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V2124-0JC01-0AX0型号介绍
  • 6AV2124-0JC01-0AX0型号介绍
  • 6AV2124-0JC01-0AX0型号介绍
  • 6AV2124-0JC01-0AX0型号介绍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



6AV2124-0JC01-0AX0型号介绍

PLC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系统组成。
二.各部分的作用。
1. CPU运算和控制
起“心脏”作用。
纵:当从编程器输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然后CPU根据系统所赋予的功能(系统程序存储器的解释编译程序),把用户程序翻译成PLC内部所认可的用户编译程序。
横:输入状态和输入信息从输入接口输进,CPU将之存入工作数据存储器中或输入映象寄存器。然后由CPU把数据和程序地结合在一起。把存入输出映象寄存器或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然后输出到输出接口、控制外部驱动器。
组成: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
2. 存储器
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系统程序,包括管理程序,监控程序以及对用户程序做编译处理的解释编译程序。由只读存储器、ROM组成。厂家使用的,内容不可改,断电不消失。
用户存储器:分为用户程序存储区和工作数据存储区。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组成。用户使用的。断电内容消失。常用的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寿命一般为3~5年。
3.输入/输出接口
(1)输入接口:
光电耦合器由两个发光二度管和光电三管组成。
发光二级管: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发光二管就产生与输入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光信号。
光电三级管:在光信号的照射下导通,导通程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在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工作区内,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线性关系。
输入接口电路工作过程:当开关合上,二管发光,然后三管在光的照射下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当开关断开,二管不发光,三管不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也就是通过输入接口电路把外部的开关信号转化成PLC内部所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2)输出接口
PLC的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
工作过程:当内部电路输出数字信号1,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线圈有电流,然后常开触点闭合,提供负载导通的电流和电压。当内部电路输出数字信号0,则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线圈没有电流,然后常开触点断开,断开负载的电流或电压。也就是通过输出接口电路把内部的数字电路化成一种信号使负载动作或不动作。
三种类型:
继电器输出:有触点、寿命短、频率低、交直流负载
晶体管输出:无触点、寿命长、直流负载
晶闸管输出:无触点、寿命长、交流负载
4.编程器
编程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持编程器,方便。我们实验室使用的就是手持编程器。二种是通过PLC的RS232口。与计算机相连。然后敲击键盘。通过NSTP-软件(或bbbbbbS下软件)向PLC内部输入程序。
二节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1.每次扫描过程。集中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集中对输出信号进行刷新。
2.输入刷新过程。当输入端口关闭时,程序在进行执行阶段时,输入端有新状态,新状态不能被读入。只有程序进行下一次扫描时,新状态才被读入。
3.一个扫描周期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变化而变化的。
5.扫描周期的长短由三条决定。(1)CPU执行指令的速度(2)指令本身占有的时间(3)指令条数
6.由于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方式。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的现象,即输入/输出响应延迟。
二.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区别
1.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串行”,后者工作方式是“并行”。
前者用“软件”,后者用“硬件”。
2.PLC与微机区别
前者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后者工作方式是“待命或中断”
PLC 编程方式
PLC的优点采用“软继电器”代替“硬继电器”。用“软件编程逻辑”代替“硬件布线逻辑”。
PLC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语言,等等。尤其前两者为常用。
梯形图语言特点:
1.每个梯形图由多个梯级组成。
2.梯形图中左右两边的竖线表示想的逻辑电源。当某一梯级的逻辑运算结果为“1”时,有想的电流通过。
3.继电器线圈只能出现一次,而它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出现无数次。
4.每一梯级的运算结果,立即被后面的梯级所利用。
5.输入继电器受外部信号控制。只出现触点,不出现线圈。
四节 主要技术性能
用户程序存储容量:是衡量可存储用户应用程序多少的指标。通常以字或K字为单位。16位二进制数为一个字,每1024个字为1K字。PLC以字为单位存储指令和数据。一般的逻辑操作指令每条占1个字。定时/计数,移位指令占2个字。数据操作指令占2~4个字。
每五节 PLC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1. 整体式:是把PLC各组成部分安装在一起或少数几块印刷电路板上,并连同电源一起装在机壳内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称之为主机或基本单元、小型、小型PLC采用这种结构。
模块式:是把PLC各基本组成做成立的模块。中型、大型PLC采用这种方式。便于维修

