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模块6AV2123-2GB03-0AX0性能参数
1引言
自1907年台电除尘器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以来,电除尘器以其除尘、阻力损失少、处理烟气量大、能处理高温烟气和腐蚀性烟气、日常运行等众多优点,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电除尘器已经是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众多行业除尘设备的。电除尘器的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也日臻完善,plc控制在电除尘系统各部分的控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作用显著。
2电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及基本原理
电除尘器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收尘(阳)和电晕(阴)上通过高压直流电,并维持一个足以使含尘气体(指一般的含尘烟气,不含腐蚀性和剧毒)电离的静电场(见图1)。含尘气体在静电场中电离后所生成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粉尘上,而使粉尘获得电荷自身带电。荷电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性相反的电(收尘和电晕)运行而沉积在电上,从而达到粉尘和气体分离的目的。当沉积在电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时,借助于收尘、电晕振打机构使粉尘落入下部的灰斗中,再经过卸灰输灰系统将粉尘排出,而净化后的气体从电除尘器出口处排入大气中[1]。
3系统组成
以济钢炼铁厂400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系统为例,整套400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自动控制系统由2台ablogix50001756-l55plc和2台上位机组成,其中1台ablogix5000plc设置了1台远程i/o站,2台上位机分别用于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
plc在电除尘系统中主要作用是控制所有低压设备自动运行和远程监控高压整流供电设备,对低压设备的控制一般都有现场手动和远程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所控制的设备包括阴振打、阳振打、灰斗卸灰阀电机、仓壁振动器、绝缘子保温梁电加热器、灰斗保温电加热器、灰斗料位计、烟气进出口温度显示、绝缘子保温梁温度显示、声波清灰装置、输灰系统、高压供电设备联锁以及远程监控等[2](见图3)。下面对自动控制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4.1阴、阳振打的控制
电除尘器的阴、阳振打都是由电机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给阴、阳振打机构,使阴线、阳板上的积灰振落到灰斗中。plc系统通过控制器中的时间继电器控制阴、阳振打电机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相互配合运行,并根据振打电机对应的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返回信号对电机状态进行监控和保护。阴、阳振打的一般控制规律为:一电场的阴、阳振打,以后的各个电场振打周期逐渐加长,具体时间需根据电除尘器刚投产时的测试情况及工艺参数进行确定;以24小时为总振打周期,夜间运行周期要比白天运行[3];阴、阳振打相互配合运行,但振打周期各自立计算,阳振打要比阴运行时间长、强度大;振打反馈信号只起状态监视和保护作用,不加入周期运行控制当中;为节约能源,振打运行反馈信号与高压整流供电设备有联锁,当大量振打运行时,高压整流供电设备低电压运行或停止,以实现降压振打,此方式可节约大量能源。
4.2绝缘子保温梁电加热器的控制
plc系统通过绝缘子保温梁内温度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温度返回信号对电加热器进行控制,以防止保温梁内温度露点温度,阴绝缘子表面结露,使绝缘子表面产生爬电或沿面放电,以致电除尘器工作电压无法升上去,除尘器无法正常工作。本系统电加热器共有两路电源,可实现高、低两种功率加热,当保温梁内温度接近露点温度时,plc控制电加热器两路全部加热,尽快提高保温梁温度;当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未到设定温度时,单路加热器加热保持温度缓慢上升;当温度设定温度值时,停止加热。plc系统还可根据接触器和热继电器返回信号对电加热器状态进行监控和保护。
4.3灰斗卸灰阀电机及仓壁振动器的控制
