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描述
百色西门子模块代理商
当发生故障时为了更快的恢复机床,首先应正确地把握故障情况,进行妥善处理是主要,因此应根据下列内容确认故障情况。
(1)“何时"发生的故障
Ÿ故障发生的日期及时间?
Ÿ是否是运行时发生的?(运行多久发生的)
Ÿ接通电源时发生的?
Ÿ是否在打雷、停电或对电源有干扰时发生的?
Ÿ多次出现?(发生的频率,几次/小时,几次/日,几次/月)
(2)“进行了何种操作"后发生的故障
Ÿ发生故障时CNC的运行方式?
Ÿ(JOG方式/存储器(MEM)方式/MDI方式/远程运行方式(RMT)?)
Ÿ程序运行时的情况…
1)发生故障时程序执行到什么位置?
2)程序号/顺序号?
3)程序的内容?
4)是否在轴移动中发生的?
5)是否在M/S/T代码执行中发生的?
6)发生故障时是否在执行程序?
Ÿ在此进行同样的操作是否发生同样的故障?(确认故障的在现性)
Ÿ是否在输/输出数据时发生的故障?
Ÿ当发生与进给轴伺服有关的故障时:
1)是否在低速进给、高速进给时都发生故障?
2)是否某一特定轴移动时发生的故障?
Ÿ发生了与主轴有关的故障时,主轴运行在加/减速状态?
(3)发生的故障现象
Ÿ画面显示是否正常?
Ÿ报警画面显示的内容?
Ÿ如果加工尺寸不准确:
1)误差大小?
2)位置显示画面的尺寸是否正确?
3)偏置量设定是否正确?
(4)关于其他信息
Ÿ装置附近是否有干扰发生源:故障发生频率低时,考虑电源电压的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要确认在同一电源上是否还连接其他机床及焊机,如果有,应检查故障发生时,是否有设备在启动(或运行)。(干扰电源的检查)
Ÿ在机床方面,对干扰是否采取有措施?
Ÿ对于输入电压应确认:
1)电压有无变动?
2)有无相间电压?
3)是否供给标准电压?
2、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故障诊断
现在的数控系统自诊断技术越来越*,许多故障数控系统都可以出来,并产生报警及给出报警信息。当数控机床出现故障时,有时在显示器上显示报警信息,有时在数控装置上、PLC装置上和驱动装置上还会有报警指示。这时要根据《手册》对这些报警信息进行分析。另外,机床广家设计的PLC程序越来越完善,可以机床出现的故障并产生报警信息。所以在机床出现报警时,要注重报警信息的研究和分析,有些故障根据报警信息即可判断出故障的原因,从而排除故障。
例如一台使用西门子810系统的数控沟道磨床,开机后就产生1号报警显示"BATTERYALARMPOWERSUPPLY很明显指示数控系统断电保护电池没电,更换新的电池后(注意:一定要在系统带电的情况下更换电池),将故障复位,机床恢复正常使用。
3、利用PL(M)C的状态信息诊断故障
很多数控系统都有PLC输人、输出状态显示功能,如SIEMENS810系统DIAGNOSIS菜单下的PLCSTATUS功能、FANUC0系统DGNOSPARAM软件菜单下的PMC状态显示功能,日本MITSUBISHI公司MELDASL3系统DI-AGN菜单下的PLC-I/F功能、日本OKUMA系统的CHECKDATA功能等。利用这些功能,可以直接在线观察PLC的输人和输出的瞬时状态,这些状态的在线检测对诊断数控机床的很多故障是非常有用的。
数控机床的有些故障可以根据故障现象和机床的电气原理图,查看PLC相关的输人、输出状态即可确诊故障。
数控机床出现的大部分故障都是通过PLC装置检查出来的。PLC故障的机理就是通过运行机床厂家为特定机床编制的PLC梯形图(即程序),根据各种输人、输出状态进行逻辑判断,如果发现问题,产生报警并在显示器上产生报警信息。所以对一些PLC产生报警的故障,或一些没有报警的故障,可以通过分析PLC的梯形图对故障进行诊断,利用NC系统的梯形图显示功能或者机外编程器在线跟踪梯形图的运行,可提高诊断故障的速度和准确性
(1)PLC的输入与输出好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敷设。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10。
(2)输入接线● 输入接线一般不要太长。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时,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输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输入/输出线要分开。●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形式连接到输入端,使编制的梯形图与继电器原理图一致,便于阅读。(3)输出连接●输出端接线分为独立输出和公共输出。在不同组中,可采用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同一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由于PLC的输出元件被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并且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路板。●采用继电器输出时,所承受的电感性负载的大小,会影响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电感性负载时应合理选择,或加隔离继电器。●PLC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直流输出的续流管保护,交流输出的阻容吸收电路,晶体管及双向晶闸管输出的旁路电阻保护
除了 ET 200eco PN I/O 系统的常规功能外,IO-Link 主站还符合 IO-Link 技术规范 V1.1,具有其它功能:
IO-Link 通信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
COM1 (4.8 kBit/s)
COM2 (38.4 kBd)
COM3 (230.4 kBd)
扩展限制
至 IO-Link 的电缆长度:大 20 m
每个 IO-Link 端口多 32 字节输入和输出数据
更换 IO-Link 设备时自动备份设备参数(于 V1.1 设备)
使用 SPS 功能块在运行时对设备进行重新参数化
使用 SPS 功能块进行主备份
支持 IO-Link 设备的固件更新
使用 GSD 文件进行组态或 S7-PCT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