1. DCS是一种“分散式控制系统”,而PLC (可编程控制器) 只是一种控制“装置”,两者是“系统”与“装置”的区别。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

    2. 在网络方面,DCS网络是整个系统的神经,它是双冗余的高速通讯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与开放性好。而PLC因为基本上都为个体工作,其在与别的PLC或上位机进行通讯时,所采用的网络形式基本都是单网结构,网络协议也经常与标准不符。在网络上,PLC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我们采用电源,CPU,网络双冗余。

    3. DCS整体考虑方案,操作员站都具备工程师站功能,站与站之间在运行方案程序下装后是一种紧密联合的关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装置间都是相互连锁控制, 协调控制;而单用PLC互相连接构成的系统,其站与站(PLC与PLC)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松散连接方式,是做不出协调控制的功能。

    4. DCS在整个设计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接口,外接系统或扩展系统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个系统完成后,想随意的增加或减少操作员站都是很难实现的。

    5. DCS性:为保证DCS控制的设备的,DCS采用了双冗余的控制单元,当重要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都会有相关的冗余单元实时无扰的切换为工作单元,保证整个系统的。PLC所搭接的系统基本没有冗余的概念,就谈不上冗余控制策略。特别是当其某个PLC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得不将整个系统停下来,才能进行换维护并需重新编程。所以DCS系统要比其性上高一个等级。

    6. 系统软件,对各种工艺控制方案新是DCS的一项基本的功能,当某个方案发生变化后,工程师只需要在工程师站上将改过的方案编译后,执行下装命令就可以了,下装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影响原控制方案运行。系统各种控制软件与算法可以将工艺要求控制对象控制精度提高。而对于PLC构成的系统来说,工作量其庞大,需要确定所要编辑新的是哪个PLC,然后要用与之对应的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后再用的机器(读写器)专门一对一的将程序传送给这个PLC,在系统调试期间,大量增加调试时间和调试成本,而且其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远。这就决定了为什么在大中型控制项目中(500点以上),基本不采用全部由PLC所连接而成的系统的原因。

    7. 模块:DCS系统所有I/O模块都带有CPU,可以实现对采集及输出信号品质判断与标量变换,故障带电插拔,随机换。而PLC模块只是简单电气转换单元,没有智能芯片,故障后相应单元全部瘫痪。

    8. 现在的PLC与DCS的功能已经差不多,DCS对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还要定时扫描有较强的功能,同时对运算和模拟量的处量比较拿手。

    9. PLC还分大、中、小、微PLC,其中的只卖几百块到2000块,点数也好少,大型的可以带数千点,运算能力与DCS差不多,但对多机联网功能较弱。现在两个技术平台都差不多,只是不一样


1. 概述
矿山对矿山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矿山设备不断新,不断进步,性、易操作性、可监示性,易维护性已是基本的要求了。用继电器搭成的控制电路具有性差,不易维护,不易监示,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现在迫切需要性高、易维护、易操作、可监示并且价格不高这样的控制器来代替继电器搭成的电路。随着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控制技术飞速发展,小型可编程控制器(PLC)发展迅猛,性能很高,价格较低,与继电器搭的控制电路比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许多矿山设备已选用了小型PLC控制。下面是山东某矿山设备厂对煤矿使用的绞车用PLC取代继电器的实例。

2. 工艺简介
这设备是煤矿使用的绞车。工艺要求如下:①5秒内如果信号工按一次信号开关,绞车下放,按两次信号开关,绞车提升,要求两信号能互锁。②绞车电机转速为960r/min,要求能够测出电机转速,并显示出来。当电机转预定值960r/min时,能输出一报警信号。