灰斗卸灰阀电机是用于灰斗卸灰时电动控制阀门开关的。plc对灰斗卸灰阀电机以及该灰斗仓壁振动器的自动控制是根据灰斗料位计返回信号实现的,当料位计高料位信号返回plc时,plc控制该灰斗卸灰阀电机开启,同时仓壁振动器联锁振动;当料位计低料位信号返回plc时,plc控制该灰斗卸灰阀电机关闭,同时仓壁振动器联锁停止。当不使用料位开关控制或料位开关存在故障时,也可根据经验运行时间对灰斗卸灰阀电机和仓壁振动器进行周期控制,具体时间可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设定,但灰斗卸灰阀电机要与仓壁振动器有一定配合关系或一起联锁运行,否则会造成卸灰不畅甚致堵灰。
4.4输灰系统的控制
本输灰系统使用的是机械干输灰方式,输灰系统由刮板机、集合刮板机、斗提机、卸灰阀电机、加湿机等组成。输灰系统的控制与皮带流程控制相似,当灰斗卸灰电机运行时,灰斗卸灰阀开启,与此一排灰斗对应的刮板机联锁运行,其他排灰斗卸灰控制同理,每台刮板机可单运行也可同时运行。当任意一排灰斗对应的刮板机运行时,集合刮板机联锁运行,斗提机联锁运行,将除尘灰刮入卸灰仓内,当控制器接到卸灰仓料位高信号时,卸灰阀电机、卸灰仓电振、加湿机联锁运行,将除尘灰排出。
4.5高压供电设备的联锁及远程监控
所有电除尘器的高压整流供电设备都有自己的控制器,这些控制器的网络接口都各有不同,以串口通讯为例,plc系统可通过串口采集器及与logix5000相匹配的模块与该控制器进行通讯,可实现plc系统对高压整流设备远程控制启动和停止,也可对高压整流设备运行状态及参数进行监视。联锁是专门为高压供电设备设计的程序,在远程控制高压供电设备启动时,整流变压器及三点隔离开关返回plc的联锁信号满足条件,否则高压供电设备不允许启动,此联锁对检修设备时的人身及设备运行都起到很大作用。
4.6声波清灰装置的控制
声波清灰装置是与电除尘器相对立的一个系统,作用是在电除尘器停运时对除尘器内部积灰进行清理,运行时将积灰振到灰斗中排出。故plc对声波清灰装置的控制经常用集中手动操作方式运行,当点击运行时,声波清灰装置按照固定顺序清灰一次,并可通过时间继电器对运行时间进行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执行循环清灰。
5结束语
plc控制在济钢炼铁厂400㎡烧结机机头除尘系统的应用中可以看出,plc系统可使电除尘系统自动化水平、控制性能、智能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现场操作和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设备故障率也大大降低。plc控制对实现电除尘器运行的自动化和管理的智能化,改善电除尘器的运行情况,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延长各部分构件的使用寿命及节约能源等都具有直接影响和现实意义。
经过铁路水电段对PLC组网能、维护方便、相对投资等多个方面性能指标的对比,终决定在本项目中自动化控制部分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作为主控PLC,在沉淀池、滤池等部分采用S7-200系统PLC作为智能从站。一方面保了网络能(通讯速度采用500K),另外S7-200可以在通讯网络断开等故障情况下能够立运行等特点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性。
二、 系统介绍
1、项目工艺
在自来水厂中,源水要经过投加净水剂、沉淀、过滤、然后进入清水池。对源水投加净水剂后,水中杂质便絮凝成矾花,此时才能进行进一步水质净化处理,因此净水剂投加工艺是影响出厂水质量的要因。同时净水剂的投加直接影响到沉淀池的使用效率和滤池反冲用水量的大小,对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投加净水剂是自来水厂中工艺要求比较高的一个环节。
三、 控制系统构成
本系统中一共有模拟量输入9个:源水浊度、源水流量(2个)、游动电泳仪、沉淀池浊度、计量泵开度(2个)、变频器电流(2个)。模拟量输出4个:1#、2#变频器频率、1#、2#计量泵开度。开关量输入6个:1#、2#变频器手/自动,1#、2#变频器运行,1#、2#变频器故障。开关量输出3个:1#、2#变频器运行,故障报警。联网功能采用EM277和系统中CPU315-2DP连接。
一共采用:CPU226 一个,模拟量输入模块EM231(4路)3个,模拟量输出模块EM232(2路)2个,DP通讯模块EM277 一个。
注:游动电泳仪可以测量水中可以结合杂质的游离电子的数目,而游离电子数目保持在一定范围,如果测量值偏大则说明投加净水剂过多影响混凝效果,反之说明投加量不够导致混凝不充分。计量单位为SCD。
四、 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1、控制要求
原系统的净水剂投加过程采用手动投加方式,这就直接影响到出厂水的浊度,同时也会产生投加量过度的问题。经过询问现场人员、实际调查总结了以下主要原因
a、净水剂投加设备落后:当源水浊度发生改变时无法及时调整提高投加量;
b、净水剂投加由人为掌握:投加量靠经验投加;
c、净水剂配制无标准:剂浓度由配置人员靠经验配置,而浓度不准使投加量加难以掌握;
d、投加量计算困难:操作人员水平差异较大,投加量随意性比较大;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投加量不准确,从而影响到絮凝效果、并直接导致出厂水水质下降。
