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模块6ES7515-5FN03-0AB0
  • 西门子模块6ES7515-5FN03-0AB0
  • 西门子模块6ES7515-5FN03-0AB0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品牌西门值+ 包装说明 全新 - 产品规格子 现场安装

西门子模块6ES7515-5FN03-0AB0


在PLC编程软件规范里,变量命名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西门子S7-200PLC的符号表就是做变量命名工作的,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使用S7-200的人都应该熟练掌握它,如果你对它不屑一顾,觉得自己从来不用它也同样可以做得很好,那么,你还不能算一个真正的程序员。
使用符号表,有程序可读性更好,资源分配一目了然,修改灵活,输入纠错等优点。
不喜欢使用符号表的,我猜测原因之一可能是怕麻烦,速度慢。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熟练使用符号表后输入速度反而要快。不相信吧?
1.符号表具有自动完成功能,当有几个变量频繁交替使用时,不需要记忆区别,只需要键入符号名的前几个字母,就会自动提示,所以输入反而要快。
2.做过指法强化训练的人应该有体会,当一个单词或汉字编码中有连续字符需要用同一只手甚至同一个指头输入时严重的影响输入速度,如果一篇文章中的汉字大多数编码都依次分布在左右两只手上,输入速度会高很多,而且不容易出错。
比如地址变量VW3234,六个字符全部使用左手输入,速度慢,且易出错。直接出错后较难检查出来,符号名出错的话立即会有在线提示,而且编译不会通过。符号名降低出错率实际上是提高了速度。
两个符号名使用的小技巧:
一.快速修改变量地址
1.符号名使用中(否则,先CTRL+Y切换)
2.在符号表中直接修改符号对应的变量地址
3.OK
用符号表修改址有有个好处是数据块中的地址也会同时修改,这个比查找替换好用(数据块中不能选中某部分后在局部范围内全部替换)
二、快速修改符号名(比如符号名S1已在多处使用,现在想将它改成S2)
1.符号名未使用(如正在使用,先CTRL+Y切换)
2.在符号表中直接修改符号名字
3.CTRL+Y,符号名有效
4.OK
注意上面两个小技巧中,符号名是否使用中的条件正好是相反的。
正是因为上面两条快速修改的技巧,后期内存规划非常方便。在编程前可以不考虑内存位置安排,只定义符号名,内存地址可以随便输入(当然不要重叠),这样着重于功能实现与调试,完成后按内存规划要求,将符号名剪切粘贴调整排序,最后用Excel填充功能连续生成地址,一个程序使用到哪些内存,看看符号表一目了然。
增加一个比较另类的“技巧”,有时用这个方法比搜索准确
有时需要快速判断某变量或定时器是否重复使用,比如VW100
1.设VW100的符号名是S1(如果没用定义一个),令符号名使用中
2.直接修改符号名为一个未用的符号(如后面随便加一个后缀)为S1_ttttt
3.编码代码(不是全部编译),下面输出窗口提示错误数(如果为1则只存在1处引用)
4.滚动输出窗口,双击错误提示行,可快速定位到引用处
5.切换到符号表里撤销修改

这个方法在需要查连续查看多个变量引用数时比较方便,界面不需要切换(用查找法会不断变化当前光标)

OB的作用如下:

OB1(Free Cycle)顺序扫描

OB10~OB17(Time-Of-Day Interrupt)时间-日期中断

OB20~OB23(Time-Delay Interrupt)时间延迟中断

OB30~OB38(Cyclic Interrupt)周期性中断

OB40~OB47(Hardware Interrupt)硬件中断

OB55(Status Interrupt)状态中断

OB56(Update Interrupt)升级中断

OB57 (Manufacturer Interrupt)厂商**中断

OB61~OB64(Synchronous Cycle Interrupt)异步周期中断

OB70(I/O Redundancy Error)I/O冗余错误

OB72(CPU Redundancy Error)CPU冗余错误

OB73(Communication Error)通信错误

OB80(Time Error)时间错误

OB81(Power Supply Error)电源错误

OB82 (Diagnostic Interrupt)诊断中断

OB83(Insert/Remove Interrupt)插/拔中断

OB84(CPU Hardware Fault)CPU硬件错误

OB85(Priority Class Error)**级错误

OB86(Rack Failure)机架错误

OB87(Communication Error)通信错误

OB88 (Processing Interrupt)过程错误

OB90(Background OB)背景OB

OB100(Warm Restart)暖启动

OB101(Hot Restart)热启动

OB102(Cold Restart冷启动

OB121(Programming Error)编程错误

OB122(I/O Access Error)I/O存储错误

注:OB55,OB56,OB57,OB61,OB62,OB63,OB64,OB81,OB84,OB87,OB88,OB90是NOP(空操作)用户不需要用户不需要修改调用空操作的程序。

用CPU内置的高速计数器和高速脉冲发生器处理序列脉冲信号 

使用部分CPU数字量输入点的硬件中断功能,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处理;进入中断的延时可以忽略S7-200拥有“直接读输入”和“直接写输出”指令,可以越过程序扫描周期的时间限制,使用部分CPU数字量输入点的“脉冲捕捉”功能捕捉短暂的脉冲 。 

注意: S7-200系统中较小周期的定时任务为1ms。所有实现快速信号处理的措施,都要考虑所有限制因素的影响。例如,为一个需要毫秒级响应速度的信号选择500μs输出延时的硬件,显然是不合理的


 1.未用符号显示

    利用“未用符号( Unused Symbols)”选项,可以显示已在符号表中定义,但未在用户程序的任何地方使用的符号地址。

    图14-1.11中的I0.2、Ql0.0、Ql0.1、Q10.2已经在符号表中定义了符号,但是在用户程序中没有被使用,用此方式可以显示编程时是否有遗留的信号。

 

    2.无符号显示

    利用无符号(Addresses without Symbol)选项,可以显示实际已经被用户程序使用,但未在符号表中进行定义的**地址。

    图14-1.12中的FC1、I0.4等已经被用户程序使用,但未在符号表中进行定义(只有**地址)

西门子PLC的顺序控制设计法较基本的思想是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Step)。顺序功能图(SFC)主要由步、有向连线、转换、转换条件和动作组成。

    图1是运输带控制的示意图和输入、输出波形图,按了起动按钮I0.0,先启动1号运输带,延时6s后自动起动2号运输带。按了停止按钮I0.1后,先停2号运输带,5s后自动停1号运输带。图2是用S7-300的S7-Graph语言画出的顺序功能图。

    运输带的工作过程被“自然”地划分为6s启动延时、双机运行、5s停机延时这3步(见图2中的S2~S4),此外还设置了一个等待启动的初始步S1,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

    当系统正处于某一步所在的阶段时,称该步为“活动步”。在监控时用绿色表示活动步。

    各步右边的方框中是该步要完成的“动作”。动作中的R、S表示对Q4.0复位和置位,步S2中的D表示延时,但是不是使用定时器来延时。6s延时到时,M0.3变为1状态。

    步S3中的N表示Q4.1为非存储型动作,S3为活动步时Q4.1为1状态,为不活动步时Q4.1为0状态。

    相邻两步用有向连线连接。用有向连线上与有向连线垂直的短划线来表示转换。

    使系统由当前步进入下一步的信号称为转换条件,例如起动按钮I0.0是由初始步转换到起动延时步的转换条件。S7-Graph用梯形图或功能块图来表示转换条件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