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西门子模块6ES7505-0KA00-0AB0
概述
用于控制箱的薄型电源
单相 SITOP compact 是满足低端性能要求的电源。它们具有*为节省空间的紧凑设计,尤其适合控制箱或小型控制柜内的分布式应用。此系列电源的特点是在整个负载范围具有较低功耗。空载运行期间的功耗*低,非常适合为频繁处于待机模式的机器设备供电。SITOP PSU100C 电源具有较宽输入范围,适用于交流和直流电网;插入式端子促进了电缆连接。
要进一步提高 24 V 电源的可用性,可将 SITOP compact 电源与 DC UPS、冗余和选择性模块结合使用。
主要产品亮点
24 V DC/ 0.6 A、1.3 A、2.5 A 和 4 A 以及 12 V DC/ 2 A 和 6.5 A
24 V DC/3.7 A,用于通过有限的输出功率 (100 VA) 为 NEC Class 2 电路供电
单相,输入范围宽,适用于 85 V 至 264 VAC 或 110 V 至 300 VDC
因薄型设计而具有较小安装表面
在整个负载范围内保持率:与类似设备相比,可节约电能高达 28 %
空载运行或待机期间的电能消耗很低:可实现高达 53 % 的电能节约
可调输出电压用来补偿电压降
绿色 LED 指示“输出电压正常”状态
通过插入式连接端子进行预制接线和**电气连接
温度范围宽,-20 ~ +70℃
通过全面认证,如 UL、ATEX 或 GL
SIMATIC ET 200MP 是一种防护等级为 IP20 的模块化、可扩展通用 I/O 系统,具有与 S7-1500 相同的系统优点。SIMATIC ET 200MP 具有较短的总线循环时间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即使数量框架很大时也如此。
SIMATIC ET 200MP 包括下列组件:
用于将 S7-1500 I/O 模块连接至 PROFINET 的接口模块;一个接口模块多可以连接 30 个模块。
用于将 S7-1500 I/O 模块连接至 PROFIBUS 的接口模块;一个接口模块多可以连接 12 个模块。
SIMATIC ET 200MP 分布式 I/O 系统十分容易安装、接线和调试。
亮点:
模块化 I/O 系统,防护等级 IP20,适用于 PROFINET 或 PROFIBUS
尺寸紧凑
由于以下设计特点而具有较高用户友好性:
统一的 40 针前连接器简化了订货、物流和库存
各模块类型采用统一的针脚分配,简化了接线,有助于避免错误
集成式电压桥接件简化了接线,便于以后的灵活改动
电缆储存空间可根据要求而增加,即使截面积较大和/或绝缘层较厚的绝缘导线,也可保持统一外观
前连接器提供了预接线位置,可以在调试时或在运行期间进行改动时方便地进行接线
S7-1500 安装导轨上集成有 DIN **帽式导轨,可以卡装很多标准部件,如附加端子、小型断路器或小型继电器
通过一对一分配通道状态和诊断 LED、端子和标记,可以快速找到并消除错误。印制在前面板内侧的接线图提供了接线帮助。
模拟量模块和工艺模块采取集成式屏蔽设计,可实现可靠运行,特别是在高速应用中。*任何工具,即可进行安装。
**薄型 25 mm 模块,设计简单,非常节省空间;
可以将包含电源 (PS)、接口模块 (IM) 和 30 个 I/O 模块的大站配置安装在 830 mm 宽的 S7-1500 安装导轨上。
内容丰富的产品线包含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或输出模块、工艺模块以及用于点到点通信的通信模块;不久将提供其它模块,如 F 模块
丰富的系统功能
与 S7-1500 和 TIA Portal 结合使用时,具有集成的系统诊断功能
通过在 PROFINET 上采用介质冗余协议 (MRP),提高了通信可用性;
另外,IM 155-5 PN HF 高性能型接口模块也可在 S7-400H 上运行。可使用 STEP 7 V5.5 SP3 和 GSDML 文件进行组态。IM 155-5 PN HF 还支持在 S7-400H CPU 上运行(系统冗余)。
一致使用识别和维护数据 IM0 至 IM3,以便通过电子方式清晰地快速识别具体模块(订货号、序列号等)
对接口模块和所有 I/O 模块进行统一的固件更新,以便以后进行功能扩展(投资保护)
总线循环时间 ≥ 250 μs,并且可连接到等时同步任务,从而可以实现具有较高性能要求的 PROFINET 应用
一个站内多可有 30 个 I/O 模块 (PROFINET) 或 12 个 I/O 模块 (PROFIBUS),节省了接口模块和安装时间
经由 PROFINET,*微型存储卡(MMC);通过 LLDP 自动分配地址,或通过 TIA Portal 或 PST 工具手动分配地址
共享设备位于多两个 (IM 155-5 PN BA 和 IM 155-5 PN ST) 或四个 (IM 155-5 PN HF) IO 控制器上
模块化共享输入/模块化共享输出是所有 S7-1500 I/O 模块的系统功能