系统改造要求:
水厂换新的自动化投加系统,新系统可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投药量,将沉淀池出水均在8NTU(NTU为浊度计量单位)以下,出厂水在1NTU以下;经防疫站:出厂水浊度达标率为**。并可在控制系统中加入参数调节和监控功能。
2、控制难点及控制方法实现
根据对工艺过程的分析,本系统属于典型的大滞后系统。考虑到一般的PID算法对于滞后时间长的系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而模糊控制等算法实现成本较高等原因。决定在系统中采用经验值投加和PID算法相结合的办法,既解决了PID算法的不足,又解决了成本问题。
整个系统软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a、PID算法:定时采集沉淀池浊度,应用S7-200内置的PID进行运算。得到的模拟输出值为X。
b、经验值:对应一定流量的经验投加量进行运算——采用查表法查找对应的经验值,得出相应流量的投加量为Y。
c、按照 得出PID运算和经验投加之和。用Z直接控制计量泵开度。(其中a可以在一段时间运行后进行修改以达到优化控制。)
d、将原水浊度按照经验值,SCD按照PID算法进行入2、3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控制变频器频率以保证游动电泳仪测量值在设定值左右。
e、按照设定运行时间转换变频器和计量泵以便设备轮换使用。
f、报警功能:按照要求将有关故障均进行现场蜂鸣报警,并上传至CPU315-2DP中以便中控室进行记录和处理。
五、 结束语
采用新的净水剂投加系统后,出厂水浊度由过去的3NTU以内降到了1NTU以下,在防疫部门多次检测中达标率达到了**;净水剂的投加达到了优投加量,避免了净水剂的浪费。经过统计,去年4~11月净水剂使用量比往年同期平均使用量减少了约15000Kg。同时由于沉淀池出水浊度的下降,滤池反冲周期延长了近12小时,使生产自用水量降低了约1.5%,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2.5万吨。按净水剂2.205元/Kg,水0.45元/吨计算,可节省供水成本:15000×2.205+2500×0.45=44325元。
经过三年的使用过程证明:采用浊度控制计量泵开度、SCD控制变频器频率的方法不仅可以让投加量加,还可以加方便的控制投加量以达到在源水浊度低的季节中节省净水剂的效果。
六、 应用体会
该系统控制对象为出厂水浊度,但是SCD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对象,要求较高的控制精度,并且控制对象滞后时间很大。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这样的控制要求,不仅要求PLC的功能要强大,还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比较复杂的编程处理,而且对PLC的模拟量处理功能要求也比较高;另外在达到系统要求功能的前提下也要求尽量降低系统的成本。尤其是程序中的查表子程序,本身就需要占用很大的程序空间以及数据存储空间。
而S7-200系列中CPU226在程序存储、数据存储、扫描时间等各个方面都能满足系统的要求。而S7-200系列的EM277模块使得和原系统中S7-300连接加简单方便,从而也节省了大量编程时间和程序空间。
本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非常明显,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尤其是S7-200PLC 的出色表现得到用户和的。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国内厂家大多选择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本设计在用PLC控制变频调速实现电流、速度双闭环的基础上,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电流、速度、位移三环控制。
2. 硬件电路
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1 所示,其各部分功能说明如下。
Q1——三相电源断路图 K1——电源控制接触器 K2——负载电机通断控制接触器 VS——变频器 BU——制动单元 RB——能耗制动电阻 M——主拖动曳引电机
2.1 主电路
主电路由三相交流输入、变频驱动、曳引机和制动单元几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在电梯位势负载作用下,制动时回馈的能量不能馈送回电网,为限制泵升电压,采用受控能耗制动方式。
2.2 PLC控制电路
选用OMRON公司C系列60P型PLC。PLC接收来自操纵盘和每层呼梯盒的召唤信号、轿厢和门系统的功能信号以及井道和变频器的状态信号,经程序判断与运算实现电梯的集选控制。PLC在输出显示和监控信号的同时,向变频器发出运行方向、启动、加/减速运行和制动停梯等信号。
2.3 电流、速度双闭环电路
