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模块6ES7222-1HF22-0XA8参数详细
  • 西门子模块6ES7222-1HF22-0XA8参数详细
  • 西门子模块6ES7222-1HF22-0XA8参数详细

产品描述

产品规格模块式包装说明全新 品牌西门值+ 包装说明 全新 - 产品规格子 现场安装

西门子模块6ES7222-1HF22-0XA8参数详细


常用的升降频控制的三种方法:

(1)直线升降频。这种方法是以恒定的加速度进行升降,平稳性好,适用于速度变化较大的快速定位方式。加速时间虽然长,但软件实现比较简单。

(2)指数曲线升降频。这种方法是从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出发,根据转矩随频率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来的。它符合步进电机加减程的运动规律,能充分利用步进电机的有效转矩,快速响应性能较好,升降时间短。指数升降控制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但当速度变化较大时平衡性较差,一般适用于跟踪响应要求较高的切削加工中。

(3)抛物线升降频。抛物线升降频将直线升降频和指数曲线升降频融为一体,充分利用步进电机低速时的有效转矩,使升降速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驱动器在断电时处于某一相位,下次上电时如果和此相位不同,电机就会“抖动”一下,为抖动就必须把断电时的相位记忆住。

步进电机运行的时序为8个,如停在第4步,板并断电,重新上电后,如果在4号位置上直接开始驱动第1步就会出现一个跳步。如果系统还能记得目前还处于第4步,那么就能够正确发出命令走第5步或第3步。

绝大部分步进电机驱动器没有掉电相位记忆功能,尤其是采用常见**ic的步进驱动器,**ic上电后复位脚的复位信号会将电机相位复位到初始值,上电的抖动应该是无法避免的。就算是用**值的它也得判断和修正一下,也可以看成是抖动。

或者严格来讲,不存在上电不抖动的电机。山社电机工程师如此建议关键是这种抖动对你的应用影响有多大,较好是记录**停机坐标,上电后系统复位核对原点,再运行到断电前的**坐标恢复运行

旋转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我们通常用的是增量型编码器,可将增量型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由于旋转编码器输出脉冲的相数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较简单的只有a相。较多有a,a+,a-,b,b+,b-,z,z+,z-三组三相脉冲。

常用的旋转编码器有5条引线,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线(oc门输出型)。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电源。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 ”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提高抗干扰性。

旋转编码器安装步骤

1. 牢固安装编码器,以免震动而松动

2. 当编码器接线时,请确保负载不能**过较大允许值

3. 当编码器接线时,请确保没有偏差

4. 锁紧联轴的螺丝以免在使用过程松动

①、的电流和负载是有关系的,电流的大小决定了扭矩的大小,在选取步进电机的时候,其中一个参数就是电流;②、只要负载扭矩不大于步进电机的保持扭矩,它的转速和负载是没有关系的,此时,步进电机的转速由脉冲频率决定,频率越高,转速越高;③、如果负载扭矩过大,电机带不动负载,出现严重的失步,那么电机的转速和负载就有关系了,当然,这不是步进电机的正常工作状态;④、在电机正常工作情况下,只要脉冲频率不变,可以认为步进电机是恒转速输出;⑤、步进电机的力矩是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的。(个人愚见)

驱动器细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步进电机的精确率。

国内有一些驱动器采用“平滑”来取代细分,有的亦称为细分,但这不是真正的细分,望广大用户一定要分清两者的本质不同:

1.“平滑”并不精确控制电机的相电流,只是把电流的变化率变缓一些,所以“平滑”并不产生微步,而细分的微步是可以用来精确定位的。

2.电机的相电流被平滑后,会引起电机力矩的下降,而细分控制不但不会引起电机力矩的下降,相反,力矩会有所增加。

驱动器细分后的主要优点为:完全了电机的低频振荡。低频振荡是步进电机(尤其是反应式电机)的固有特性,而细分是它的一途径,如果您的步进电机有时要在共振区工作(如走圆弧),选择细分驱动器是一的选择。提高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尤其是对三相反应式电机,其力矩比不细分时提高约30-40% 。提高了电机的分辨率。由于减小了步距角、提高了步距的均匀度,‘提高电机的分辨率‘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用户误以为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细分越高,步进电机的精度就越高,山社电机工程师建议客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比如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较高的可以达到60000个脉冲一转,而步进电机实际是无法分辨这个精度的,当驱动器设置为60000个脉冲/转的时候,步进电机驱动器接受好几个脉冲,步进电机才走一步,这样并不能提高步进电机的精度。

