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 烟台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 烟台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 烟台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


烟台西门子中国一级代理商CPU供应商

:随着中国“十二五”产业升级要求的提出,中国PLC市场增长空间无限,这也必然会使得这个群雄逐鹿的“战场”加硝烟四起。

作为离散控制的产品,PLC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PLC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以来,应用增长十分。PLC进入中国时初是从成套设备引进应用,由于PLC价格昂贵,引进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线等大的设备和系统。在引进国外PLC产品的过程中,我国也曾组织相关单位消化、吸收PLC的关键技术,试图对PLC进行国产化。但终究因为缺乏资金和后续研究力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没能成功实现产业化。

截止到目前,中国PLC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依然是被国外产品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引进、吸收进行国产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一批国产PLC厂商,如台达、和利时公司、腾控公司等。尽管他们的规模不一样,且主要都集中在中小型PLC领域,但这些厂商凭借较好的性价比的确赢得了一些市场份额。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国产并没有满足于中小型PLC的应用,一些有较强实力的公司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中大型PLC领域。

2012年,台达面向应用领域推出了模块化中型可编程控制器—AH500系列,该系列产品继承了台达PLC稳定优良的性能特点外,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相比,AH500系列中型PLC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它采用全模块化设计,方便系统升级和扩展;它采用高度整合的软件和界面,内建丰富的功能模块,拥有扩展模块功能齐全、节省用户配置成本和维护成本等特色,适用于中工厂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以及过程自动化领域。

而另一国产PLC企业——和利时集团也开始了国产大型PLC的研究,并推出了LK系列大型PLC。LK系列大型PLC自面世以来凭借的产品性能和设计,在多个重大项目中经受住了现场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与检阅,并满足了复杂的用户需求。为满足各行业控制系统互联、通讯与共享的要求,LK系列大型PLC通过开放式系统设计、合理的通讯接口设置和丰富的通讯方式在业界备受

国产虽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增长,还尚需时间的考验,尤其是抢占大中型PLC市场的份额,将是未来本土PLC企业面临的大挑战;同样,占有先天优势的外资也不可“轻敌”,还需在保证产品性能、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方能“稳坐江山”。

其实无论是国产还是外资,这个市场都足够容纳。每家企业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策略,重要的是如何发现自身的优势所在,为客户创造出差异化的,开拓出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如果仅仅是单凭价格的“厮杀”,恐怕很难长久立足于市场之中。


面向对象编程是计算机语言的一种的编程模式,在工业控制系统的PLC程序中也可以采用这种设计思想,虽然我们无法实现面向对象的很多特点如 “继承”,甚至于它根本就不具备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特点,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就是类和类的实例(即对象),我们只需要使用这种概念就可以了。在计算 机编程中我们需要把一些事物抽象和归纳,才能编写类,而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如:电机,阀等等是很明显的控制类别,不需要抽象就可以很明显的针对它 们编写类,以下将会用到西门子的Step7编程语言和的Unity 编程语言来讲解PLC的面向对象编程。


一、 实现方式


在Step7中使用功能块(即FB)编程,一谈到此大家就会想到西门子提出的模块化编程,不错,就是这个模块化编程,但西门子提出的模块化、背景数据块、 多重背景等名词并不能让大家很明白的理解和使用这种的设计理念。如果大家从面向对象编程的角度去理解,则可以很好的理解这种设计模式。“FB块”被看 成“类”,它可以被看成是对相似的控制对象的代码归纳,如对MM440的变频器可以编写FB块:MtrMM440,这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称为“类”,当需要 编程控制具体的电机时,可以给它分配一个背景DB块,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称为类的实现(即创建类的实例:对象),当需要控制多个电机时,可以分配不同的背景 DB到这个FB块,即创建类的多个实例。Step7中有另外一种程序块,即FC块,以FC块为主的编程在西门子中称为结构化编程,这也可以类比于计算机编 程中的面向过程编程,即纯粹以函数为主体的编程。


的Unity软件编程可以好的理解面向对象编程。它的DFB定义中包含输入/输出参数,私有/共有变量,以及代码实现,而这正是计算机的面向对象 编程中“类”的基本元素,而创建类的实例(对象)就像创建普通的“布尔”变量一样,只需在“Function Blocks”中定义这种“类”的变量即可。