采用YASAKWA公司的VS-616G5 CIMRG 4022变频器。变频器本身设有电流检测装置,由此构成电流闭环;通过和电机同轴联接的旋转编码器,产生a、b两相脉冲进入变频器,在确认方向的同时,利用脉冲计数构成速度闭环。
2.4 位移控制电路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工具,在位势负载状态下,除要求外,还要求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停靠准确。采用变频调速双环控制可基本满足要求,但和国外电梯相比还需进一步改进。本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利用现有旋转编码器构成速度环的同时,通过变频器的PG卡输出与电机速度及电梯位移成比例的脉冲数,将其引入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口0000,通过累计脉冲数,经世式(1)计算出脉冲当量,由此确定电梯位置。电梯位移
h=SI
式中 I——累计脉冲数
S——脉冲当量
S = lpD / (pr) (1)
本系统采用的减速机,其减速比l = 1/32,曳引轮直径D = 580mm,电机额定转速ned = 1450r/min,旋转编码器每转对应的脉冲数p = 1024,PG卡分频比r = 1/18,代入式(1)得
S = 1.0mm / 脉冲
3 程序设计
利用变频器PG卡输出端(TA2.1)将脉冲信号引入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0000,构成位置反馈。高速计数器(CNT47)累加的脉冲数反映电梯的位置。高速计数器的值不断地与各信号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电梯的运行距离、换速点、平层电和制动停车点等信号。理论上这种控制方式其平层误差可在±1个脉冲当量范围。在考虑减速机齿轮啮合间隙等机械因素情况下,电梯的平层精度可达±5mm内,大大±15mm的标准,满足电梯起制动平滑,运行平稳,平层准确的要求。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位置信号检测,软件实时计算以下位置信号:电梯所在楼层位置、快速换速点、中速换速点、门区信号和平层位置信号等。由此省去原来每层在井道中设置的上述信号检测装置,大大减少井道检测元件和信号连线,降。下面针对在实现集选控制基础上新增添的楼层计数、快速换速、中速换速、门区和平层信号5个子程序进行介绍。
3.1 楼层计数
本设计采用相对计数方式。运行前通过自学习方式,测出相应楼层高度脉冲数,对应17层电梯分别存入16个内存单元DM06 ~ DM21。
楼层计数器(CNT46)为一双向计数器,当到达各层的楼层计数点时,根据运行方向进行加1或减1计数。
运行中,高速计数器累计值实时与楼层计数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相等时发出楼层计数信号,上行加1,下行减1。为防止计数器在计数脉冲高电平期间重复计数,采用楼层计数信号上沿触发楼层计数器。
3.2 快速换速
当高速计数器值与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相等时,若电梯处于快速运行且本层有选层信号,发快速换速信号。若电梯中速运行或虽快速运行但本层无选层信号,则不发换速信号。
中速换速与快速换速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3.3 门区信号
当高速计数器CNT47数值在门区所对应脉冲数范围内时,发门区信号。程序流程图如图4 所示。
平层信号与区信号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3.4 脉冲信号故障检测
脉冲信号的准确采集和传输在本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旋转编码器和脉冲传输电路故障,设计了有无脉冲信号和错漏脉冲检测电路,通过实时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为脉冲计数累计误差,在基站设置复位开关,接入PLC高速计数器CNT47的复位端0001。
3.5 快速换速工作原理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快速换速工作原理进行介绍,梯形图如图5 所示。
数据存储单元DM01为快速换速距离脉冲数,DM30为楼层间距脉冲数,DM31为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DM34为高速换速比较区间下限,DM35为高速换速比较区间上限,HR01为快速换速点开始信号,1507为快速运行信号,1700为选层信号,0010为零速信号,0503为快速换速输出信号。
以上行为例,DM31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是楼层间距DM30与快速换速举例DM01之差;DM31和DM30的值分别赋给DM34和DM35。运行时高速计数器不断累加脉冲数,每个扫描周期计数器的值与DM34 ~ DM35区段进行比较。当其值进入DM34与DM35区段时,HR01置位,表示进入快速换速区间;若此时有选层信号且电梯为快速运行,则发快速换速信号(0503置ON)。
