打开的条件是二次风阀门打开(仅指同一喷吹罐的阀门)。
说明:输粉阀打开的条件是二次风阀门打开(仅指同一喷吹罐的阀门)以上阀门的控制均由电磁阀控制气动球阀来实现。
2.2.5喷吹系统基本控制方式
●基本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操作、CRT手动控制方式、检修控制方式。
●自动操作: 控制室人员通过键盘或鼠标发出“装料”、“喷吹”等命令后,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完成自动装料、喷吹等顺序动作。
●CRT手动操作:除必要的连锁外,人工在CRT上手动操作各单体设备。
●检修操作:检修操作是在手动操作之下的一种操作,解除设备的连锁,进入的人工手动操作各单体设备。
3 结束语
整个控制系统是以PLC为完成各个单体设备的控制。对于整个控制系统来说需要将这些单体设备通过二级网络连成一个统一的系统集中管理和监控,这体现了现代控制理论的集中管理,分布控制的原则。
实践证明:此系统分发挥了网络通讯的优势(所有模拟信号都是以数字方式传递,高速、),同时选用UniMAT的PLC模块与西门子的S7-400PLC组成集中—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控制系统,既保证了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又大大节约了硬件投资和相关的施工费用,不失为高炉喷煤控制系统的一个性价比优良的解决方案。
1 引言
新余燃气有限公司利用中石化“川气东送”气源为新余市的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供应气。根据气管网分布,在整个气管线上设置不同规模的站控系统。所谓站控系统是气管线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站。该项气利用工程的监控系统是有人值守的站控系统和安防系统,包括城市门站和调压站两个子站。这两个子站与新余燃气有限公司现有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联网,工艺参数可以实时传输到新余燃气有限公司现有的调度。
2 项目描述
设在长距离输气管线与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交接处的燃气调压计量设施被称为城市门站,其自控系统被称为站控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PLC、仪表、变送器和通讯设备组成。城市门站是城市气供气系统的起点和关键场站,集成了众多功能,可以完成就地监控和远程监控。站控系统的PLC采用和利时LK系列大型PLC,支持双机冗余、电源冗余、以太网冗余和总线冗余。城市门站的PLC与站内三方设备的通讯采用标准MODBUS通讯。城市门站与调度的通讯采用光纤通讯,并且还采用无线通讯进行备份。
调压站是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自动调节并稳定管网中压力的设施,其自控系统也被称为站控系统。按照燃气进出口管道压力的不同,调压站可分为高中压调压站、中中压调压站、中低压调压站等。按服务对象的不同,调压站又分为供应一定范围的区域调压站和为单物或工业企业服务的用户调压站。
在站控系统中,无论是城市门站还是调压站,都是为了实现为城市居民及工业用户提供稳定的供气而设置的。站控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存储,并以图形和报表的形式反应给调度人员,同时向调度发送相应的监控数据。
图1 气站控系统总体设计
3 气站控系统设计
3.1气站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新余燃气有限公司气利用工程的站控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包括城市门站和调压站两个站控系统。
站控系统包括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PLC和通讯设备等。站控系统可以立完成对所在站场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同时还可以将有关信息传输给调度控制,接受其下达的命令并执行。在站控系统的调度室设置2台监控工作站,实时监视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如果调度室监控计算机发生故障,PLC可以立工作。安防系统包含视频系统和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在城市门站区域,共设置6台摄像机,其中2台安装在工艺装置区,4台安装在区。在调压站区域,共设置11台摄像机,其中6台安装在工艺装置区,5台安装在区。安防系统实现联网监控,执行总调度发送的指令,向总调度发送带时间标志的实时数据,进行数据通信管理。
工程师工作站的主要功能是对城市门站及调压站的工艺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对电力设备及其相关变量进行监控,对可燃气体进行监视和报警,显示动态工艺流程,显示各种工艺变量、其他有关参数和报警一览表,对数据进行储存及处理,显示实时趋势曲线和历史曲线,实现流量计算、流量控制、压力控制、逻辑控制、联锁保护、打印报警、事件报告以及生产报表等。