3. 配置方案
这套设备要用PLC完成控制。工艺要求测出绞车电机的速度,显示出来,速能报警。这种工况对测速要求不高,用一个接近开关测电机轴引出的一个感应板即可。绞车电机额定转速960转/分,计算出接近开关两次感应之间的周期为67ms,这周期与PLC循环扫描周期相比还是比较大的,不必用高数计数功能,用普通的输入点即可。显示部分使用文体显示器。它有与PLC可通讯,连接方便,编程灵活,价格合理等优点。选用PLC+文本显示器来完成这套设备的控制和显示。PLC选用了北京凯迪恩公司的国产的KDN-K3系列PLC(CPU306)。因为凯迪恩公司自己立开发PLC,技术实力很强大,技术服务很好,已经有不少应用。KDN-K3系列PLC编程软件Easyprog采用的是IEC61131-3标准,好学易上手。文本显示器选用国产天津罗升TP220文本显示器。

4. 通讯实现
4.1 通讯协议选择
KDN-K3系列PLC通讯协议是Modbus RTU协议,各种文本显示器都支持这个协议。KDN-K3系列PLC新推出不久,文本显示器编辑软件还没有列出这个PLC。编辑文本显示器选用PLC时,选用支持Modbus RTU协议的PLC即可。TP220编程软件中支持此协议的是Schneider NEZA系列PLC,选此PLC,波特率19200,无校验,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4.2 通讯线连线图
KDN-K3 系列PLC与TP220连线图
 PLC(9PIN孔) 显示屏(9PIN孔)
RXD 2 
2 RXD
TXD 3 3 TXD
GND 5 5 GND
4.2 寄存器的对应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TD220中的Modbus RTU协议不能实现对PLC中所有寄存器的访问,只允许访问中间继电器区和中间保持寄存器区。对于KDN-K3系列PLC而言,TD220可以访问M区和V区。
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PLC内存区 PLC地址范围 对应的TD220的寄存器范围
M M0.0-M31.7 M64-M319
V VW0-VW4094 MW16-MW2063

5. 控制实现
5.1 分配I/O点:
I0.0 轴上计数接近开关,I0.1 启动按钮信号开关,I0.2 急停开关,I0.3 停止按钮开关,Q0.0 绞车上升线圈,Q0.1 绞车下降线圈,Q0.2报警指示灯,。
5.2 其次技术点分析:
① 测速:半秒种刷新一次速度能满足工艺要求,用一个记数器C52计录半秒内I0.0的有效次数,存放在VW90寄存器中,因为速度还要转换成每分钟多少转,所以VW90x120算出的数存到VW100中,VW100中存的数就是绞车电机的转速。 
② 绞车上下行走:绞车启动按钮按下后,保持一个状态M0.0五秒内有效,用两个记数器C50(预置值设为2),C51(预置值设为1)都来计I0.0有效次数,5秒过后如果C50为1,说明5秒内按了两次启动按钮,用C50抑制C51,绞车上升接触器吸合,绞车上升;如果5秒过后C50为仍为0,说明5秒内按了一次启动按钮,只有C50有效,C51无效,绞车下降接触器吸合,绞车下降。5秒结束后,保持状态、记数器都要复位。
③ 速报警:VW100中存放着绞车的实际速度,让它与960相比较,如果大于960,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指示灯亮,并在文本显示器上显示报警内容。

6. 现实意义

这类矿山设备用量很大,有很多还是用继电器控制。用PLC改造有很大的市场,也有很大的意义。国产PLC在这类设备改造中有很大的优势。凯迪恩公司凭借公司雄厚的实力和一支有十几年丰富工控经验的工程师队伍,与客户一起分析工艺、工况,确定技术方案,为客户培训人材,甚至为用户编程,为客户节约大的成本,为客户实现大利益。

20220222173907301904.jpg202202221739073176584.jpg202202221739072455394.jpg202202221739073128824.jpg