4 结论
本文所述系统基于电气集选控制原则,采用脉冲计数方法,用脉冲编码器取代井道中原有的位置检测装置,实现位移控制,用软件代替部分硬件功能,既降低系统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性和性,实现电梯的全数字化控制。
在实验室调试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方法,实地对两台17层电梯进行改造,经有关部门检测和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乘坐舒适,故障率大为降低,平层精度在±5mm以内,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0.引言
随着化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散控制的思想越来越广泛地被广大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所青睐,并正在逐渐被应用于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中。但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一般由厂家生产,具有一定的专有性;另外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一般来讲其控制规模比较大,成本费用比较高;因此限制了在中小规模的自控系统项目中的推广应用。那么如何在中小规模控制系统中实现集散控制的思想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现有DCS和PLC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总结对比,提出了在中小规模化工项目中用PC +PLC构成DCS的思想,并在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年产80万吨重钙装置改的技改项目中的储运工段成功地得到了应用。
1.用PC和PLC实现集散控制(DCS)的基本原理
集散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将流程工业的自动控制过程与操作管理人员对自动控制过程的管理过程相对分离;流程工业的自动控制过程由各控制站相对立地自动完成,而操作人员对自动控制过程的管理则由控制室的操作站来完成。操作站与各现场控制站一方面各自相对立地运行,从而将各种故障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大地提高了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的性和性;另一方面又相互进行实时数据通讯和信息交换,实现了操作人员在控制室的操作站对整个自动控制过程进行管理和调整。
现场控制站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因此它必需要能够自动采集全厂的各种工艺参数(如各种工艺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粘度、组分,物位高度等)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如阀门的开度、机泵的开停、设备震动、机械位移)等生产信息,然后按照事先编好的控制程序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后输出4~20mA标准模拟信号(或ON/OFF数字信号)去驱动各种阀门、电机等执行机构,调节各种工艺参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另外还要与操作站进行实时通讯,将采集到的各种生产信息传送到操作站供操作人员使用,同时接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站发出的各种指令实时调整自动控制方案、优化生产过程。因此它还需要具有标准化的通讯接口。目前的各种PLC均具有这样的功能,而且其容量弹性大,扩充方便,控制方案的组态简单易学,性能价格比优越,因此是中小型DCS的操作站的理想选择。
控制室的操作站实际上是一个人机界面,一方面把控制站采集的各种生产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以操作人员所习惯和熟悉的各种流程画面、生产报表、历史趋势和声光报警等形式给操作人员。另一方面把操作人员的各种指令进行编码后传送给操作站对控制方案进行调整,以优化生产过程或对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理。对中小型DCS来讲,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各种软件均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且对计算机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无特别要求,用普通的PC机加一套软件就可实现。