图2 气站控系统的PLC配置
3.2气站控系统的PLC配置
新余燃气有限公司气利用工程的气站控系统的PLC配置如图2所示。站控系统选用和利时公司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控制器LK系列PLC,CPU采用LK系列中端的LK210,具有热备冗余的功能,并具有2个以太网接口、2个冗余的Profibus-DP总线接口、1个支持自由口协议和Modbus协议的RS232串行接口、1个支持自由口协议和Modbus协议的RS232/485串行接口,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逻辑和大量的过程控制。城市门站和调压站站控系统I/O统计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PLC配置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和利时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K系列PLC在气站控系统中的应用。利用LK系列PLC实现了站控系统的各种功能,分别完成就地和远程的监控。通过网络实现了站控系统与调度的对接和数据交换。该系统自运行以来,控制功能稳定,设备运行良好,充分验证了LK系统PLC的优良性能。
1 引言
环形加热炉的炉底呈环形,在炉底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承载工件由进料门旋转至出料门,再由出料机从出料炉门将加热好的工件取出。在工件随炉底运动过程中通过炉墙、炉等处的烧嘴加热达到合格的出料温度,并满足温度均匀性要求,其入炉坯料不受形状和尺寸限制,适用于钢锭、盘形件和管坯工件的加热,因此上个世纪从60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采用,成为管坯工件加热的主要炉型。
为满足产品的加热工艺要求,特设计出φ4.8m的环形加热炉,为保证环形炉的生产状况,我们采用PLC和Kingview6.51对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2 环形加热炉结构简介及控制要求
2.1环形加热炉结构简介
环形加热炉由炉底回转机构、炉体、炉体钢结构、燃烧系统、炉门及炉门升降机构、水冷系统、排烟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可以对规格为φ121×134、φ114×222、φ299×348、φ273×615、
φ130×500的坯料进行加工,加热温度为1050~1200℃±10,炉子中径为φ4.8m,其燃料种类为城市煤气,共分7个供热段,其中加热段3个,均热段3个,预热段1个。
环形炉炉体主要由旋转炉底、固定炉墙和钢结构组成。主要工艺流程如下:接到装料信号后,装料炉门打开,机械手根据炉前上料辊道上的工件长度调整抓钢位置,再将工件送到炉内位置,然后机械手回到装料起始位置,装料炉门关闭,工件在炉内加热,旋转炉底按要求转动,并将已加热好的工件送到出料炉门位置,接到水压机工作信号后,出料炉门打开,机械手将工件取出并放到出料辊道上,送往水压机,完成工件的装料、加热、出料过程。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环形加热炉系统结构图
2.2环形加热炉的控制要求
(1)炉温控制
系统由进料门、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和出料门组成,其中进料门和预热段根据工艺要求只设温度检测及显示,加热段和均热段的智能仪表接受检测热电偶及变送单元传送的标准信号,通过PID参数的比较与计算输出执行信号,控制空燃比例调节阀的开启度,此阀安装于空气输送管上,调空气流量的同时,自力式煤气调压阀受控于空气压力,预混比按比例变化,实现对炉温的控制。系统烟气温度、空气预热温度、循环水温度、液压油温度也分别由热电偶、热电阻、电接点检测显示并与设定值比较,限报警,并在故障时快速切断供气阀,系统设备的。
(2)机械联动控制
机械联动控制包括液压系统控制、炉底转动节拍、速度调节、炉门开启、炉底正转反转、炉底转动联锁控制等内容。控制系统同时具有自动与手动转换功能,且手动控制自动控制。风机、煤气切断阀和烧嘴控制器之间设有故障联锁,当风机故障时关闭煤气切断阀和停止烧嘴控制输出。点火时进行炉膛吹扫工作以保证系统设备的。
控制系统满足上述两方面要求的同时,要求上位机实时记录各区温度、炉温限、冷却水温度限、液压油温度限、烧嘴熄火、煤气空气压力限、转动故障及其它机械故障等内容,并有丰富的动态画面显示。烧嘴点火控制与机械联锁控制均由PLC统一控制完成,并由上位机实行实时监控。
3 控制系统设计
加热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便于操作和维护,同时要的满足实际生产的工艺需求,因此我们采用炉温控制系统分二区采用比例燃烧调节方式,实现温度和空燃比例的自动控制,温度记录采用上位机记录、打印机输出;机械运动采用PLC程序控制,自动控制炉底回动,节拍可调,并通过上位机进行实时记录与控制。
3.1系统硬件设计