Step7和Unity都可以采用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方式,这两种编程方式的区别类似于计算机语言中的C语言和C++语言编程的区别。


以下的讲解将会把Step7中的FB和Unity中的DFB称为“类”,Step7中的FB+背景DB以及Unity中DFB的实例称为“对象”。


二、 面向对象编程架构


以上讲解的是实现细节,而编程思想是建立在程序架构上的,不是某个局部使用了面向对象方式,则可以称之为这种编程就是面向对象编程。这种编程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电路设计的结构化。


这里主要以自动线为主介绍,对于单机机床可以是它的简化结构,


<1>、自动线层:这是层次,它拥有一个主PLC,对属于它下面的各区域控制


<2>、工程层:拥有立的配送电系统,但没有PLC,只有分布式模块,由自动线控制。顾名思义,它有着较大的立性,可以作为一个单的工程项目设计和制造,当自动线比较小时,可以省略该层次。


<3>、功能组层:根据工艺划分,将实现某一个工艺功能的区段设备划分为一个功能组,它隶属于工程层,当工程层被省略时,隶属于自动线层。


面向对象编程并不一定要求使用以上的结构,但好的电气结构利于面向对象编程。


2、 任何控制对象逻辑都在“类”中实现。


为了做到这点,分析与控制对象相关的信息,譬如,对于一个电机,有以下相关的信息需要考虑:


输入信息:


<1>、电路保护信息,如电机的空气开关,热继电器等。


<2>、功能保护信息,如运动电机的限位开关,风机的风压开关,油泵的油位开关等。


<3>、启动和终止条件,以上的电路保护和功能保护都可能导致电机运转终止,复位也可能导致重启动,但这里的条件指的是正常运行的启动和终止条件,譬如顺序控制的流程步。


<4>、控制模式:如手动和自动等。


<5>、故障复位:通过复位信息,重新启动。


输出信息:


<1>、控制输出,如控制电机的主接触器。


<2>、状态信息输出


<3>、故障输出


。。。


状态储存信息:


用于代码实现的中间变量以及可以被人机界面读出的状态变量等


把以上信息都整合到一个类中,并尽量使类的参数标准化。不过,同编程语言还是曾在一些差别,针对Step7,应该遵循的标准是:程序结构由FC实现,对象控制由FB实现,如下的一种结构体系(其电气结构来自上面的介绍):


这只不过是一个粗略的PLC程序架构体系,好的架构应该完善和科学。


3、 规划好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定义相当重要,并尽量统一这些结构,不要顾虑存储空间,当今的PLC内存足以容纳大量的数据。说明一点的是在Step7中尽量不要在类的外部定义数据结构(UDT),而是在类里面定义,虽然会造成不同类中同一结构的重复性定义,但却提高了类的立性。


三、 优越性


1、 标准化


使用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将程序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标准库、基本架构开发,以及实际应用层面设计。其中标准库、基本架构是程序标准化的基础,而应用层 设计是针对具体的控制工程编程,这样可以把程序设计人员分成两类,一类是标准开发,由程序员负责,一类是应用设计(其中程序调试规划到应用设计),由 经过标准化培训的一般程序员完成,通过这种分配就可以解决中国工业自动化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传统的中国控制工业,一个程序设计由一个人完成,这样他还 负责现场调试,而拥有丰富经验的程序员一般是三十岁后,这时他已经成家,而显然长期出差对家庭不利,很多的程序员为了家庭考虑不得不改行,要么转到管 理岗位,要么去制造工厂搞设备维护,这是资源的严重流失。毫无疑问,使用以上的设计流程,我么可以让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搞标准库和架构的设计,而让刚踏入这 个行业的年轻人搞应用设计和调试,这不仅可以让老程序员继续他自己的工作,而不影响家庭,也可以让年轻的程序员参入现场调试,培养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 收入。


这可能让某些人士担心,认为年轻的程序员可以参加现场的调试吗?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标准化支撑的程序不仅年轻的程序员编不出来,而且现场调试会问题多多。但有了好的标准化后,一年半以上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就应该能够立面对自动线。