步进电机的细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阻尼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减弱或步进电机的低频振动,提高电机的运转精度只是细分技术的一个附带功能。细分后电机运行时的实际步距角是基本步距角的几分之一。

(两相步进电机的基本步距角是1.8°,即一个脉冲走1.8°,如果没有细分,则是200个脉冲走一圈360°,细分是通过驱动器靠精确控制电机的相电流所产生的,与电机无关,如果是10细分,则发一个脉冲电机走0.18°,即2000个脉冲走一圈360°,电机的精度能否达到或接近0.18°,还取决于细分驱动器的细分电流控制精度等其它因素。不同厂家的细分驱动器精度可能差别很大;细分数越大精度越难控制。以次类推。三相步进电机的基本步距角是1.2°,即一个脉冲走1.2°,如果没有细分,则是300个脉冲走一圈360°,如果是10细分,则发一个脉冲,电机走0.12°,即3000个脉冲走一圈360°,以次类推。在电机实际使用时,如果对转速要求较高,且对精度和平稳性要求不高的场合,不必选高细分。在实际使用时,如果转速很低情况下,应该选大细分,确保平滑,减少振动和噪音。)

20220223163220786484.jpg202202231632207636284.jpg


伺服干扰,是个常见的问题,为什么呢?可以说是因为伺服是个自动化的、高智能的产品,具有自己的大脑,设有较为全面的故障代码,和自我监控机制,是个完备的系统;是因为伺服是个应用广泛的产品,设有百数以上的设置参数,供用户调试设定到具体的环境下稳定工作;是因为伺服是个精密自动化的系统,配合里面的参数,可以把伺服调节到‘毫厘不差’的精确;是因为伺服是个数字化控制的系统,控制规范抗干扰强也易受干扰。由于智能、自动,由于应用广泛、适用性强,由于精密精确,由于敏感而易受干扰。

伺服定位不准,回不到原点,伺服间隔出现走位偏差,等等,往往与干扰有莫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认识和理解伺服,来加深对干扰,和帮助排查。其实,有心学习伺服的人都知道,“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百度都轻易找到)。然而这不是人们可以给他冠予这个称号,而是人类需要必须依赖电机传动的控制理想化,而专门努力研究技术突破,而产生了这么一个产品;电机运动传动控制的理想化,就是要它转动它马上转动,要它停止就迅速停止,要它转速多少它转速就多少,要它什么力度就什么力度……;达到这样效果结果的电机控制,不就像奴隶一般听话吗?!因而,欧洲科学技术突破,研制出这样的电机控制系统之后,就称之为伺服系统,简称为伺服,也叫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等等。我们接触伺服和了解过传统电机的都知道,要精确控制电机不容易,所以,伺服就发展至目前而言,还基本都是伺服驱动器和配套出现的,统一品牌、相同系列、匹配功率,就为了准确控制。像我们文化思维不难理解:精确就敏感,敏感就易受干扰,易受干扰就需要设规范和标准来降低干扰保稳定。

但是,国人往往对伺服技术和伺服系统认识不够深刻,对伺服书里面的那些规范、标准和要求,解读得不够到位,而较重要的是,我们缺乏系统开发研发这些复杂系统的经验,和系统培训……,绝大部分工程师,多是从*进口机械机器长期维护维修工作走过来的,当然,他们对一套成熟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是到位的,是熟悉的,是有经验的。然而,要设计这么样的一个成熟系统,所需要的,却不仅仅是熟悉了解其工作原理就足够的,哪怕你再有经验!因为,你必须从更高度的层面出发、着眼,思考,一切出问题出故障的可能,这个系统才能驯服地、安稳地顺畅把你所需要的工作原理施展开来。因此,你不但要清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需要什么样的部件什么的设备去实现,而且还要熟悉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尤其要掌握他们出问题的避免,才能成就这个系统的完善




http://zhangqueena.b2b168.com

产品推荐