该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站和工作人员管理操作站组成,其中PLC控制站完成对生产过程数据的采集、处理,工作人员管理操作站则负责生产过程参数显示、监控、设置和控制程序的编制和维护,上位计算机采用研华工控机IPC-610P-PIII(配有UPS电源),打印机EPSON-1600K一台,均设在工作人员管理操作站。下位机则采用西门子S7-300编程软件,上位机和S7-300通过以太网与PLC通信。
3.2系统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下位机和上位机两部分,下位机采用西门子S7-300编程软件PLC进行编程,上位机人机界面利用组态王6.51完成。
3.2.1系统控制流程图
系统控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控制流程图
3.2.2上位机人机界面设计
计算机监控显示系统是采用组态王软件开发的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它实时向PLC现场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系统分为通信系统部分、显示系统部分和组态王信息窗口部分。
通信系统负责计算机和PLC 的实时通信。 显示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是通过通信系统系统和PLC交换数据的,通信系统是一个基于bbbbbbs的应用程序, 通过RS232接口实现的,并在信息窗口中报告数据的传递情况。
显示系统把从PLC到的现场信息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组态王信息窗口”是一个立的bbbbbbs应用程序,用来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系统的启动、关闭、运行模式; 驱动程序的启动、关闭;与PLC连接的状态等。
(1)主画面
主画面主要对环形加热炉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监控,主要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设置参数,通过PLC处理及后对进出料、炉门运作、实时显示各被测区域温度参数和压力参数、烧嘴的点火、燃烧和故障状态、系统正常运转和急停指示状态、鼓风机运转、管路、报警等情况进行显示,便于在故障发生时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明确问题所在,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预措施。具体如图3所示。
(2)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主要包括温度历史曲线和温度历史纪录两部分。温度历史纪录主要对环形炉各工作区的温度进行实时纪录,根据需要以Excel或Word形式进行输出。
温度历史曲线则是在温度历史纪录得基础上,将环形炉各工作区在实际生产中的工作温度以曲线的形式输出,一目了然,便于数据分析和故障查找。具体显示如图4所示。
(3)帮助
帮助主要从监控系统简介、监控系统得使用方法、显示图例说明、开发包和运行包简介、系统维护和计算机硬件配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4)管路和报警
管路主要对助燃空气、煤气、压缩空气的比例、传输、压力、燃烧状态进行监控。而报警系统主要在各区温度、压力参数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监控,如果发生压则自动启动报警。
1 引言
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较多采用人工采样法。人工采样法的特点是采用人工取样的方式,抽取某一时点的样气进行分析。其缺点显而易见:
(1)对气体进行人工取样,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其中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对分析的精度有很大影响;
(2)只能单一成份地逐个进行检测分析,不具备多重输入和信号处理功能;
(3)分析费时费力,响应速度慢,效率低,难以实时地反映工况信息。
在现代气体分析仪器的设计中,主要包括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以分离器件和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模拟信号处理方案,这类仪器主要应用于功能简单的小型仪器,它们一般只能进行简单的测试,由于仪器内部没有专门的功能软件,所以无法完成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功能,这类产品一般都做成便携式仪器,间断的对气体进行取样检查。二种方案是以单片机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电路处理方案,这类仪器在进行信号处理和数据通讯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气体分析仪器行业中处于主流地位,已基本能够完成必要的数据处理和运算功能。对于一些具有高集成的单片机系统,它具有的功能。但是对多种组份、多路通道、恶劣环境的气体测量要求,对采样气体需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的应用要求,以单片机技术为基础的气体分析仪在设计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针对二种方案的不足,我们把气体分析预处理系统单分离出来,用成熟灵活的PLC系统来设计。