PLC中的面向对象编程的就是黑匣子编程,针对Step7,我们使用FB去实现每一个对象的控制,控制逻辑、报警处理、信号交换全在FB中,对于应用 设计人员,不需要明白里面的代码实现,只需要了解该FB的功能以及如何使用好它就行,这样对于应用程序人员的编程能力要求大大降低,对于编程只不过是遵循 架构,拷贝代码,改变输入输出条件而已。


那么调试呢?很多人认为使用FB编程的烦就是FB的多次调用后,根本无法诊断这些代码,从技术层面上讲确实如此,我们除了从背景DB上查看信息外, 是无法在它多次被调用后监控代码的,但我已说过,这是黑匣子编程,我们不需要诊断这些代码,只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输入、什么样的参数设定导致什么样的输出就 行,代码的逻辑与功能好坏是由标准库开发人员负责的,这就要求标准开发人员需要对他设计的功能块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不同的测试,保证无误,还需要编写完整、 详尽的功能说明文档,以便于应用设计人员了解这些块,标准架构并不是出来就一劳永逸的,针对千变万化的工程,它是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的,这也是一个工 程公司可以实实在在进行知识积累的地方。


程序不仅需要给调试人员使用,而且用户(设备维护人员)也需要了解,如果把完整的标准库文档给用户,可能曾在技术外泄的可能,若不给,对他们诊断设备可能 曾在困难,这就需要标准人员制作另外一分文档,即设备维护文档,其知识的透漏以用户能够使用程序进行诊断为限。


202202231632210850864.jpg202202231632201798164.jpg202202231632207636284.jpg


一、概述
PLC的数字量输入接口并不复杂,我们都知道PLC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输入接口都采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输入信号与内部处理电路的传输。因此,输入端的信号只是驱动光电耦合器的内部LED导通,被光电耦合器的光电管接收,即可使外部输入信号传输。
目前PLC数字量输入端口一般分单端共点与双端输入,各厂商的单端共点(Com)的接口有光电耦合器正共点与负共点之分,日系PLC通常采用正共点,欧系PLC习惯采用负共点;日系PLC供应欧洲市场也按欧洲习惯采用负共点;为了能灵活使用又发展了单端共点(S/S)可选型,根据需要单端共点可以接负也可以接正。
由于这些区别,用户在选配外部传感器时接法上需要一定的区分与了解才能正确使用传感器与PLC为后期的编程工作和系统稳定奠定基础。
二、输入电路的形式
1、输入类型的分类
PLC的数字量输入端子,按电源分直流与交流,按输入接口分类由单端共点输入与双端输入,单端共点接电源正为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单端共点接电源负为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
2、术语的解释
SINK漏型
SOURCE源型
SINK漏型为电流从输入端流出,那么输入端与电源负相连即可,说明接口内部的光电耦合器为单端共点为电源正,可接NPN型传感器。
SOURCE源型为电流从输入端流进,那么输入端与电源正相连即可,说明接口内部的光电耦合器为单端共点为电源负,可接PNP型传感器。
国内对这两种方式的说法有各种表达:
2.1 根据TI的定义,sink Current 为拉电流,source Current为 灌电流
2.2 由按接口的单端共点的性,共正与共负。这样的表述比较容易分清楚。
2.3 SINK为NPN接法,SOURCE为PNP接法(按传感器的输出形式的表述)。
2.4 SINK为负逻辑接法,SOURCE为正逻辑接法(按传感器的输出形式的表述)。
2.5 SINK为传感器的低电平有效,SOURCE为传感器的高电平有效(按传感器的输出状态的表述)。
这种表述的笔者接触的多,也是容易引起混淆的说法。
接近开关与光电开关三、四线输出分NPN与PNP输出,对于无信号时NPN的接近开关与光电开关输出为高电平(对内部有上拉电阻而言),当有检测信号,内部NPN管导通,开关输出为低电平。
对于无检测信号时PNP的接近开关与光电开关输出为低电平(对内部有下拉电阻而言),当有检测信号,内部PNP管导通,开关输出为高电平。
以上的情况只是针对,传感器是属于常开的状态下。目前可厂商生产的传感器有常开与常闭之分;常闭型NPN输出为低电平,常闭型PNP输出为高电平。因此用户在选型上与供应商配合上经常产生偏差。
 