用PC机+PLC组成集散控制系统时,PLC承担了现场控制站的工作,PC机承担了操作站和工程师站的工作。在安装有PLC系统软件的PC机上可以离线(或在线)编辑PLC的控制应用软件(一般称为梯形图),控制应用软件下载到PLC后,PLC立完成现场数据采集、逻辑控制、模拟控制等。而操作站的各种功能都可以通过“实时软件”+“PC机”来实现,在安装有实时软件的PC机上可以方便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2.用PC和PLC实现集散控制(DCS)一例
2.1.工艺过程简介:
储运工段是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年产80万吨重钙装置改的技改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设计卸氨能力250吨/小时,罐区缓冲能力9000吨。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储运工段是总公司的高危区之一,生产是本自动控制系统应考虑的。
2.2.控制系统概况:
为提高生产的性,在本控制系统中对重要的工艺参数点采取了“3取2表决”的策略,并设计了21个自动连锁回路,对生产过程进行连锁保护;为保证生产过程的平稳运行和节能降耗,系统设计了6个调节回路。为便于监控和操作,在操作站设计了一幅流程画面总貌图,集中显示了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一批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况态和报警信息;对其它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设计了相关的局域流程画面,地显示了与其相关的各种详细生产信息;根据操作人员的习惯,在操作站设计了4组组画面,分别集中显示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信号;对6个调节回路分别设计了调节画面,实现对PID参数的整定、手自动模式的切换以及对调节阀门的手动操作;对21个主要阀门分别设计了弹出式开关画面,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控或遥控;对主要工艺参数设计了历史趋势图,为故障诊断和优化控制提供了数据。为确保生产,实现对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对6个调节器回路加装外部自动跟踪调节器,一旦出现控制系统故障,自动切换到跟踪调节器立于DCS来控制调节阀;对21个主要阀门加装应急处理按钮,立于DCS实现对阀门的强制开关。
2.3.硬件配置:
控制站选用OMRON的C200型PLC,配置了数字模块(OD211/ ID212)9块,模拟模块(AD003)4块,调节模块(PID03)3块;操作站选用DELL OPTIPLEX GX150计算机;工程师站选用COMPA型PC机。
2.4.控制站软件组态:
控制站的组态用OMRON的系统软件SSS作为技术平台,用梯形图作为编程工具,其组态内容主要有:
2.4.1.PLC内部地址的分配:
I/O地址的分配:PLC的I/O地址是PLC与现场检测设备、执行机构进行数据通信的的一一对应的寄存器地址,I/O地址的分配是对PLC进行进一步组态的基础;对OMRON-C200而言,I/O地址与所连接的I/O模块有关;连接到数字模块上的现场设备,其I/O地址取决于I/O模块的安装位置和在该模块上的点号,连接到模拟模块、PID模块上的现场设备,其I/O地址取决于I/O模块的单元号(不同的模块应通过模块的硬开关设置不同的单元号)和在该模块上的点号;比如在本系统配置中,现场的雷达液位变送器LT-101输出的4~20mA的模拟信号连接在单元号为3的模拟输入模块AD003的二点上,则它在PLC中的配置的地址便是IR:132;而阀门HV120的关闭状态信号(closed)连接到安装在的扩展机架二槽的数字输入模块ID212的十点上,则它在PLC中的配置的地址便是IR:01210;本系统中,共定义I/O地址142点。
操作站与控制站数据交换地址的分配:操作站与控制站的数据通信是通过读写PLC的内部寄存器来完成的,为了实现操作站与控制站的实时通讯,还为PLC配置足够的内部寄存器地址来存贮这些数据;比如,定义DM0232作为操作站与控制站交换LT-101的数据的内部寄存器,则PLC把采集到LT-101的液位信号经过预处理后存贮在DMO232,而操作站则到PLC的DM0232读取LT-101的数据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本系统中,共定义此类地址184点。
中间地址的分配:PLC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中间寄存器来存放那些运算过程中的临时数据,为提高应用程序的可读性,也对这些寄存器进行必要的定义和注释。
2.4.2.为控制策略编写梯形图
自动调节:本系统中选用3个PID03模块组成6个调节回路来完成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在操作站对控制过程的管理,PID03的SW2应设置为ON,并编写相应梯形图以实现PLC与PID03的数据交换,比如:调节回炉PIC111由单元号为5的PID03的二回路完成,当执行图2所示一段程序后,PLC中地址DM0060中的数据就被定义为调节回路PIC111的给定值。