气体预处理系统是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气体分析子系统,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采样气体的质量。基于PLC的气体预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气体的自动连续采样。采用不同测量方法的气体分析系统都由采样预处理系统和分析仪表两部分组成。采样探头将被测气体从烟道或管道中引出,并送入预处理系统进体预处理,然后连续送入仪器的气体室中,分析仪器通过不同的方法完成气体浓度的测量。采样预处理系统完成气体的采样工作,其基本原理分为正压和负压两种,由PLC完成各管路电磁阀和电动阀的时序动作。
图1 气体采样管路设计
2 气体分析预处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气体分析辅助系统由以PLC为的控制机柜、执行机构、声光报警和一次、二次外围元件组成,控制柜里配置有PLC、报警继电器、泵、阀等。每一路输出通道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流程指示灯,可以检查某一通道的当前工作情况,而且系统具有自动巡检和手动功能。系统工艺设计如图1所示。
本系统的CPU模块选用和利时LM系列PLC的LM3107E模块,模块本体上集成12点数字量输入和8点继电器输出,还有2路模拟量输入和1路模拟量输出。系统采用LM3223扩展8通道继电器输出。系统中显示部件采用和利时HT7700T触摸屏,通过串口以ModbusRTU的协议与PLC的RS232串口通讯,通过触摸屏可以对气体预处理系统的各个通道进行手动和自动操作、参数设置、报警显示、气体含量显示及曲线绘制等。触摸屏的以太网口可以与上位计算机进行通信,采用ModbusTCP协议进行远程管控。气体分析辅助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气体分析辅助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3 气体分析预处理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和利时HT7700T触摸屏采用低功耗的ARM结构CPU芯片,具有真彩显示、通讯接口多、存储量大、软件简单易用等特点,可以生动地实现PLC的图形化操作。系统的窗口包括封面、菜单窗口、操控界面、参数设置、曲线显示、关于我们、系统帮助、后台参数修正等8个。菜单窗口完成触摸屏各画面的切换功能。操控界面主要完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报警和模拟量的显示。参数设置窗口完成排空、进样、反吹、延时等工艺参数的设置如图5所示。曲线显示窗口可以查看气体含量的实时曲线。部分HMI界面如图3、图4和图6所示。
图3 菜单窗口
图4 操控界面
图5 参数设置
图6 单路采样原理示意图
4 应用特点
基于和利时LM系列PLC的气体分析预处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稳定性和性
准确性、性是系统的关键, LM配置的工业级处理器,具有快的处理速度以及大容量的内存,可使汽机保护逻辑程序准确、快速地执行。气体分析的应用场合现场工况一般比较恶劣,适现场情况可以采用对应的LM三防模块儿,经过三防(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处理,在湿热、盐喷、潮湿、高温以及各种化学品侵蚀的恶劣环境下,保护模块儿免受损害从而在硬件上也大大保证了系统的高性。确保整套装置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地实现气体分析预处理系统的功能。
(2)强大的功能及可扩展性
由于和利时LM系列PLC具有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运算速度快、逻辑控制容量大等特点,所以整套程序除了状态报警、模拟量处理功能外,还有复杂的管路自动切换、参数设置、防止错误手动等功能。在硬件方面,还可以扩展至7个模块,方便系统扩容。在软件方面,通过成熟的编程手段,可以地根据照客户的要求来修改控制策略和显示界面。
(3)高性价比
和利时LM系列PLC和HT7000系列触摸屏具有高的性价比。此外,在预处理系统中设计的多路巡检功能,使现场管路得到了充分的使用,节省了管道泵阀投资。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