另一种情况,用户也遇到SINK接PNP型传感器,SOURCE接NPN型传感器,也能驱动PLC接口,对于PLC输入信号状态则由PLC 程序修改。原因是传感器输出有个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的缘故,对于集电开路的传感器,这样的接法是无效的;另外输出的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阻值与PLC接口漏电流参数有很大关系。并非所有的传感器与PLC都可以通用,对于此类问题可以参考笔者的另一文《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的输出与负载接口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SINK漏型、SOURCE源型在下文有详细图解描述。
3、按电源配置类型
3.1 直流输入电路
如图1,直流输入电路要求外部输入信号的元件为无源的干接点或直流有源的无触点开关接点,当外部输入元件与电源正导通,电流通过R1,光电耦合器内部LED,VD1(接口指示)到COM端形成回路,光电耦合器内部接收管接受外部元件导通的信号,传输到内部处理;这种由直流电提供电源的接口方式,叫直流输入电路;直流电可以由PLC内部提供也可以外接直流电源提供给外部输入信号的元件。R2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旁路光电耦合器内部LED的电流,保证光电耦合器LED不被两线制接近开关的静态泄漏电流导通。
3.2 交流输入电路
如图2,交流输入电路要求外部输入信号的元件为无源的干接点或交流有源的无触点开关接点,它与直流接口的区分在光电耦合器前加一级降压电路与桥整流电路。外部元件与交流电接通后,电流通过R1,C2经过桥整流,变成降压后的直流电,后续电路的原理与直流的一致。交流PLC主要适用相对环境恶劣,,布线技改变动不大等场合;如接近开关就用交流两线直接替代原来行程开关。
4、按端口类型
4.1单端共点(Comcon)数字量输入方式
为了节省输入端子,单端共点输入的结构是在PLC内部将所有输入电路(光电耦合器)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接到标示为COM的内部公共端子(internal comcon terminal),各输入电路的另一端才接到其对应的输入端子X0、X1、X2、....,com共点与N个单端输入就可以做N个数字量的输入(N+1个端子),因此我们称此结构为"单端共点"输入。
用户在做外部数字量输入组件的接线时也需要同样的作法,需要将所有输入组件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叫输入组件的的外部共线(external comcon wire);输入组件的另一端才接到PLC的输入端子X0、X1、X2、....。
如果COM为电源24V+(正),外部共线就要接24V-(负),此接法称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输入方式;也称之PLC接口共电源正。
如果COM为电源24V-(负),外部共线就要接24V+(正),此接法称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输入方式;也称之PLC接口共电源负。
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输入方式,可接NPN型传感器,即X端口与负相连。
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输入方式,可接PNP型传感器。即X端口与整机相连。
为了适应各地区的使用习惯,内部公共端子有的厂家的PLC是采用S/S端子,此端子可以与电源的24V+(正)或24V-(负)相连,结合外部共线接线变化使PLC可以 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输入方式,可接NPN型传感器和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输入方式,可接PNP型传感器。较采用COM端的PLC灵活。S/S端子的发展是为了适用日系与欧系PLC混合使用工控场合,起到通用的作用,S/S端子也称之 SINK/SRCE可切换型。
(外部输入组件可以为按钮开关、行程开关、舌簧开关、霍尔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光幕传感器、继电器触点、接触器触电等开关量的元件。)
4.1.1 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输入方式
●单端共点SINK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COM→24V+,外部共线→24V-)。如图3:
4.1.2 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输入方式
● 单端共点SRCE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COM→24V-,外部共线→24V+)。如图4:
4.1.3 SINK/SRCE可切换输入方式
S/S端子与COM端不同的是,COM是与内部电源正或负固定相连,S/S端子是非固定相连的,根据需要才与内部电源或外部电源的正或者负相连。
● 单端共点SINK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S/S→24V+,外部共线→24V-)。
