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模块6ES7511-1TL03-0AB0型号介绍
PLC控制系统输出三种接口电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PLC一般都有三种输出形式可供用户选择,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在线路结构上都采用了隔离措施。
特点:
继电器输出:开关速度低,负载能力大,适用于低频场合。
晶体管输出:开关速度高,负载能力小,适用于高频场合。
晶闸管输出:开关速度高,负载能力小,适用于高频场合。
注意事项:
(1) PLC输出接口是成组的,每一组有一个COM口,只能使用同一种电源电压。
(2) PLC输出负载能力有限,具体参数请阅读相关资料。
(3)对于电感性负载应加阻容保护。
(4)负载采用直流电源小于30V时,为了缩短响应时间,可用并接续流二极管的方法改善响应时间
PLC控制系统中梯形图设计的规范要求
梯形图是PLC控制系统中使用得较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与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电气人员掌握,特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梯形图常被称为电路或程序,梯形图的设计称为编程。PLC梯形图设计规则(或规范)如下:
(1)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应根据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和对输出线圈的几种可能控制路径来画。
(2)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在垂直方向,不可放在水平位置,以便于识别触点的组合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
(3)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头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较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较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较左面。这种安排,所编制的程序简洁明了,语句较少。
(3)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PLC梯形图经验设计法的要点的编程步骤
1.PLC梯形图经验设计法的要点
①PLC的编程,从梯形图来看,其根本点是找出系统中符合控制要求的各个输出的工作条件,这些条件又总是用编程元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来实现的。
②梯形图的基本模式为启—保—停电路。每个启—保—停电路一般只针对一个输出,这个输出可以是系统的实际输出,也可以是中间变量。
③梯形图编程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环节,它们都有一定的功能,可以像摆积木一样在许多地方应用。
2.“PLC梯形图经验法”编程步骤
① 在准确了解控制要求后,合理地为控制系统中的事件分配输入输出口。选择必要的机内编程元件,如定时器、计数器、辅助继电器。
② 对于一些控制要求较简单的输出,可直接写出它们的工作条件,依启—保—停电路模式完成相关的梯形图支路。工作条件稍复杂的可借助辅助继电器(如例5中小车前进部分的 M100、M101及M102)。
③ 对于较复杂的控制要求,为了能用启—保—停电路模式绘出各输出口的梯形图,要正确分析控制要求,并确定组成总的控制要求的关键点。在空间类逻辑为主的控制中关键点为影响控制状态的点,(如抢答器例中主持人是否宣布开始,答题是否到时等),在时间类逻辑为主的控制中(如交通灯),关键点为控制状态转换的时间。
④ 将关键点用梯形图表达出来。关键点总是用编程元件来表达的,在安排编程元件时需要合理。绘关键点的梯形图时,可以使用常见的基本环节,如定时器计时环节、振荡环节、分频环节等。
⑤ 在完成关键点梯形图的基础上,针对系统较终的输出进行梯形图的编绘。使用关键点综合出较终输出的控制要求。
⑥ 审查草图,补充遗漏的功能,更正错误,进行最后的完善
位逻辑指令的运算结果用两个二进制数字1和0来表示。可以对布尔操作数(BOOL)的信号状态扫描并完成逻辑操作。逻辑操作结果称为RLO(result of logic operation)。
语句表STL表示的基本位逻辑指令
l A And 逻辑“与”
l AN And Not 逻辑“与非”
l O Or 逻辑“或”
l ON Or Not 逻辑“或非”
l X Exclusive Or 逻辑“异或”
l XN Exclusive Or Not 逻辑“异或非”
l = Assign 赋值指令
l NOT Negate RLO RLO取反
l SET Set RLO (=1) RLO=1
l CLR bbbbb RLO (=0) RLO=0
l SAVE Save RLO in BR Register 将RLO的状态保存到BR。
边沿信号识别指令。
位逻辑指令的运算规则:“先与后或”。
可以用括号将需先运算的部分括起来,运算规则为:
“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梯形图LAD表示的基本位逻辑指令
l ---| |--- Normally Open Contact (Address) 常开触点
l ---|/|--- Normally Closed Contact (Address) 常闭触点
l ---(SAVE) Save RLO into BR Memory
将RLO的状态保存到BR
l XOR Bit Exclusive OR 逻辑“异或”
l ---( ) Output Coil 输出线圈
l ---( # )--- Midline Output 中间标志输出
l ---|NOT|---Invert Power Flow RLO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