一 工艺简介
染缸系统用于为布料着色,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颜料的流量形成一定的工艺条件,在相对稳定水位、压力、温度条件下对布料进行染色。系统属于全电脑控制,对各个控制量均实现闭环控制,根据反馈实时调节补偿,以达到稳定的控制效果。
用户对于每种染色工艺的要求不同,要求程序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式划分,可以根据需求在上位机中灵活调用,组成一个工艺方案。
二.电气技术方案
2.1 系统组成
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当前工控技术的和产品,设计采用的电气技术方案如下。
上位机采用工业平板PC机。PC机与PLC以RS232方式通信,上位机开发平台采用Wonderware Intouch 9.5版组态软件,可实现对整机运行工作情况的监控和历史纪录数据的保存。
在可编程控制器(PLC)方面,选择业内的艾默生PLC作为控制器,采用MODBUS通讯协议,与艾默生变频器通过RS485总线通讯控制方式实现传动控制,并可与流量传感器通讯。根据系统要求,这些PLC分配在三个控制箱中。主控制箱中1台PLC配置为MODBUS主站,由主站对全部从站PLC、变频器、流量传感器进行监控;上位机通过主站来进行系统监控。
变频器选型采用艾默生TD3000系列和SK系列产品。 TD3000系列变频器是、多功能、低噪音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SK系列变频器具有体积小巧、操作简便、功能实用、宽输出频率和低噪音等优点。
文本显示器采用无锡汇联SLIAN文本显示操作屏。
2.2 电气系统结构图
 
图中粗黑线表示的是MODBUS总线。
电气系统结构图说明
1、PC作为系统的上位机通过串口与主控制箱的PLC主站模块的通讯口0连
接,采用RS232通讯实现对PLC数据的采集和控制。
2、系统主干通讯网络采用MODBUS协议。
3、系统分为三个控制箱:主控制箱、机身控制箱、机身电磁阀接线盒。系统需要配置5个PLC主模块,以MODBUS总线协议进行通讯。主控制箱内有3个PLC主模块,其中1个主模块配置为MODBUS主站。机身控制箱和机身电磁阀接线盒分别各配置1个PLC主模块。
4、主控制箱的主站PLC采用EC20-2012BTA主模块(晶体管输出),扩展了2个EC20-4PT模块(温度测量)、2个EC20-4AD模块(4-20mA模拟量测量);主控制箱的从站PLC采用2个EC20-2012BTA主模块(晶体管输出)。
5、机身控制箱从站PLC采用EC20-2012BRA主模块(继电器输出),扩展了1个EC20-4AD模块(0-10VDC模拟量测量)。控制箱应留出未来扩展的空间,以便将来增加扩展模块。该控制箱上安装1个无锡汇联SLIAN的文本显示屏,通讯线与PLC的通讯口0连接(RS-232)。
6、机身电磁阀接线盒从站PLC采用EC20-3232BRA主模块(继电器输出)。
7、5个比例阀分别由主控制箱的3个PLC主模块进行控制。每个PLC主模块可控制2个比例阀。
8、4台变频器和2个计都作为MODBUS从站,由主控制箱主站PLC进行监控。
2.3工作原理说明
人机交互通过PC实现,PC可以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工作运行状态、动作过程及故障报警、实时曲线描绘和保存历史数据等,同时可发送各种操作命令给PLC以控制系统的运行。
在主站PLC与PC、从站PLC、变频器和流量计仪表通讯方面,EC20 PLC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由于EC20 PLC本身带有2个串行通信口(1个RS232口,集成自由协议/编程协议/MODBUS从站协议,1个RS232/485口,集成自由协议/MODBUS主站/从站协议),EC20 PLC利用COM0口和PC进行通信(EC20 PLC做从站,设置成MODBUS从站协议),利用COM1和多台从站PLC、变频器和流量计仪表组成网络进行集中控制(EC20 PLC的COM1设置成MODBUS主站协议)。
艾默生变频器自带RS485接口的通讯单元,用于实现PLC与多台变频器的联网。对变频器的所有控制都通过RS485通讯链路来完成,可省去变频器的外部起停控制线路。
5个比例阀控制器均由步进电机及放大器组成,由主站PLC及2个从站PLC通过高速脉冲输出口来进行控制。
流量计仪表具有MODBUS协议,可由主站PLC通过MODBUS网络访问和监控。另外,流量计具有脉冲计数和频率输出,可用于计量,作为备用方案。脉冲输出可以接入到EC20的高速输入通道。
三.PLC逻辑控制
此次编程采用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利用顺序功能图的过程划分和步骤间转换功能。可将程序段进行模块化自由组合。
由于顺序功能图编程具有直观和流程化的特点,分解后的每一步骤和每个转换条件都为相对简单的程序过程,在顺序控制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3.1 模块化的分解与实现
染布工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工艺流程。但是随着布料种类、染料种类和印染要求的不同,会在原有流程上进行一定的增加、删减或者参数的改变,因此需要将整个印染工艺分解为若干个小模块以实现这一功能。
经过对印染工艺的了解,现将整体工艺拆分为如下功能块:

模块功能的实现应用顺序功能图流程的概念。在一个关联且封闭的顺序流程中,每一时刻只有一个步骤在运行,且各流程间互不干扰。而工艺模块的划分也正是本着一个模块内的工艺顺序执行、各个模块间的工艺尽量立这一原则。因此,一个模块对应一个流程即可。
3.2  自由式组合编程的实现
工艺要求能够自由的对功能模块进行顺序组合和重组,而PLC的程序是通过软件将PC中的内容写入到PLC固件中的,因此一经写入就不再可以改,程序的执行按照预定流程。于是我们通过与上位机的配合,再结合顺序功能图的特点,来实现自由编程的,其原理如下图:






在上位机中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组合,通过组态软件将这些模块所对应的流程的起始步进号存储到一个配方列表中。上位机PC发送配方当前的步进号给PLC,PLC接收到后启动该步进对应的流程,并在流程的后置位某固定的完成标志,发送给上位机。PC收到完成标志后,配方的步进号向下传递并再发送,如此实现自由组合编程。
四 小结
通过模块化的编程与PLC双通信口的功能,把一个中型机的功能在小型机上就轻易实现了,实现了染缸工艺要求的全部功能,并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在PLC系统设计时,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图及有关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缩短编程时间,因此,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然后根据控制要求,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后选择有较价格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一、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I/O点数估算时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通常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再增加10%~20%的可扩展

余量后,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厂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圆整。

二、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替代。

存储器内存容量的估算没有固定的公式,许多文献资料中给出了不同公式,大体上都是按数字量I/O点数的10~15倍,加上模拟I/O点数的100倍,以此数为内存的总字数(16位为一个字),另外再按此数的25%考虑余量。

三、控制功能的选择

该选择包括运算功能、控制功能、通信功能、编程功能、诊断功能和处理速度等特性的选择。

(一)运算功能

简单PLC的运算功能包括逻辑运算、计时和计数功能;普通PLC的运算功能还包括数据移位、比较等运算功能;较复杂运算功能有代数运算、数据传送等;大型PLC中还有模拟量的PID运算和其他运算功能。随着开放系统的出现,目前在PLC中都已具有通信功能,有些产品具有与下位机的通信,有些产品具有与同位机或上位机的通信,有些产品还具有与工厂或企业网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设计选型时应从实际应用的要求出发,合理选用所需的运算功能。大多数应用场合,只需要逻辑运算和计时计数功能,有些应用需要数据传送和比较,当用于模拟量检测和控制时,才使用代数运算,数值转换和PID运算等。要显示数据时需要译码和编码等运算。

(二)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包括PID控制运算、前馈补偿控制运算、比值控制运算等,应根据控制要求确定。PLC主要用于顺序逻辑控制,因此,大多数场合常采用单回路或多回路控制器解决模拟量的控制,有时也采用的智能输入输出单元完成所需的控制功能,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和节省存储器容量。例如采用PID控制单元、高速计数器、带速度补偿的模拟单元、ASC码转换单元等。

(三)通信功能

大中型PLC系统应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和标准通信协议(如TCP/IP),需要时应能与工厂管理网(TCP/IP)相连接。通信协议应符合ISO/IEEE通信标准,应是开放的通信网络。

PLC系统的通信接口应包括串行和并行通信接口(RS2232C/422A/423/485)、RIO通信口、工业以太网、常用DCS接口等;大中型PLC通信总线(含接口设备和电缆)应1:1冗余配置,通信总线应符合标准,通信距离应满足装置实际要求。

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中,上级的网络通信速率应大于1Mbps,通信负荷不大于60%。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形式:1)PC为主站,多台同型号PLC为从站,组成简易PLC网络;2)1台PLC为主站,其他同型号PLC为从站,构成主从式PLC网络;3)PLC网络通过特定网络接口连接到大型DCS中作为DCS的子网;4)PLC网络(各厂商的PLC通信网络)。