● 单端共点SRCE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S/S→24V-,外部共线→24V+)。
4.1.4 当有源输入元件(霍尔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光幕传感器等)数量比较多,消耗功率比较大,PLC内置电源不能满足时,需要配置外置电源。根据需求可以配24VDC,一定功率的开关电源。外置电源原则上不能与内置电源并联,根据COM与外部共线的特点, 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输入方式时,外置电源与内置电源正相连接; 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输入方式时,外置电源与内置电源负相连接。
4.1.5 简单判断SINK(sink Current 拉电流)输入方式,只需要Xn端与负短路,如果接口指示灯亮就说明是SINK输入方式。共正的光藕合器,可接NPN型的传感器。 SRCE(source Current 灌电流)输入方式,将Xn端与正短路,如果接口指示灯亮就说明是SRCE输入方式。共负的光藕合器,可接PNP型的传感器。
4.1.6 对于2线式的开关量输入,如果是无源触点,SINK与SRCE按上图的输入元件接法,对于2线式的接近开关,需要判断接近开关的性,正确接入。我公司部分2线式的LJK系列接近开关也有不分性即可接入接口的,具体参考附带产品说明书。
4.2、高速双端输入电路
主要用于硬件高速计数器(HHSC)的输入使用,接口电压为5VDC,在应用上为确保高速及高噪音抗性通常采用双线驱动方式(Line-Drive)。如果工作频率不高与噪音低也可以采用5VDC的单端SINK或者SRCE接法,串联一个限流电阻转换成24VDC的单端SINK或者SRCE接法。
4.2.1、双输入端双线驱动方式(Line-Drive)。
4.2.2、5VDC的单端SINK或者SRCE接法。
4.2.3、24VDC的单端SINK或者SRCE接法。
注:24VDC供电的传感器,在输入回路上需要串联限流电阻,R1为10Ω,R2为2KΩ,不串联限流电阻,将烧毁接口回路,限流电阻取值2.7KΩ。
三、外部输入元件
1、无源干接点(按钮开关、行程开关、舌簧磁性开关、继电器触点等)
无源干接点比较简单,接线容易。不存在电源的性,压降等因素,上图3-6中的输入元件这是此类型。这里不重复介绍。
2、有源两线制传感器(接近开关、有源舌簧磁性开关)
有源两线接近开关分直流与交流,此传感器的特点就是两根线,传器输出端导通后,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一个保持电压来维持电路工作,通常在3.5-5V的压降,静态泄露电流要小于1mA,这个指标很重要;如果过大,在接近开关没检测信号时,就使PLC的输入端的光电耦合器导通。我公司的LJK系列两线制接近开关静态泄露电流控制在0.35-0.5mA之间适应各类型PLC。
直流两线制接近开关分二管性保护与桥整流性保护,前者在接PLC时需要注意性,后者就不需要注意性。有源舌簧磁性开关主要用在汽缸上做位置检测,由于需要信号指示,内部有双向二管回路,因此也不需要注意性;交流两线制接近开关就不需要注意性。如图10:
2.1 单端共点SINK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COM→24V+,外部共线→24V-)。如图11
2.2 单端共点SRCE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COM→24V-,外部共线→24V+)。如图12:
2.3 S/S端子接法参考图5-图6以及图11-图12。
3、有源三线传感器(电感接近开关、电容接近开关、霍尔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
直流有源三制线接近开关与光电开关输出管使用三管输出,因此传感器分NPN和PNP输出,有的产品是四线制,有双NPN或双PNP,只是状态刚好相反,也有NPN和PNP结合的四线输出。
NPN型当传感器有检测信号VT导通,输出端OUT的电流流向负,输出端OUT电位接近负,通常说的高电平翻转成低电平。
PNP型当传感器有检测信号VT导通,正的电流流向输出端OUT,输出端OUT电位接近正,通常说的低电平翻转成高电平。
电路中三管的发射上的电阻为短路保护采样电阻2-3Ω不影响输出电流。三管的集电的电阻为上拉与下拉电阻,提供输出电位,方便电平接口的电路,另一种输出的三管集电开路输出不接上拉与下拉电阻,多问题可以参考《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的输出与负载接口问题》的文章。
简单说当三管VT导通,相当与一个接点导通,如图13:
3.1 单端共点SINK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COM→24V+,外部共线→24V-)。如图14:
3.2 单端共点SRCE输入接线(内部共点端子COM→24V-,外部共线→24V+)。如图15:
3.3 S/S端子接法参考图5-图6、图11-图12以及图14-图15。
四、小结
PLC输入接口电路形式和外接元件(传感器)输出信号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在PLC输入模块接线前必要了解PLC输入电路形式和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形式,才能确保PLC输入模块接线正确无误,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游刃有余,后期的编程工作和系统稳定奠定基础。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