三取二表决:为保证生产,常压罐的压力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每升高(降低)到一定范围时,就启动(停止)相应的设备;为此,在现场用三块压力表来测量其压力,PLC中对三个压力进行比较,只有三块中的二块同时具备条件时,连锁才动作;在编写梯形图时,采用比较指令、再加上与、或、非等逻辑指令就可实现此控制策略。(梯形图略)
连锁保护:梯形图与电气连锁逻辑图非常相似,I/O地址确定以后,为连锁保护编写梯形图既操作简单又可读性强。为保护设备和生产,本系统共编写连锁回路21个。(梯形图略)
2.4.3.I/O模块的设置与校正:
梯形图编写完成以后,还对I/O模块进行必要的设置和校正,PLC才能正常工作;模拟模块应设置与现场设备相对应的输入信号种类和对输入信号的预处理方法,还应对零点和量程进行校正;PID模块除了对输入信号种类、输入信号的预处理方法进行设置外,还要对PID模块存储区的内容及其修改方式、调节回路设定值的修改方式、PID的控制作用及其控制方式等内容进行设置。
2.5.操作站软件的组态:
操作站的组态选用INbbbLUTION的系统软件FIX32作为技术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配置、建立数据库、绘制流程图、定义历史趋势和报表等。
系统配置在本系统中实际上就是在PC机上安装FIX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定义FIX系统的安装目录,安装接口设备驱动程序配置SA系统,配置报警系统,配置网络等。FIX提供有庞大的I/O接口设备驱动程序库,本系统配置控制站为OMRON的PLC,因此要选择安装I/O驱动程序OMR.drv和OMRON的PLC进行通讯。
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是SA系统赖以工作的基础,它由一系列数据点构成,每个数据点实际上就是一个功能块,FIX提供了各种功能块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这些功能块或对接口设备读写数据,或对数据进行运算和报警处理。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数据点就是定义一个功能块,其内容包括:功能块类型,数据点的位号、注释、零点、量程,接口设备,I/O地址,数据的格式,报警上、下限等。如:在数据库中添加一个AI模块,在其属性对话框中定义:“位号”为“LT-101”,“描述”为“缓冲球罐F0101A液位”,“接口设备”为“OMR”,“I/O地址”为“D:DM:232”,“数据的格式”为“12AL”,“零点”为“0”,“量程”为“17”,“单位”为“M”;则在数据库中便建立了一个数据点LT-101,它读取PLC中地址为DM0232的寄存器中的数据(0 -4095),并转换为0-17M的数据供FIX其它功能块和流程图调用。
绘制流程图:流程画面实际上是一个人机接口,操作人员就是通过流程画面来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所以流程画面既要信息,又要简单扼要。FIX系统提供了bbbbbbS风格的绘图工具和相关控件,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多种动态画面来满足操作人员的要求。比如:在流程画面中,为了形象地显示缓冲球罐F0101A的液位,只需在其图形的动态特性对话框中选中动态属性,定义其色的高度随“位号”为“LT-101”的数据的大小而变;为了准确地显示该液位的实际高度,可在该球罐图形旁边定义一个动态数据连接,连接到“位号”为“LT-101”的数据点;为了直观地显示各种阀门的工作状态,在其图形的动态属性对话框中选中动态颜色变化,阀门关显示静止的红色,阀门开显示静止的,阀门关出现故障显示闪烁的红色,阀门开出现故障显示闪烁的;为了快速控制阀门,把它的弹出式开关画面连接到其图形上,只需用鼠标单击其图形,即弹出开关画面,实现流程画面上的对象所见即所得。
定义报表:考虑到总公司已推行电子化办公,各种报表均设置为定时保存到文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并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行,与企业内部管理网连网,通过WEB页浏览和调用。
3.结束语
该控制系统投用2年多来,性能稳定、运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工作量很小,受到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欢迎;投用后,根据技改工作需要又进行了2次扩容均未影响正常生产,实践证明PC+PLC构成DCS,系统配置灵活、软件组态简单,便于自行设计和调试,性能价格比优越,系统扩展容易且维护工作量小,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中小型生产过程的自控系统。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