为减轻CPU通信任务,根据网络组成的实际需要,应选择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如点对点、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

(四)编程功能

离线编程方式:PLC和编程器公用一个CPU,编程器在编程模式时,CPU只为编程器提供服务,不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完成编程后,编程器切换到运行模式,CPU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不能进行编程。离线编程方式可降低系统成本,但使用和调试不方便。在线编程方式:CPU和编程器有各自的CPU,主机CPU负责现场控制,并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与编程器进行数据交换,编程器把在线编制的程序或数据发送到主机,下一扫描周期,主机就根据新收到的程序运行。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系统调试和操作方便,在大中型PLC中常采用。

五种标准化编程语言:顺序功能图(SFC)、梯形图(LD)、功能模块图(FBD)三种图形化语言和语句表(IL)、结构文本(ST)两种文本语言。选用的编程语言应遵守其标准(IEC6113123),同时,还应支持多种语言编程形式,如C,Basic等,以满足特殊控制场合的控制要求。

(五)诊断功能

PLC的诊断功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诊断。硬件诊断通过硬件的逻辑判断确定硬件的故障位置,软件诊断分内诊断和外诊断。通过软件对PLC内部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诊断是内诊断,通过软件对PLC的CPU与外部输入输出等部件信息交换功能进行诊断是外诊断。

PLC的诊断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对操作和维护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并影响平均维修时间。

(六)处理速度

PLC采用扫描方式工作。从实时性要求来看,处理速度应越快越好,如果信号持续时间小于扫描时间,则PLC将扫描不到该信号,造成信号数据的丢失。

处理速度与用户程序的长度、CPU处理速度、软件质量等有关。目前,PLC接点的响应快、速度高,每条二进制指令执行时间约0.2~0.4Ls,因此能适应控制要求高、相应要求快的应用需要。扫描周期(处理器扫描周期)应满足:小型PLC的扫描时间不大于0.5ms/K;大中型PLC的扫描时间不大于0.2ms/K。 四、机型的选择

(一)PLC的类型

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

整体型PLC的I/O点数固定,因此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型PLC提供多种I/O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二)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例如对输入模块,应考虑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对输出模块,应考虑选用的输出模块类型,通常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使用电压范围广、寿命短、响应时间较长等特点;可控硅输出模块适用于开关频繁,电感性低功率因数负荷场合,但价格较贵,过载能力较差。输出模块还有直流输出、交流输出和模拟量输出等,与应用要求应一致。

可根据应用要求,合理选用智能型输入输出模块,以便提高控制水平和降低应用成本。

考虑是否需要扩展机架或远程I/O机架等。

(三)电源的选择

PLC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时同时引进PLC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PLC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220VAC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重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

如果PLC本身带有可使用电源时,应核对提供的电流是否满足应用要求,否则应设计外接供电电源。为防止外部高压电源因误操作而引入PLC,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隔离是必要的,有时也可采用简单的二管或熔丝管隔离。

(四)存储器的选择

由于计算机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存储器的价格已下降,因此,为保证应用项目的正常投运,一般要求PLC的存储器容量,按256个I/O点至少选8K存储器选择。需要复杂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大,档次高的存储器。

(五)冗余功能的选择

1.控制单元的冗余

(1)重要的过程单元:CPU(包括存储器)及电源均应1B1冗余。

(2)在需要时也可选用PLC硬件与热备软件构成的热备冗余系统、2重化或3重化冗余容错系统等。

2.I/O接口单元的冗余

(1)控制回路的多点I/O卡应冗余配置。

(2)重要检测点的多点I/O卡可冗余配置。3)根据需要对重要的I/O信号,可选用2重化或3重化的I/O接口单元。

(六)经济性的考虑

选择PLC时,应考虑性能价格比。考虑经济性时,应同时考虑应用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进行比较和兼顾,终选出较满意的产品。

输入输出点数对价格有直接影响。每增加一块输入输出卡件就需增加一定的费用。当点数增加到某一数值后,相应的存储器容量、机架、母板等也要相应增加,因此,点数的增加对CPU选用、存储器容量、控制功能范围等选择都有影响。在估算和选用时应充分考虑,使整个控制系统有较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