工作原理: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输入采样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用户程序执行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输出刷新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新型的 SIMATIC S7-1500 控制器除了包含多种创新技术之外,还设定了新标准,提高生产效率。无论是小型设备还是对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复杂设备装置,都一一适用。SIMATIC S7-0 无缝集成到 TIA 博途中,较大提高了工程组态的效率。
SIMATIC S7-1500 采用模块化结构,各种功能皆具有可扩展性。
每个控制器中都包含有以下组件:
· 一个*处理器(CPU),用于执行用户程序
· 一个或多个电源
· 信号模块,用作输入/输出
· 以及相应的工艺模块和通信模块。
没有较,只有更快!SIMATICS7-1500 的系统性能较大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进而优化了控制质量并提高了系统性能。
SIMATIC S7-1500 的信号处理速度更为快速,较大缩短系统响应时间,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型的背板总线技术采用高波特率和高效传输协议,以实现信号的快速处理。
SIMATIC S7-1500 中可将运动控制功能直接集成到PLC 中,而*使用其它模块。通过 PLCopen 技术,控制器可使用标准组件连接支持PROFIdrive
PLC本体故障和非本体故障:PLC只是全部控制系统中各种硬件的其中一个。显然是较为重要也是较为核心的部件,因为它的工作状态影响全局。PLC身的系统内部,已经有较完善的故障报警、记录、处理及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地利用它。直接将其总故障信号,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故障源之一进行处理。
如果将PLC系统中除CPU单元以外的所有其他扩展功能模块也算在这个广义的系统中。我们必须对这些模块进行有效地辨识和实时监控。必要时还要进行二级处理(大多数智能化的器件、模块、单元设备都具有一定的自诊断和记录保持能力,对外除了提供一个总故障信号外,内部还保存有更详细的记录,例如常用变频器之类),以更具体地了解故障详情。帮助维修处理人员迅速做出判断。
对于非本系统内故障,则通过由PLC读入的故障信息酌情处理。
硬故障和软故障:此处将由PLC外部信号报告的故障称为“硬故障”。除了PLC系统外,系统中可能使用各种其他外部器件。无论是模拟器件还是数字器件,是简单的开关量还是非开关量,是直接接到PLC还是经过通信通道进入PLC,这些信息中很多都包含有故障信息。其中,不少就是于报告故障的。例如,常见的电源故障、相位错误、某参数**过标准、某器件或单元损坏、通信故障、线路损坏等。这些由外部硬件报告的故障主要的特征是与控制系统当前的工作无直接关系的,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会自行消失。与此相反,由程序运行中判别出的故障称为“软故障”。一般都是因为使用、操作不当,或是控制不佳等原因造成的,此时系统的任何硬件并没有损坏。一旦停止运行该部分程序,则不需要采取专门的措施,故障会自行消失。它是系统监控程序的一部分,是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编制的。通常是经过推理和计算的方法间接地预报故障。例如,系统中任何一个运动的部件都有自己的动作范围,否则就可能损坏设备。为此可能设有限位开关,或是其他限位措施。一个运行中的容器,其中的液位都有一定的范围要求才不至于溢出或抽干,甚至爆炸,为此会设有液位开关,封闭容器还设有压力开关,这些保护措施是常见的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已知运动物体的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有可能计算出物体的位置,从而可能进行预测、预报和**前干预。用同样的方法,如果已知进入及流出容器的液体流量和时间,则可以对液位进行预测和预报。这种被称为“间接测量”的方法同样是可行的。既然目的相同,为什么要多此一举重复保护呢?为了提高可靠性,一软一硬,相辅相成,两种完全“不相关”的信息同时出错的概率远比使用两套传感器同时出错的概率低,而且硬件成本也低。当然,可能没有掌握事物运动过程的方程,以致无法进行这种间接测量则另当别论,否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